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活动 > 文明过端午——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连续作战 传播正能量

文明过端午——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连续作战 传播正能量

2014年06月03日 03:30:38 来源:中国道德教育网 访问量:2408


   中国道德教育网哈尔滨讯  2014年6月2日凌晨3时,正在松花江畔人民广场一棵大树下歇息的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常务副团长张惠、志愿者刘宝全,被树上两只喜鹊的叫声唤醒,喜鹊的叫声,仿佛是在提醒人们,端午节到了。
    6月1日晚间,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的10位志愿者在参加完哈尔滨市文明办、市城管办与哈尔滨日报联合倡议组织的“端午踏青 带上文明”大型志愿公益服务活动后,8位志愿者返回家里,张惠和刘宝全为了能在6月2日提前参加:新晚报联合哈尔滨市文明办开展的“新晚报文明志愿者”文明过端午大型活动,同时看护由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出版的《弟子规》。这是准备在端午节当天免费发放给少年儿童和孩子家长的,所以二人就没有回家睡觉,而是在江边简单的吃了晚饭,在松花江畔,迎接黎明的到来。
    6月2日清晨5时起,从市区里赶往松花江畔的游人逐渐多了起来,志愿者张惠和刘宝简单吃了两个茶叶蛋后,就开始向起早来江畔的少年儿童免费发放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出版的《弟子规》。积极引导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讲道德做好人,从我做起。为踏青市民送去一份爱心,传播社会正能量。
    早上7时刚过,参加当天活动的18名志愿者陆续从松北区、老太平区、道外区、香坊区、顾乡地区、正义花园小区等地,来到人民广场集结。虽然天上的太阳把大地烤的火热,但是志愿者们不顾一个多小时行程的炎热,立即穿上绿色的志愿者马甲,佩戴着: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的红色绶带,走上交通路口的红绿灯下,开展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向孩子们和孩子家长免费发放《弟子规》,受到过往行人的一致欢迎,一些路经此地的媒体、网站记者和摄影达人们,频频按下快门,记录下哈尔滨街头涌动的正能量。
  在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服务的友谊路人民广场交通路口,行人横向过街时,需要在路中央的安全岛等二次信号,才能走到街对面。而这里又是行人去松花江畔游览、参加广场大型活动的必经之路之一,特别是像端午节这样的大型节庆日,人民广场附近的友谊路交通路口处,过街人流量近乎是平时的10倍。在此志愿服务的3个多小时里,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委会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的志愿者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志愿者们向路经此地采访的媒体记者反映这里的情况,呼吁哈尔滨市文明办和交管部门在此设立固定“志愿者交通文明岗”,组织志愿者轮流开展志愿服务。  
    在参加6月2日志愿者服务的18位志愿者中,马永华、王春艳、孙淑兰、刘宝全、郑子全、梁山、韩国民、张惠都是参加过6月1日志愿者活动的志愿者,他们不顾前一天参加活动的疲惫,又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新一天的志愿者活动之中。
    马永华同志在一位志愿者往旗杆上固定志愿者团旗时,不慎被突然抽出的不锈钢旗杆戳伤面部,不一会脸就肿起来,但她仍然不肯休息,活跃在交通路口旁,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向过往孩子和家长免费发放《弟子规》。这次活动准备免费发放的1000本《弟子规》,不到一小时就发放完了。
    志愿者李艳玲在路口志愿服务时,发现有位老大妈用轮椅推着老伴过马路,由于没有盲道,轮椅载人无法推下较高的道边石,老大妈只好扶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从轮椅上下来,再把轮椅推下人行道,让老伴重新坐上轮椅,李艳玲立即跑过来出手相助,感动的两位老人连连道谢。
    志愿者王春艳、孙淑兰前一天晚上都参加了哈尔滨市妇联组织的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虽然还没有休息好,但是在活动中依旧来回奔波,与志愿者赵丽君一起不停地向行人宣传文明过马路、发放《弟子规》,叮嘱孩子家长认真指导孩子学习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出版的道德教育丛书。
    志愿者林守田、梁山两位老师,平时就注重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这次来到交通路口更是认真做好文明劝导,在红灯亮起时,林老师立即把两臂平伸,如同设立起一道安全的屏障,保护着过往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畅行。
  大学教师吴宪玲不仅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还不停地用相机拍摄,记录着志愿者们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志愿者郑子全是一家较大企业的负责人,也非常热心志愿者服务工作,跑前跑后的忙碌,还将志愿者活动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志愿者余定武是市政府所属机关的处级干部,更是对志愿者服务工作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交通文明劝导、发放《弟子规》,样样不甘落后。   
    连续两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志愿者们忘我的奉献精神,却给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地印记;哈尔滨志愿者服务团那迎风飘扬的团旗,依然在人们心中舞动。



      文/张惠  摄影:吴宪玲 林守田 张惠


                                                           【编辑:勋子】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