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窗】
编者按
美,是深山瑶寨的学校里点燃的那支红烛;美,是雪域高原的公路旁摇曳的那朵格桑花;美,是跨越千山万水,满载寄托与乡愁的信函;美,是镶嵌在祖国版图上,饱含文化底蕴的那串地名……大道至简,大美无言,光明日报寻找“最美”系列公益活动,用清新质朴的文风报道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最美”故事,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本刊今日聚焦光明日报寻找“最美”系列报道背后的故事,与读者一起重温那些砥砺人心、烛照时代的力量。
【新闻背后】
我与“最美”有个约定
任影、陈万霞、潘立华、邵英杰……从2011年光明日报发起“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至今,作为驻站记者,我在安徽这方土地上“发现”并推荐了3位“最美乡村教师”和1位“特别关注乡村教师”。
李陈续(左)在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启动仪式上发言。中间为任影老师。资料照片
“老李,是你发现了任影,当时你想过任老师能有今天的变化吗?”在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启动仪式的现场,白岩松这样向我提问。从那年起,活动由光明日报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改为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当选首届“最美乡村教师”的任影作为代表出席启动仪式。白岩松所说的变化,指的是因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的任影,当选“最美乡村教师”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已经能从轮椅上站起来。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任影的事迹早已存在,作为记者去发现她,并通过光明日报这个中央主流媒体去宣传她,自然可以改变她的生活!
其实,因为面对镜头的缘故,我无法把心中的答案都告诉白岩松。从事记者职业20多年,我对于教师一直情有独钟且备加关注。这不仅因为,我的父母都曾经是教师,自己也做过教师,爱人至今还在高校任教;更因为教师的辛劳与奉献,始终洋溢着高尚与美丽。尤其是乡村教师,尤其是像任影这样身残志坚的乡村教师,早已成为我所关注、景仰的对象。所以,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同志于2010年来安徽出席会议,谈到发起“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的创意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荐任影。
人类靠知识改变命运,知识靠教育传播普及。乡村教师就是在最需要知识的贫困农村、偏僻山间……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点亮别 人。作为最为关注教育、关注教师的中央大报记者,有幸更多、更近地去接近教师们,去发现、见证他们的美丽,用一句浪漫的语言,那就是“我与‘最美’有个约 定”——
走进山套着山、岭接着岭的大山深处,我去采访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潘立华老师。车子行驶在几乎笔直矗立的山峰之间的小路上,颠簸中我并没有紧张,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此之前,我曾登上皖赣交界处大山深处的休宁县板桥乡官坮村高高的山头,去只有一位老师和四个学生的小学采访;也曾到黟县深山里的毛田村,采访工作在教学点35年的汪来九,早已领略了山区教学点的艰苦与重要。因此,在吴家坦教学点的小小院落里,一见到和蔼可亲的潘老 师,我就跟当时在歙县挂职的同事练玉春说:“潘老师,就是我们要找的‘最美乡村教师’!”
今年春节前,去回访2012年评选的“最美乡村教师”陈万霞。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一路上的农家、村落,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坐落在江淮分水岭最高处的全国第一家留守儿童寄宿制村小——安徽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因为只有陈万霞一家居住而显得冷冷清清。但是,陈万霞想的不是自己家的春节怎么过,而是惦记着300多个留守儿童春节里能不能跟父母团聚。“真希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再快一些,这样孩子就不必‘留守’,就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 长。”当陈万霞说出这样的心愿,我对一个乡村教师崇高与神圣的情怀,肃然起敬!
