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话题 > 永远不忘革命先烈——写在清明节前夕

永远不忘革命先烈——写在清明节前夕

2015年04月04日 03:20:08 来源:光明网 访问量:527 作者:杨春光
   “那一天你拉着我的手,让我跟你走,我怀着那赤诚的向往,走在你身后,跟你涉过冰冷的河流,患难同携手,跟你走过坎坷的小路,从春走到秋,跟你共同唱过丰收美曲,陪你共同饮过胜利美酒……也许还要走过无数岁月,幸福的热望总在心头,千年万年我也不回头……永不回头。”

  电视剧《枪神传奇》主题歌《把一切献给党》的旋律一直响在心头。这部电视剧,以我军老战士战争年代的兵器制造专家、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称的吴运铎为原型,写真式地记录了他忠于党,忠于祖国,毕生全心全意、舍生忘死研制武器的事迹,感人至深。这支歌,这部剧,是这位英雄跟党走、追求光明与正能量的缩影。

  可能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我是那样地崇拜英雄,敬仰革命先辈。这些年,我结合工作,先后到过井冈山、八一南昌起义、红军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锁线纪念地旧址;拜谒过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华东烈士陵园、西路军烈士陵园,贵州息烽监狱、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红岩新村,延安、西柏坡以及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等。每到一处,我都久久凝望那些遗迹,注视着那些响亮的名字;都久久地思索着那些先辈,那些先烈,他们英勇献身究竟为了什么?为了革命,为 了人民,为了民族,为了祖国,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舍生取义,肝胆相照。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有信仰,有最高追求,所以“千年万年永不回头,永远跟党走”。就是因为心中坚定了“永远跟党走”,方志敏的一生至死都“惊人的清贫”,瞿秋白牺牲时是那样“淡定”;也是因为心中坚定了“永远跟党走”,杨靖宇在 深山老林的冰天雪地转战中,被日本鬼子围困,危急时刻将机密文件撕碎吞咽,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的头颅。

  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入园处镌刻着老一辈革命家夏之栩(赵世炎烈士夫人)同志的碑记,这些烈士,“他们很多是1924年以前的党员,有的还是党的一大后入党的”。“他们是我党建党时期的一部分代表人物, 代表当年白区的一部分英雄和精英。”如罗亦农、恽代英、赵世炎、彭湃、杨殷、陈延年、陈乔年、林育南、杨匏安、汪寿华、何孟雄、宣中华、孙炳文及年轻的左 联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频、李求实、冯铿等等,均为文韬武略、达理经天、风华正茂之人杰。他们为真理、为正义、为国家和民族过早罹难,令人痛惜。“左联五 烈士”之一的柔石牺牲时,仅29岁。鲁迅得知其噩耗后,先是连夜写出七律诗,并特别选出版画《牺牲》登在《北斗》杂志创刊号上,然后,又在柔石牺牲两年时,写下了那篇著名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先生痛在心底。像罗亦农、赵世炎、彭湃、杨殷等,被捕后,蒋介石立即下令“速杀”。那时,彭湃33岁,罗亦农和赵世炎同为26岁。蒋介石对其老同事、国共合作时同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的杨匏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党早期理论家),则派遣多人代其劝降,均遭杨匏安坚拒:“我从参加革命开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掷地有声,慷慨赴死。临行前,杨匏安写下那首著名的诀别诗《示难友》:“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显示了其大义凛然的气节。打入戴笠身边、 制造了震惊国民党心脏的“军统电台案”的女共产党员张露萍,坚贞不屈,与七位战友一起慷慨就义时,年仅24岁。正是“青春碧血飞,鲜花常年开,先烈英魂舞,河山揽梦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事业中,每到紧急关头,总有英雄挺身而出,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王铁人为了改变祖国“贫油”命运而铁骨铮铮,焦裕禄发誓“拼出老命,也要让兰考变个模样”。而郭永怀,那位20世纪 50年代冲破重重阻力,从国外回来的高能物理学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设计与研制。1968年乘直升机参加研制会议,飞机失事,人们从已烧焦 的遗体中找到他时,发现他与警卫参谋紧紧相拥,中间用手紧紧护住的是装有研制机密材料的公文包,抢救人员好不容易才掰开他紧握包的手掌。正是因为这些先烈的英勇献身,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星星之火燎原井冈山、血染湘江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突破腊子口、拿下吴起镇,三军会师,赶走日本鬼,消灭蒋匪军,建立新中国,开放发展惊世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着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切皆缘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的“永远跟党走,永远不回头”。

  这些年,听党的话,我从山东走到北京,从北京又到新疆、宁夏两地工作15年多,然后调回到北京,不论在哪里,经常仰望家乡的方向,仰望沂蒙山。 老歌唱道:“我的家乡沂蒙山,高高的山峰入云端,泉水流不尽,松柏青万年”,既写出了沂蒙山雄伟壮丽的特性,又写出了沂蒙山人忠诚为国、无私奉献、勇敢向 上的品格。很多人只知道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但不了解大青山血战和渊子崖血战,均于1941年发生在沂蒙山区的沂南县和莒南县。大青山血战,日寇以5万多兵力实行“铁壁合围”,向我转移到大青山地区的军民发起攻击。突围中,我军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国际友人汉斯·希伯、 一一五师敌军工作部部长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蒙山支队政委刘涛等近千人壮烈牺牲,成为山东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同样,渊子崖血战,面对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村长带领村民用土枪和大刀、长矛英勇搏击,以全村147名村民英勇牺牲的代价,歼敌80多名,成为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激烈悲壮的浴血保卫战,该村也成为“山东抗日第一村”。鲜血浸透了沂蒙大地,沂蒙成为英雄的土地。仅临沂华东烈士陵园,就安葬着罗炳辉、赵 缚、王麓水、陈明、刘炎、张天寿、何万祥、辛锐、陈若克等一大批我党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和英杰,连同土地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牺牲的革命烈士,计6万多 人。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粟裕离世后,骨灰也留到了这个陵园,实现了“他与这块山水和长眠的战友相伴”的遗愿。新中国建立后,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沂蒙人民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奉献,毁家纾难,支援国家水利建设和交通发展以及卫国戍边。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件被著名军旅作家记录在《高山下的花环》《沂蒙九章》中。“永远跟党走”,我为家乡沂蒙山而骄傲。

  习总书记要求:“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一代代共产党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也是这样。有时艰难,想起这些,想起先烈,心中释然。如果没有我们伟大的党,哪有共和国的诞生,哪有我们美好的今天?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永远跟党走”,在当前,就体现在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动摇,千方百计,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落实到位,奋力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是告慰老一辈和革命先烈的最切实有效的行动。

  (杨春光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中国作协会员)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