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收藏趣事:台州淘木雕

收藏趣事:台州淘木雕

2017年03月10日 10:35:10 来源:北京日报  访问量:151
 原标题:台州淘木雕

  台州椅子靠背

  台州椅子靠背拓片

  我家收藏着一枚方介堪的印章,印文是“与木石居”。这对俺家上司李瑾来说,实在是太贴切了。

  李瑾从年轻时就不太在意金银珠宝,连耳朵眼都没扎过,却偏偏痴迷于砖头、石头和木头。我曾戏言:俺家玩的艺术,主角就叫“三头六臂”——“三头”特指砖头、石头、木头;“六臂”更简单,一家三口,六只胳膊,各玩各的。

  李瑾最钟爱的木雕藏品,是各式各样的木雕花板。一是因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且少占空间;二是喜其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具有超强的观赏性;第三点最要紧,不少花板可以制作成拓片,这就变成“我拓我家”的创作原材料了。随着我家收集的花板越来越多,“我拓我家”的展品中,也渐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花板题材,若双面刻字花板、雕花木床花板以及画家邹明兄配画的诸多花板拓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以六块花板组合而成的拓片长卷《田园逸居》。

  这组花板应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图说家史”,主人公是一位老者,从其年华方壮、戎马归来说起,分别表现其隐居田园优哉游哉的闲逸生活,读书、垂钓、抚琴、观鱼,各个场景皆刻得细腻生动。李瑾先是用净皮宣纸试拓,没能成功;又试用半生半熟的煮捶宣拓了一遍,依旧无法表现出那木雕的微妙感觉;最后,她改用极薄极软的连史纸再拓,总算拓出了满意的效果。

  她把这组拓片交给我来题跋,我自然是格外用心,专门为其作了六首五言小诗,并为每一幅拟了标题,分别是:《凯旋解甲》,诗云:“戎装征战久,解甲归田园。长缨交稚子,聊供话当年。”《琴书知己》,诗云:“一卷方读罢,唤童抱琴来。高山伴流水,斯世永同怀。”《策杖观鸢》,诗云:“策杖青郊外,苍山覆夕阳。纸鸢应识我,昔日小儿郎。”《垂钓开怀》,诗云:“戴笠闲垂钓,稚童睡欲昏。自古渔樵梦,当归方外人。”《荷风消夏》,诗云:“荷风来扇底,童子戏花丛。心静清凉至,神安禅定中。”《诗成题壁》,诗云:“粉壁撩诗兴,酒酣笔墨浓。园小乾坤大,襟怀天地通。”

  这些年,我和李瑾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搜罗一下当地有没有好看的花板。前不久,我们到浙江台州访艺,在国清寺大雄宝殿的20多扇木门上,我们惊异地发现了十几块山水人物和4扇花卉花板镶嵌在花窗下方,那完全是一种类似国画的浅浮雕风格,线条勾勒与块面凹凸有机搭配,文人趣味与民间气息巧妙融合,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一种雕刻方法,不由得眼前一亮,立即把这些图像逐一拍照下来,就如同植物学家意外发现了新的物种一样兴奋。我们问同行的台州日报赵宗彪副总编辑,这些木雕是台州本地出品吗?宗彪兄说,是啊,这是地道的台州木雕呀!我们更惊奇了:那为什么台州木雕与东阳的风格完全不同呢?宗彪兄笑道,我们的木雕更像国画,更有书卷气,你瞧,这些山水,这些古人,这些花鸟,多雅!

  不得不承认,宗彪兄所说确与我的观感暗合。这些年,我们见过的木雕花板不算少,却从不知晓台州还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木雕风格,只能自叹孤陋寡闻了。然而,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必受其地域的民风乃至邻近艺术门类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可能是横空出世一般的降临其间。那么台州木雕从何而来呢?

  参观归来,我开始上网查找与当日所见的台州木雕有关的各种资料,忽然,一种被列入国家非遗扩展名录的当地民间艺术“黄岩翻簧竹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黄岩是台州的属地,其特殊的竹雕艺术,与台州木雕应属姊妹艺术,它们之间会不会相互影响各取所需呢?打开对翻簧竹雕的介绍,我们更发现了两者在艺术风格上的诸多共同性,甚至完全可以把翻簧竹雕的艺术特色“移植”过来作为台州木雕的解说词:“色泽光润,类似象牙。浅浮雕和线雕是翻簧制品(台州木雕)的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粗中有细,疏密结合,特别精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五十多年前,大文豪郭沫若对翻簧竹雕的一段评价,正可以移来作为台州木雕的注脚:“黄岩翻簧竹雕(台州木雕)采用国画手法,把绘画技巧与雕刻刀法融为一体,有画面、有题款、有图章,构成一幅幅有诗情画意的工艺品。”这一发现让我们十分兴奋。继续深入搜索,却发现此前并没有人把这两门民间艺术放到一起做过任何比较研究。这也难怪,这些民间艺术目前都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现代化大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力度,冲刷着原有的农耕文化的所有印记,如今残存在民间的各种传统技艺正在沦落正在消亡,无论翻簧竹雕还是台州木雕,都已快速退出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正在成为前代的“遗产”,亟待保护和传承。当此之际,谁还会下功夫去研究这些即将消亡的艺术呢?

  想到这些,心底涌起一丝悲凉,起初的那种兴奋和惊异,顿时变得一片苍白。我们对视许久,不约而同地做出一个决定:尽管在台州的日程很紧,也要尽量争取多看一些台州木雕花板;尽管行李箱空间有限,也要想方设法“搜集”一些台州花板带回去——这固然算不上抢救也够不上传承,我们只求一个心安一种纪念。

  转天,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宗彪兄,他沉吟片刻说,你们的时间很紧,要看这些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其他景点呀?我们说,那就放弃吧——我们觉得,与其去看那些热闹的旅游景点,倒不如去考察一下这些冷背的传统民间艺术——这很值得!

  于是,我们专程去看了临海古城的老街老巷,看了仙居的高迁古村,就在赶去飞机场的途中,又顺道看了一个规模甚大的古旧家具市场。我们的行李箱被腾出尽可能多的空间,装上了精心淘来的二十多片台州木雕。这次台州文化之旅,真是收获满满,凯旋而归。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