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传承雷锋精神需要一个真实的平台

传承雷锋精神需要一个真实的平台

2015年07月28日 10:15:48 来源:光明网 访问量:401 作者:汪昌莲
作者:汪昌莲

  7月24日,《雷锋》杂志在北京创刊,这是中国第一本在全国公开发行,传播雷锋精神的专业杂志,起步发行量是5万份,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信仰和真实—7月26日,《雷锋》杂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总编辑陶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出了这两个关键词。(7月27日澎湃新闻)

  近日创刊的《雷锋》杂志,以追求信仰、传播文化为已任,以尊重历史、坚守真实,打动年轻的受众,值得人们期待。特别是,传承雷锋精神,需要一个真实的传播平台;而《雷锋》杂志的面世,就是一个衔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真实的传播平台。

   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代,雷锋精神的失落,道德素质的滑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雷锋的形象现在已经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事实上,人们 质疑雷锋,是因为“没有雷锋的日子”已太久太久,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当初有没有雷锋这个人,即便是有雷锋这个人,其事迹又有没有文艺作品宣传的那么真实、 那么“好”。换言之,当今社会再无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人物出现,让人们产生了雷锋精神饥渴症,进而产生了”世上本无雷锋”的错觉。

  问题是,当今社会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只是大都未能吸引媒体的眼球和作家的笔触,而被时间封尘。相反,媒体大肆渲染,文艺作品竭力表现的,大都是道德失范事件。因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冷漠的镜头:有人在街上与劫匪搏斗,没人挺身相助,没人报警,看热闹的人倒是不少;有人不幸落 水了,上百人站在岸上观看而无人搭救;有人要跳楼自杀,围观者非但不想方设法施救,反而起哄“鼓励”跳楼者“快跳”;马路上,有人出车祸倒在血泊中,无人 救助,任其鲜红的血液悲怆地流淌……

  可见,有人质疑雷锋,是对现实道德困境的焦虑;而这种焦虑产生,需要全社会去反思。要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因此,学雷锋活动不仅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更应该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考评体系, 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导向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时代呼唤雷锋,社会需要雷锋精神,更应该传承这种精神,把我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值得肯定的是,在政府 的提倡以及社会大众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风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坐车让座的比比皆是,拾金不昧的大有人在,舍己救人的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媒体去进行大力宣传,需要作家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去再现和塑造新时期雷锋式的人物,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并与时俱进,并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