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一戏一评:话剧《在路上》

一戏一评:话剧《在路上》

2018年11月23日 16:20:56 来源:省文化和旅游厅 访问量:397









剧目介绍:
该剧采用中国传统三幕剧的形式,用五场予以诠释。以第一书记陆强为主人公,以两家人从历史到今天的情感故事为线索,讲述使这个村子实现整体脱贫的故事。这部话剧做到了真正的扶贫了一个家庭、培养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完成了父亲的一个夙愿、使一个村庄脱贫、献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真正的情怀。该剧既充满了政治性,又具备艺术性,体现了对人的情感、对生命的尊重,更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
  专家点评:
  谭博 (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
  首先祝贺佳木斯市演艺公司带来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无论是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从观赏性来说都很不错,经过打磨一定会成为精品,我这绝不是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话语。提倡现实题材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总结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艺术生态,让戏剧紧跟新时代大潮前进的必然趋势。这部戏的意义不仅仅是塑造了一个英模人物,展现了一个扶贫事迹,也不是完全从政治角度来考虑的,可以说是为我省现实题材创作或者主旋律作品创作开了一个先河,做了艺术探索,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剧目。就扶贫攻坚题材来讲,扶贫攻坚是我省确定的六大攻坚战之一,决定着我省能否跟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建成现代化新龙江的历史跨越。从这个意义来讲,这部戏用话剧的方式,深情的人文表达,通过各方的努力付出达到了良好效果,思想性一目了然。
  从艺术的角度谈谈看法。首先,现实题材创作最大的意义在于记录当下的历史和新时代,对现实题材的创作必然要涉及现实主义,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不等同,但面对和处理的都是现实。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简单再现,而是对现实的客观观照和把握,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抵达生活本质的艺术真实。这部戏在现实主义精神指导下得以较完美的呈现,把扶贫的视角放在农民命运身上,而不是扶贫的好人好事身上。这部戏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扶贫,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待扶贫工程,扶贫攻坚的目的就是改变贫困农民的命运,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戏里有很多象征和隐喻的地方,有历史的关照。这部戏给了我们一个宏大的主题,扶贫干部“在路上”的牺牲,正是共产党人为信仰做出的牺牲。
  第二,这是一部用心用力做出的戏剧,没有受到更多概念上的影响,这样的剧目是很容易概念先行或者主题先行的。这跟前期的扎实工作有关系,就是践行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没有胡编乱造,没有把真人真事如实地搬在舞台上,而是通过对十五六个扶贫书记的深入采访,在典型环境当中塑造了典型的人物。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这个驻村第一书记不是一个新闻人物,而是众多扶贫干部的缩影,是他们的一个代表,因此才有血有肉,才能感动我们。他是一个在话剧舞台上树立起来的从来没有过的扶贫干部形象,这个舞台艺术形象是成功的,那么也就抵达了戏剧的最高目的——在舞台上塑造崭新的艺术形象。
