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7月2日电 题:山西低龄留美学生回乡做公益倡导“做公益会让人幸福”
作者 李新锁
7月2日,山西太原一群低龄留美学生在公园募捐,在企业打工,为民间福利机构购买所需物品。发起人范雨欣说,在国外学生、生活多年,慈善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希望能影响更多人参与其中。
当天,范雨欣、席牧凡等一众“95后”留学生来到太原“伯达尼之家”,将募捐所得捐赠给这家民间福利院。
在“伯达尼之家”,年幼的孩子见到志愿者并不生分。7岁的“虎子”拉着志愿者四处奔走,一会儿照相,一会儿汽车。
据介绍,这所位于太原南部偏远乡村的福利院创办于1997年。18年前,杨云仙贞女“捡”到第一个盲童,从此,孩子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对此,范雨欣说,杨女士的善行令人感佩。我们虽然初中毕业就出国上学,但始终关注着家乡变化。
在美国学习、生活期间,周围人把做慈善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范雨欣说,希望把这种理念带回家乡,影响更多人“帮助他人,收获幸福”。
不久前,回国休假的范雨欣在报纸上看到“伯达尼之家”急需单人床、尿片等物资,就联系身边同学、朋友响应。期间,他们在公园公开募捐,在企业打工。
早在2008年,还在国内上学的范雨欣就发起成立“银杏树下”公益社团,组织身边同学做义工。2012年,范雨欣赴美留学。期间,范雨欣发现,周围人做义工已成一种生活习惯,每个人都能从中收获“帮助他人的幸福”。
这种理念正在影响着范雨欣的想法。
几年间,范雨欣借助“银杏树下”社团,吸引身边低龄留学生加入其中。每次回国,“银杏树下”都会组织各类公益活动,“给贫困山区儿童募捐图书”“为地震灾区捐款”
……
现在,“银杏树下”已从五六人,发展至百余人,成员都是低龄留学生。
作为“银杏树下”的积极响应者,留学美国的席牧凡说,有人说,“90后”只会吃喝玩乐,缺少社会担当。实际上,我们正在用行动证明一切。
在席牧凡看来,“做公益会让人幸福”。席牧凡说,作为留学生,我们希望和同龄人分享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