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历史瞬间的艺术图像
——中国画《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创作琐记
作者: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
卡尔·马克思是我十分崇敬的一位深刻改变世界和中国的思想巨人。适逢他诞辰200周年纪念之际,我有幸参加了以他的生平为题材的美术创作,以作品来缅怀这位伟人。
目前存世的表现马克思史迹、由中外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已有很多,自上个世纪起不同时期都曾留下了一批好作品。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再现这位中国人人熟悉的历史人物,对今天的美术家来说不亚于是一道颇具难度的考题。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中国画) 200厘米×450厘米 冯远
接受任务,选题既定。首要的任务是做好深入的案头工作,认真阅读文献。感谢多年以来有关机构发表出版的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主办方组织专家授课,提供简明创作提纲和选题背景素材,介绍史实文献,帮助查找搜集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和人物影像……这个过程得到了中央编译局的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借助翔实的文字记载和大量的图绘材料,一个生动的马克思形象在我脑际由朦胧而清晰,由粗略而生动。如何将分散的、支离的元素,通过有效的弃取组合而为对应题材要义的心象,又酝酿草创、构思构图而为记述历史瞬间的可感可视的意象,我以为这是艺术创作的核心环节。此时对主题的认知体悟,对作品内涵的把控驾驭,对投射在作品表、潜层的创意理念,关乎作品的灵魂。它仰赖于作者的学养积累、艺术感知力的触发与张扬,能否达到应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的独特。
将近半个月的腹稿数度更易,我确定以纪实、写意的手法,即以情景再现的处理方式,表现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的全景式(当然是截取式的全景重现)构图,塑造马克思中心主角的形象。虽然是次会议没有留下可资参考的关于大会议程的文字记载,马克思当选为领导机构临时委员会成员,并执笔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成为协会的灵魂和实际领袖。按照艺术创作的原则,设计由马克思在大会上宣读介绍宣言、章程这一细节应是合理的,这将是作品的主旨之意。
创作草稿之一
接着我要面对的问题是,在已有的有关马克思的主题创作中,表现其著述、开会、讲演、与工人在一起的形象已很多,再重复已无意义,稍加改变也难脱程式化,以肖像为主的形式难以体现大会的特定情境。因此要有所创意必得在“大会”上做文章。然而如何让众多的工人代表形象与讲演者的马克思形象同时在画面上体现,还要呈现热烈气氛,需要设计处理合适的角度,这关乎作品能否突破已有范式的局限和别裁巧构。讲演者和听众是相向面对的双方,兼顾双方只能选择侧面。我以现场参与者的角度环顾360°,找寻合理且能兼顾两者风采的视点。正面、侧面、背面,俯视、仰视、平视,最终选择站在大会主席台左侧,略带仰视地表现马克思一手执讲演稿,一手握拳示意“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面向工人代表发表激情演说的视角。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座席中丰富的工人代表形象从侧脸延展开去,得以充分表现。但困难随之同来,这样的人物组合呼应,需要仰视的马克思侧面形象,而遍寻资料却没有马克思侧面的图像。两难之际,盘桓良久,决定像雕塑家那样,仔细研究马克思的多种图片和特定年龄时期的颜面眉目以及发型特点。我试着凭感觉去杜撰一个侧脸的伟人形象,在努力保持其基本特征基础上,塑造成作品中的马克思侧面形象。
创作草稿之二
第一次国际工人代表会议的会场地点是在19世纪伦敦的圣马丁堂音乐厅,后来因失火烧毁,重盖了一座豪华的音乐厅。正苦于无从想象,意欲辗转求取资料时,编译局的同志为我提供了早年圣马丁堂的铜版画作品,令我喜出望外。严谨准确的史实背景是创作历史画必备要素之一。为了会议的现场气氛和马克思所起草的宣言在工人代表中引起的热烈反响,我有意将本来平地的座厅处理成阶梯式座席,为的是让一排排座席中的工人代表或坐或站,或挥手或鼓掌,以响应讲演者的雄辩。我夸张了后排各种各样的手的高高举起,以示“赞同”“拥护”之意。为了间接表达人物的众多,我采用欧美人士表示欢呼的习惯向空中掷帽,以形成台下与台上热烈互动的“现场氛围”,将国际会议的情景助推至群情振奋的历史瞬间。150年前的真实现场是怎样的状况,已不得而知,但是不难想象,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人代表们在苦苦为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中屡屡遭遇挫折,而在圣马丁堂第一次聆听一位思想家关于“工人阶级、资本垄断、基本权利、斗争、解放、联合起来”的透彻阐述,心情该是如何的振奋、兴奋、激奋。
在主角之外的人物形象处理上,为了与150年前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时的欧洲工人身份的形神服饰相吻合,我在力所能及的渠道内多方搜求,逐步拼凑起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创业身份的工人代表形象。例如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执委会成员中的产业工人、裁缝、钟表匠、鞋匠、制革工人、工人运动活动家和会议主持人的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党创始人等身份,与台下与会的各式工人代表在衣饰形貌上更多地保持来自社会底层体力劳作者的特征,形成首脑机构成员与普通代表的身份差别,同时尽可能地采用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图片,以显示人物的时代特点。
以中国画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多人物、多层次空间的历史场景,是颇具挑战性的艺术难题,但是实践说明,其中不乏可以施展的空间。当然,传统的文人画技法在这里已不足敷用,必须有所变法新创、另辟蹊径。为了尝试打破中国画材质技法的表现局限,我依凭多年创作实践的体会,吸收素描造型、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但仍注重用线,包括人物脸部的形貌勾勒,同时辅之以适度的水墨渲染和山水皴法,以求取微体积人像效果,然后以单纯又小有差异的肤色统罩人物的脸和手部。只在细小部用了少量色彩,为的是保持整体单纯的色墨关系,而远处空间的天花板纹饰和窗棂基本以淡墨一遍完成,寓细微的笔墨变化于大块连体的黑白灰对比之中,达成近、中、远三层次空间响亮、强烈的视觉反差效果,使中心人物更为突出,会场气氛的烘托营造也达到预期目的。当然,作品质量的高下优劣,最终须由观众和批评家评判。而在我,则是对中国画笔墨和材质能够承载、表现宏大叙事又有了一次颇具收获的实践体验,进一步积累了可资借鉴和继续完善的成功经验。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3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