  第三点就是整体的呈现非常完整和成功。在人物设定、人物关系、人物呈现上都非常好,每一个人物的走向都很准确,前后左右有关照,因此能够让观众进入剧情,能够对所展现的内容有一种亲切感和浸没感,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可触可探,陆书记也是一个可学的人物。佳木斯市的演员队伍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这和导演的训练有极大的关系。
  最后一点,这部戏还有一个很大的意义和价值,那就是为解决主旋律戏剧创作或扶贫攻坚这样带有政治色彩的剧目创作与精品创作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借鉴和经验。这部戏在我省的这次展演剧目中是有突破、有创新的,我觉得邢导也转变了自己的创作观念。对主旋律的戏剧怎么创作?先进人物的戏怎么写?这个戏给了我们多方的启示。
  谈点不足。我觉得稍显不足的就是那两个扶贫队员有点同类化,人物有点顺撇,应该有一个动摇者来表现扶贫工作的艰难。陆书记对妻子说他也有坚持不住的想法,我觉得有一个动摇者的话可能更真实。现在他俩的外在行动虽然是有变化的,但总体还是同类化的人物。另外,现在有的音乐用的是替代音乐,个别衔接上还有一点问题。
  高云程(省歌舞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这个戏看第二次了。今天看确实不一样,让人很感动、很震撼!首先是它的本子写了一个扶贫干部,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扶贫干部,不是在那浮搁的扶贫干部。他是实实在在的在落实我们扶贫攻坚战政策、这些事儿,而且在跟老百姓交朋友,在交心,很温暖也很实在,做了很多实实在在辛苦的事,就让人很感动很信服。我说这个干部还不错,这是第一感觉。第二感觉就是他到农村来之后,他确实干了一些实事,有了这农村才能富起来。你光关心给谁看病啦、盖个房子,我觉得这都是暂时的。从剧里看,这个屯子将来肯定要富起来。
  其次从导演看,邢导确实是大手。从整个的舞台调度,从演员的整体布局,包括人物性格的挖掘,舞台美术的设计,颜色色调,还有灯光的运用,让人看是那么回事,觉得花费了很多心血,导演很有功力。
  第三就是演员。主要演员演的这个书记还是能立得住的。书记的爱人很进戏,特别在语言、感情的流露、人物的刻画、内心的独白,都让人很震撼很感动。还有哑巴台词不多,但台词很好。我觉得在这台戏当中,在我们演出当中,有大演员和小演员,但没有小角色,只要你用心去演了,观众就会信服,就会震撼,就会感动。比如说还有老太太这个人物也很好,表演都很认真,整体演员都不错。
我说点不足。在本子方面,民兵连长的第二次上场,就是陆书记的父亲看着蛇的那场,这次上场主要是为了说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说出他们是兄弟,我觉得在那个节骨眼的时候不适合。还有一段就是就是钱老板看着挺好玩,但有点多余,和扶贫关系不大。再就是结尾书记的出现,整个舞台上的人们是在怀念他。他走了,大家是在想念他。行动线不是陆书记在行动,而是人们的心里在行动,是在看他,他更没有必要学二人转,有点跳。另外,我们再加工提高的时候,在语言功力上,内心独白上再提高一些会更好。总之,这个戏很感动,看出导演用心了,再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提高,我想这个戏会走的更远。再次祝大家演出成功!
  高长顺(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
  佳木斯这个团非常有实力。这个剧写得好,演得好。剧本不错,把演员放在大环境、大背景当中。这个扶贫队长因为有那样一段他父亲的历史,所以他要报答这个村,这样使这个人物能立得住。恩格斯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表现人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使人物在一个大的背景、大的环境中驱使他做出了这么一些行动,使人感觉真实可信。这个戏的戏核构置得非常好,矛盾线索构置得也非常好,基础矛盾在同时演变、繁衍、发展。所以从剧本上总的来看立得住,还是不错的。
  要表扬我们佳木斯的这些演员,表演的也都非常好。特别是把二人转有机的结合到这部戏中来,发挥了我们这个院团的优势,整合了艺术资源。
  另外就是导演。友江老师是咱们省的大导演,导演的非常好,确实能看出来舞台上干净利索,舞美、音乐各个方面我觉得都很好,这部戏确实是一个综合呈现比较优秀的剧目。
