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正能量网 || 寻找“方司令”后人④ | 一枚铜元连起82年军民鱼水情

中国正能量网 || 寻找“方司令”后人④ | 一枚铜元连起82年军民鱼水情

2025年05月08日 22:10:21 来源:红色太华 访问量:445 作者:康子鸣
视频播放:https://mp.weixin.qq.com/s/MCwL0b5uoNWX2hWpNEBI0A

引言

不久前,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收到一枚村民捐赠的铜元,它的表面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也承载着一段跨越82年的军民情谊。5月6日,纪念馆工作人员迎着初夏的热浪,来到捐赠者、乾元村村民王秀仙家里,寻访这一枚铜元背后更多的故事。


在王秀仙家中,不待纪念馆工作人员坐下,她便上楼搬出老皮箱,拿出老照片,向工作人员诉说这枚铜元背后的故事……1943年底,新四军第16旅48团团长刘别生(人称“方司令”)一家来到太华乾元村。彼时,刘别生妻子产后虚弱、无奶水哺乳,王秀仙的母亲宗夕妹刚生产不久,奶水足,给刘别生的孩子喂了两次奶,并将家中仅有的两个鸡蛋煮给刘别生妻子补充营养。临别时,刘别生将一枚铜元塞给宗夕妹,作为留念和感谢。

在王秀仙的描述中,母亲宗夕妹是一位温柔善良、乐于助人的女性。她是土生土长的乾元村人,早年在村中担任接生婆,深得邻里信赖。她为人和气、做事细致,常帮邻里缝补衣物、照顾孩子,深受尊敬。

晚年的宗夕妹

“妈妈从小教育我要规矩做人,要帮助他人。”王秀仙说,“她总是先想到别人,自己再苦也不抱怨。”正是这样一位朴实而坚韧的农村妇女,在战乱年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也为革命事业默默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王秀仙的带领下,纪念馆工作人员走进村中探寻更多的历史细节。由于岁月变迁,如今的乾元村也已旧貌换新颜,当时的老房子早已拆除,故事的亲历者都已离世。因此,王秀仙成为了这段故事唯一的传承者、讲述者。

王秀仙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村中交谈

“母亲说,方司令一家借住在大伯王金标家两晚。”尽管村貌巨变,王秀仙仍清楚地指出当年“方司令”住处的大致位置和离开的山路方向。

“母亲生前再三叮嘱,这枚铜元是家里最珍贵的东西。”王秀仙回忆着自己结婚时,母亲将铜元放入陪嫁皮箱,代替寻常的压箱钱。此后,铜元随王家经历两次房屋翻修,从老皮箱迁至透明收纳盒,直至捐赠给纪念馆。

存放铜元的老皮箱

捐赠铜元时,王秀仙曾向纪念馆提出:“找到刘别生的后人,请他们来乾元村走走看看”。经多方联系,纪念馆确认刘别生的大儿子刘新目前在上海。得知消息后的王秀仙难掩激动,眼神里充满了期盼。临别时,她一再嘱托,希望帮忙传达想见见刘别生的后人:“哪怕只见一面,和我们兄弟姐妹合个影也好,让他们看看父辈曾战斗过的地方……”

历史的硝烟散去,那些藏在铜元中的温度,依然能温暖人心。今天,这枚铜元静静地躺在纪念馆中,成为连接两代人情感的桥梁。这份情感,穿越82载光阴,依然滚烫;这份意义,历经岁月洗礼,愈加厚重。


撰稿:康子鸣
编辑:蒋国松
审核:高萌钰

来源:红色太华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