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传承 > 土乡“非遗”传承人的新年愿望:让更多人记住这些手艺

土乡“非遗”传承人的新年愿望:让更多人记住这些手艺

2017年01月28日 17:4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访问量:132 作者:胡钟艺 赵凛松
 中新社西宁1月28日电 题:土乡“非遗”传承人的新年愿望:让更多人记住这些手艺

  中新社记者 胡钟艺 赵凛松

  28日,中国农历春节,黄兰索穿上了红黄蓝白黑紫绿七种颜色搭配组成的土族传统服饰。一大早她便帮着母亲蒸花卷、炸“花花”(青海本地一种面食),吃完午饭陪着母亲去附近的寺庙烧香祈福。

  互助县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有着“中国土乡”之称,位于青海省东部。土族是人数比较少的民族之一,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青海。黄兰索的家在距离县城25公里的五十镇五十村,四周群山环绕。

黄兰索在自己新建的制绣车间工作。 赵凛松 摄
黄兰索在自己新建的制绣车间工作。 赵凛松 摄

  自从2008年黄兰索向北京奥组委赠送了用土族传统盘绣手艺制成的长达10米的绣画之后,她便成了当地的名人。这幅盘绣是黄兰索带领家乡的160多名姐妹耗时近半年绣制完成的,绣画上56个民族载歌载舞,喜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盘绣是土族阿姑(姑娘)从小学习女红的必修课,现在的年轻女子没多少精于此道。有着悠久历史的土族民族刺绣艺术面临失传。

  黄兰索12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各种刺绣技艺,绣功高超,2006年被评为青海省“非遗”传承人。

  “以前有一个土族阿姑出嫁后,特别思念母亲,于是就用自己的头发,一针一针地绣出母亲的画像……”黄兰索说,这是父亲以前讲的故事,告诉她要用虔诚的心去做每一幅绣画。她记得父亲在世时曾带回一幅佛教人物的底图,让她绣成佛像,父亲告诉她,用虔诚心绣出来的佛像,与金佛一样珍贵。

  黄兰索四处学习钻研民族刺绣,曾前往甘肃兰州请教格萨尔学专家,随后连家都没回又去了有着格萨尔故乡之称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去拜访另一位藏族格学专家。

  “刚开始并不顺利,那个时候花着家里的钱又不挣钱,自己都不好意思进家门。”黄兰索的刺绣生涯并不平坦。

  黄兰索的坚韧与付出渐渐得到了回报,近年以来,她绣的作品多次在北京、苏州、杭州、西宁等地展出。几年间她获了很多奖,其中不乏国家级的大奖。

  从2006年开始,黄兰索开始对外培训刺绣技法,手把手教会本村30余名土族阿姑绣唐卡。今年元月,黄兰索在西宁租下了一间铺面,销售她和这些土族阿姑绣制的各种工艺品,已经卖出了好几幅作品。

  经过多年摸索,黄兰索总结出了平绣、网绣、缠绣等13种土族常用的绣法,新年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出一本书,“总结土族的各种传统刺绣手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记住这些手艺”。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