  这部戏确实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刚才谭博已经谈到这个问题,就是这种戏怎么来创作,确实涉及到一个艺术走向的问题。既要有思想性,同时还要有艺术性,使这两者怎么样能够结合起来,这部戏确实是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值得我们去总结。第二就是艺术资源怎么样有机整合的问题,这也是当下的艺术表演团体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利用剧团演员的优势,更好地有机地结合到我们这个剧目当中,呈现在舞台上,这也是我们值得考虑的。再一个就是舞台的严谨性问题。我看这个戏就非常严谨,无论是导演、灯光、布景都非常严谨。所以值得总结或者值得思考,我觉得这几个方面确实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一个是戏剧人物的问题。这里有几个人物我也反复琢磨,就是有点单一,性格单一,比如说主人公现在看有点单一。鲁迅曾经说中国的国民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对中国那个年代的国民有一个深入的思考。作为当下的扶贫书记,他怎么看待农民?我们当下的农民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他的心里有没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他的行动上、思想上应该有所表现,这样我想就会使这个人物能够丰富,也确实点到了当下农民的这个弱点。书记的媳妇性格也有点单一。她的性格应该是多层面的,让她的性格形成很大的反差。刚一看上台是怒气冲冲,之后对丈夫的态度马上发生大的转折,落差一大这人物就丰满了。另外是奶奶的性格。她应该是非常思念她的丈夫,这样才和书记的到来形成一种矛盾,反差更大一些。老村长这个人物非常执行书记的命令,但性格也有点单一,他毕竟是一个上岁数的老村长,他可能露出“你来了,我就不干了”这样的思想情绪,这样呢他的人物性格就丰满。
  第二个问题就是戏剧矛盾的线索。现在看有几个线索,奶奶和哑巴、赌鬼耍钱、书记和他媳妇,还有找对象这些事,头绪比较多。写扶贫这件事,几部戏好像都遇到这样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家庭的矛盾作为扶贫干部怎么样处理的问题,这在生活当中是一个问题,但是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得减头绪,立主脑。4S店老板上来有没有必要?需不需要这条线索?没啥大用。要把笔墨更集中地写在扶贫上,比如说写在种植中草药或者给人盖房上都比这个集中。
  再就是戏剧铺垫的问题。有的地方如果再铺垫一些,我觉得就更好了。比如说有很感人的一个场面,哑巴最后戴上耳蜗了能喊奶奶了,应该说是很好的情节。最好在前面就不停的铺垫,奶奶不断叫哑巴喊奶奶,反复的铺垫到谁也不相信他能够发出“奶奶”这两个字的时候,通过扶贫书记给他救治了叫奶奶,这效果我就想就会更好了。
  另外还有这个戏的“度”怎么样把握的问题。比如说这个书记的媳妇,当然对他来扶贫肯定是有气,能不能达到离婚那种程度?还有细节,比如说农村耍钱的问题,耍钱哪有耍那么大?农村人能拿出那些钱吗?额度有点过大。还有那几个小地痞对村长都应该了如指掌,农村各家都非常熟悉,那么大个村长他哪能不知道?
  总之,我觉得这个戏非常好。确实是通过这部戏的上演引发出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好好总结、借鉴,我想对于我们现代题材剧目的创作生产会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祝贺你们!
  费守疆(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国家一级编剧)
  我看了这个戏感觉很震撼。编剧、导演,包括舞美,包括佳木斯文广新局班子,还包括我们这个演艺集团的领导和这支队伍,尤其主创这三驾马车这种强强联合,所以说成功是不可避免。因此,我觉得看友江导的戏、继合写的戏、佳木斯排的戏,看到今天的这种呈现一点不意外。因为期望值一直在这。刚才几位专家说的我也很赞同。其实这个关于主旋律的戏思想性和艺术性如何完美地统一,一直是个课题。为什么它可以不是课题,但却成为课题了呢?因为很多很多的功利化、肤浅化、标签化,在整个的这个主旋律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是在左右着艺术规律。我觉得我们这个作品,就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我在创作实践中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做到主旋律的剧目也是艺术精品,也是一流的作品,也是要流芳百世的,受老百姓爱喜爱的。能不能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就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能!我们没见到,是因为你没创作出来。我有的创作实践当时也是有雄心壮志,一定要达到我说的这样,但是二度创作的时候就不这样了,有很多因素介入进来,那么艺术性的东西必然削弱。所以说我也很钦佩这个主创人员和领导部门,能够这样的比较头脑清晰地把握着艺术规律,甚至对于观众心理学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照,用艺术形象去展示思想内容。这个戏首先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人物的命运和主题的表达紧紧地连在一起,那就不是标签化。我觉得这一点很突出。
