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檀扎根于瘠岩薄崖,成长于荒山野岭,缺少肥田沃土的滋养,没有温室暖棚的舒逸,却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并茁壮成长,靠的正是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的意志, 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虽历尽严寒酷暑,饱经风霜雪雨,终与岩石融为一体,成就“檀石一家”的人间奇观。到访者每每震撼于这种坚忍不拔、顽强奋发的生 命传奇,莫不由衷礼赞“青檀精神”。
由此不禁想起党的94载风雨历程。从建党之初只有五十几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700多万党 员、在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历经各种风浪考验而愈挫愈奋、愈折愈强,不正是有无数的优秀共产党人,像青檀一样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扎根在党和祖 国所需要的地方,于奉献与拼搏中勃发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1935年,方志敏被捕后,在牢狱里写下《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 今天读来令人感慨良多:“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 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这种信仰坚定、矢志不移的意志,艰苦奋斗、甘为淡泊的风骨,正是无数优秀共 产党人的真实写照,也因此而赢得党的基业的长青、人民福祉的增续。
有人说,艰险的革命年代,精神与信仰的光芒灿若星辰北斗,富有无声的 穿透力;安康富庶的和平时期,我们反而不那么容易感受到这种力量。此语令人警思。从放弃高官厚禄主动回乡下当农民29年的开国少将甘祖昌,到退休20年造 出万亩林的杨善洲,再到累倒在工作中的燃灯者邹碧华,在许多优秀共产党人身上,精神与信仰不因时代背景的转换而褪色。但也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在养尊处优中 滋长骄、娇二气,在权钱色的诱惑面前摈弃操守。诚如当年毛泽东同志所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 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今天的中国面临有利的时和势,但艰和险在增多。惟 有不断攻坚克难,才能推动当代中国爬坡过坎。惟有继续啃硬骨头、涉险滩,才能穿越历史的关隘。我们仍然需要焕发那一种“青檀精神”,咬定青山,扎根群众, 直面风雨,勇敢担起责任。无论时代条件发生怎样改变,我们都永远需要呵护心中那一盏不灭的灯火,自觉砥砺自己的思想意志,以严实的精神修身、干事、为政, 像青檀那样坚忍挺拔,“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