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我看见了凤凰

我看见了凤凰

2018年11月15日 06:35: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访问量:270 作者:尘 土

尘 土

  凤凰古城
  来自网络

  凤凰,多么神秘而令人憧憬的名字。只要一听到她的名字,就让我心生向往,忍不住亲近。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而得名。

  风凰古城位于湖南西部边陲,风光旖旎,如诗如画,处处弥漫着古朴且浪漫的气息。行走在古城的青山碧水之间,徜徉于不尽的湘西风情之中,移步换景,举目成趣,令人陶醉不已。

  晨曦微照,沱江润润的水气扑面而来。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岸边,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往昔的刀光剑影;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极具塞北苍劲之风。远处的山峦萦绕着一层薄雾,片片山林在雾霭中时隐时现。一栋栋古建筑临江耸立,共同见证着古城的沧桑和繁荣。

  沱江穿城而过,缓缓流淌,江水清澈可鉴,宛若碧绿的飘带,给古城平添了一种空灵的韵味。漫步江边,只见吊脚楼一半悬于沱江之上,由根根木柱支撑,一半依地势先用石头砌基,用木板搭楼。飞檐翘角,层瓦如鳞,掩衬于群山薄雾之间,倒映于碧江清流之上,沿江连绵不断,错落有致。那和谐、淡雅的意境,仿佛从唐诗宋词或水墨画中氤氲而出。

  轻舟浮动,虹桥斜横,古朴的跳岩横贯江心。这跳岩,一个个石墩互不连接,不是桥却起着桥的作用。走在上面,我不禁胆战心惊,却见迎面一位女子疾步而来,如履平地,身后还背着竹篓,孩子安然熟睡。江边,几位姑娘聚在一块,捣衣,淘米,洗菜,忙碌的身影在水波里荡漾,阵阵杵声与欢声笑语交织跌宕。

  凤凰街道不宽,曾经名人辈出的小巷,都是青石板铺就,纵横交错成小巷的血脉,厚重的青石板,似一个个音符在小巷深处浅吟低唱。街道两旁富有民族韵味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很多店铺门口挂的招牌都是印染布做的。摩肩接踵的游人也遮挡不住幽深的巷子透着的那份宁静。参天的古树描绘着历史的画卷,古老的店铺讲述着久远的往事。虚掩的门扉,木质的窗格,雕梁画栋的图案,都是一幅幅怀旧的老照片。我流连于湘西市井的画卷里,望着巷子攒动的人影,让人产生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一不留神就会与之擦肩而过。累了,乏了,随便找个木椅,坐下歇歇。顿时觉得这里是一个可以安放灵魂,可以托付华年的地方,看似烟尘弥漫,却又将一切置身度外。

  凤凰的出名,离不开沈从文先生,他曾用最美妙的文笔写出《边城》,倾倒无数读者,更让凤凰成了谜一样的传奇。大凡去凤凰古城的人,都是因为沈从文。走进凤凰古城,才可能真正理解沈从文和他笔下的故事。

  在一条小巷子里,我找到了沈从文的故居。一座历经风雨的百年老宅就在眼前,像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天地间一片亘古的肃穆,奔腾的血液在寂静中渐渐舒缓平和。此时的老宅无比辽阔,辽阔得可以容纳万千世界;又无比深邃,深邃得只剩下时光的影子。抚摸书房临窗的书桌,就好像先生刚刚来过,又才刚刚离开,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告别先生的故居,我去拜谒先生的墓地。先生的墓地背山面水,绿树环抱,清幽静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短短的碑铭,启迪后人。

  这只飞落在沱江畔的凤凰,风姿绰约,美得像一首诗。许多人都顺着沈从文的笔,前来古城寻幽探胜。我深陷这场美丽的相遇,感受凤凰的前世今生,陶醉于古城的山水人文,让我欲罢不能,不舍离去。离开古城时,忍不住回头张望,凤凰古城依旧倒映在清浅的江水中,美轮美奂,摇曳生姿……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