  第二,我们看了很多扶贫或其他主旋律的作品,在思想性上应该给予更深度的挖掘,但有很多都不是,都是叫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没必要回避问题,文艺表达政治观点,那是责任之一,也是功能之一,你不承担能行吗?尤其是我们的国办院团,党的文艺工作者不能回避这问题,但是一定要避开那种肤浅化。比如就在这个戏里我看到了别人没有的,就是关于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党组织建设问题在扶贫里太重要了。那台词我觉得说的挺好,有的台词该说就得说,你不说就不到位,政治本身就是生活。所以对于党组织建设问题,我觉得这台戏真是增加了那种思想性的厚重感。党组织建设是保证扶贫攻坚的胜利的一个基础和保障,而且保证不返贫的一个保险锁,党组织建设没有能行吗?第一书记能永远在这吗?2020年以后可能要撤出去,党组织建设能从根本上来解决扶贫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很好。
  第三点就是把党性的光芒和人性的亮点能够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这个让我很兴奋。比如说报恩和感恩,当年是民兵连长把他父亲救了,挽救了他父亲才有了他,但是人家却失去了儿子,石头失去了父亲。 这种感恩不是人性的一种亮色吗?同时他来报恩来感恩的话,这同时又是党性的一种光芒,而且在矛盾冲突。我最欣赏夫妻那场戏,那场戏矛盾冲突是尖锐的,但层次是清楚的,就在协议书签不签字的问题上,马上就提到了这个问题。我跟你说了这个事,如果你要再坚持我就签。那么真说了以后,我就觉得人物都是那么可爱。在人性的面前,大家真正达到了互相的谅解,真正的走到了一起,就永远不分开。这里能说排除这个就是党性吗?在这块真正的将扶贫落到了实处,走到了心里,我觉得这些点都非常好。
  再一个就是从导演的手法、舞美设计,整个包括这个编剧的文本提供,这种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我觉得很舒服。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相辅相成,这个特别好。尤其是因为恰恰有这个才有了结尾的合理性,有结尾的诗意。要是中间没有穿插,结尾就突然加一个,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应该说是非常好,我觉得挺感动的。
  如果说这个戏能够更好的加工,我总觉得这个戏不是文件戏,也不是一个政策戏,就是个艺术品。按艺术品去要求,还能精益求精。关于艺术创造,要有工匠精神。这里边我们自身要找问题,刚才高院长也说过,包括谭院长提到一些细节,我也很赞同。关于第一书记和家庭的这条线,我总觉得动情点还没挖到位。更多的不是他和妻子的矛盾,而是他和孩子,整个戏的组织过程,其实就是个铺垫过程,或者我们讲叫叙事,都是为了高潮而做的。第一书记陆书记与妻子,我觉得儿子跟他还应该浓一些。我是观众,我期望能看到的就是能够更浓一笔。比如一个细节,他和石头称为兄弟,其实就我最喜欢的东西,到后来我没看到,让我感到很遗憾。“兄弟”这两个字很有分量,而且很揭示主题,但到后来没有看到。我的意思是,在交代石头和第一书记这个关系的时候,如果组织一个场面的话,就是他和石头在学编东西。那么他可能就跟他儿子说:我在这学了以后,我要给你扎一个非常漂亮的房子,那里边住着……就像在讲一个童话,这个童话肯定是浪漫的东西。那么可能石头就在教他,在教他的过程中他可能交代儿子,因为他们俩是兄弟,但是谁大谁小都不知道,就是教他叫兄弟,他总是吐字不清楚,总也叫得不那么完美。但是他学会了啥?学会了扎这个房子。等到戏的结尾的时候他死了,孩子手里拎的就是这个竹子扎的小房子,那么可能等他那个噩耗传来的时候,就是石头爆发,非常清晰地喊出来“兄弟”。还有一个细节问题,关于奶奶的转变,我现在觉得这样也接受,但是要转变放在集中一个点上,可能会更动情,下一步要深加工的话我觉得挺好。另外对于编剧和导演来说,有一句话叫闲笔不闲,貌似他和这个戏剧本身关系不大,但我们沉下心来一看,原来是关系很大。
  我刚看完一次剧,这么短的时间就说肯定不准,是从观众的角度供参考。《在路上》这台戏的前景应该说是路会越走越宽广,祝贺你们!
  王明喜(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国家一级作曲)
  这个剧演得我确实信了。这台戏的演员与导演,包括蒙太奇的组合,包括这部戏的灯光都有语言了,这很难!一般导演的追光就是照亮,但这个戏的不一样。开场进来特别快,上来就把矛盾一下就定在那了,为啥书记要来这儿,书记为啥要这么干?前面一小块戏极其关键,到最后闪回,到最后关键时刻,哥俩在那一段话一闪。每一个矛盾设计完之后,在剧中,在蒙太奇组合过程中都有个交代,看出这不是一般的手法。
  另外让我激动的几个地方都不是特意的,比如音乐推起来,比如媳妇拿着离婚书撕的一瞬间,我的眼泪掉下来了。是在特意推高潮吗?不是,是由于人的内心那种转变打动了你,有情感的因素在里头。
这个戏还给我一个感觉,一般的戏不太敢用,就是戏在主线的时候,插入二人转,弄不好就游离主题了,游离以后还拽不回来了。导演和剧本还注意了可看性,扶贫也好,政治戏也好,目的是为了演出,戏立起来以后,你的思想再高人家坐不住,没有艺术性是不行的。但是这台戏,我觉得有艺术性,时不时地就能让你感到是个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里让你感觉到他要反映的思想内容。
  另外,这里有没有口号的内容?有。他不是就口号化我们怎么去扶贫,这里头说的建立党支部,是在戏的情节之中,让人听起来没有那么硬,就好像戏的发生就该是这样的结果。刚才谭院长说多部扶贫戏都没有反映出来主人公的生动形象,这部戏我看出来了,感觉到这个人物不是非得愣树,愣树树不起来。说十句豪言都不如他做一件事,把事做到了,人家就感觉到了,用不着非要这个人物怎么样,我感觉到这个人物非常可爱,他实实在在地做事。农村扶贫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你能感觉主人公在实实在在地做事,自然就让你感到他形象很高大了,不用再树了。
  看完以后,我感觉这部戏整体上呈现,从领导到主创人员到具体演出团队,肯定是下了很多的功夫,才能做成这个样,感觉这个团队希望很大!我有两个期待,这纯属我个人观点。第一,就是给小孩石头看病的钱谁出的?我就期待这句话,怎么就不说呢?谁拿的?是政府拿的,还是他来报恩?到最后这个悬念也没有解开。(导演插话:给石头治病前,陆书记说钱已经凑得差不多了,有交待。)你看他父亲是这么个关系,来了以后呢,如果瞒着老太太说是组织拿的,我感觉有一种个人感恩,但是这部戏应该交代清楚,作为观众觉得不解渴,希望今后在这里强调一下。第二,就是那个赌鬼**本身就不合法,但是作为书记没有制止,看着他们闹着要账,回头就放他们走,可能吗?这个地方我觉得要有所调整。这两个地方都不是大伤。
  整体我感觉这部戏的前景非常好。看的去年和前年这种主旋律的戏,我都没有感觉像这部戏这样完整,从领导到院团都全力以赴,如果不是这样,不可能排得这样好,所以我祝贺。我相信这条路能走得越来越远,这部戏完全可以从黑龙江走出,把小毛病改改肯定没有问题。祝贺演出成功!
王艳君(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系主任、国家一级导演)
这部现实题材的话剧作品可能是收官之作,也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部作品,我觉得真是看了以后非常的震撼,故事讲得很精彩。这么一个脱贫攻坚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聚焦了中国梦这个时代的主题。
  在作品里,我看到了人民的生活、命运和情感,同时,我觉得它很有温度,也很接地气。有两大段戏让我特别感动,就是书记和妻子那段戏。那段戏我真得心里很震撼。我觉得更主要的是,这个故事情节发展让我相信,同时,我对演员还有另一种情感。因为梦阳是我亲自带的学生,是我们零六级学生,是我们艺术职业学院毕业的。我觉得她是一个很客观冷静的一个孩子,她今天在这个人物刻画上,在这个人物的情感的把握上,我觉得是让我震撼,而且特别动情,特别能感染人,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成功的。我祝贺你,你进步了!这么多年,也应该感谢这个团对你的培养。也看过你上一次参加比赛的作品,我觉得很好,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看到你更好的作品。
  后面那场戏就是那个植入耳蜗那场戏,治好了石头的耳朵,聋哑人的扮演者,还有奶奶的扮演者也特别成功,也非常让我感动。我觉得整场戏无论从舞台呈现,从演员、舞美、灯光都很完整。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我们邢导的总体掌控和把握,我们都已经感受到和看到了。我觉得他很巧妙地融入了二人转,而且二人转又有地域这个特点。我更觉得融入特别巧妙的就是这个乐队。乐队上来了以后,手段和手法的融入都特别好,它不是那么生搬硬套上来的。我就觉得整场戏让我一直在关注,而且我也没有失望,我特别震撼。如果乐队伴奏的这些人他们也着装配合这个戏,我觉得可能就更好像是一体了,现在我觉得他们唯一有这么一点小问题。
  我祝贺你们,辛苦了,非常好!



来源:省艺术研究院

撰稿人:整理:省艺术研究院 岳莹 摄影:省艺术研究院 徐崔巍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