发现美丽,见证美丽,每一次都收获着感动,都得到精神的砥砺。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媒体去发现挖掘,去提炼传播。因此,用虔诚的心和敏锐的眼, 去发现默默奉献的人,用他们的美丽点燃一盏光明之灯,向全社会传递人间大爱,这是媒体与记者的职业责任。做记者很幸运,做一个致力于发现“最美”的光明日报记者更幸运!(光明日报记者 李陈续)
人在路上,路在心上
——“寻找最美养路工”采写手记
时光会带走很多记忆,但有些记忆注定会沉入脑海里。
我永远不会忘记林芝十四工区的养路工姐妹们脸上的笑容,明朗、质朴,就像高原的格桑花。每天都是一身橙色的工装,但看得出,她们是爱美的。很多姐妹佩戴着耳环、手镯,其中一位20多岁的年轻养路工留着齐腰长发,清秀的脸上荡漾着两朵高原红。在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附近,她们每天守护公路,常常要徒步十余公里。路上结冰了,她们要除冰;大雪封山,她们要除雪,给过往司机倒上热水。她们的美在心里。
冯蕾(中)采访西藏米拉山口的女子道班。光明日报记者 马列摄
十四工区的马少鹏在这里工作已经30多年,戴着一副眼镜。他说,他想一直守护这条路,这段路早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路上有他的青春和汗水,有工友们谈天说地时的畅快,有爱人来送饭时的喜悦,有向孩子们炫耀这美丽公路时的骄傲。在他之前退休的很多老养路工每次经过这段路,都会默默流泪。有一年冬天,积雪达到一米多,他们连续两天两夜在路上铲雪,没喝一口热水;有好几次把重达几百公斤的落石搬走;有一位工友在路上不幸被汽车撞伤而离世,还有一位工 友因烧沥青发生事故而致残……走在路上,看着山间蜿蜒的公路、疾驰而过的车辆和他们凝望远方的双眼,我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流泪。路,其实是他们的孩子。
西藏“天下第一道班”,养路工人的平均寿命不足60岁,他们中很多是第二代、第三代养路工。很多记者在这里不能适应高原气候,晕车、流鼻血。工 区里的墙壁上写满了“驴友”或过往行人的留言,大多是温暖的感激之语。如今,第一道班成为“驴友”的驿站,他们在这里休憩,灌满水壶,重新启程。“路是有生命的,经过的这些车会把我们的祝福带到更远的地方。”这是他们的心声。敬业、奉献、无私、崇高……所有词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路、山、云、水、人,都是美的化身。雪山脚下,寒风吹动了一位女养路工脸上包裹的方巾,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目光中充满希望。我想,她的内心一定是充满爱的。
从海边、深山到高原,一路走来,我被养路工吸引,因为他们温暖的内心。面对从意大利引进的沥青搅拌楼,浙江丽水山区的养路工聂如伟硬是啃下英文说明书,成为当地唯一能修理这个“洋家伙”的能手。他的妻子华菊仙告诉我:“我每天醒来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只要一躺到床上,他脑子里都在检修, 一想到故障的可能性,就立马跳起来做记录。”说起他夏天回家时满身大汗的味道,说起他泡书店的趣闻,说起他给儿子吹的“牛皮”,华菊仙一边说着一边开心地笑着……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家庭。
还记得在湖北恩施的采访,巴东县养路工张祚琼夫妇都在路上。每次下雪,路上要撒一种工业盐,为了速度快,张祚琼就用手抓上盐撒在路面,一把接着一把。高寒山区的冬天空气湿冷,她的手冻得发紫,肿得像个大馒头,掌心裂了一道道口子,盐渗到伤口简直是钻心地疼,她呵呵笑了,说不算什么。听说记者来采访,她换上了一件红色毛衣,美极了!
寻找之旅,我在感动和感恩中度过。难忘在林芝的那个晚上,我们的西藏采访完成,央视的杨军威因疲劳过度累倒,在诊所输液,采访团成员陪他一起度过;难忘浙江交通厅宣教中心的康信茂主任和我们一同寻找,两天行程上千公里,因为发高烧,他两次下车,但都以最快速度跟上;难忘江苏交通厅宣教中心的严志明主任和我们一起爬上200多米高的江阴长江大桥主桥塔,在八级大风中采访高空养护,回到桥面时,暴雨袭来,我们淋成了落汤鸡,雨中我们和央视同行完成了对桥梁养路工的采访……“一路有你,风雨同行”,我们活动服装上的这八个字有了最好的注脚。其实,是养路工让采访团如此富有力量,是美好和善良让我们心中有爱。
如今,每次行走在路上,我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身边的养路工,也许只是匆匆掠过,但却印在心里。会想起她们质朴的笑容,会想起冰天雪地里的热火朝天,会想起那双皴裂的双手,会想起“天下第一道班”工人说的那句:路,会把祝福带到更远的地方……
每个人都在寻找下一个驿站,因为我们心中有梦。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自己的养路工,守护着自己的梦想之路。养路工的身上有着另一种“富有”,那就是 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一份内心的淡泊和宁静。而我们,又该如何像他们一样活得纯粹、透彻,又该如何为这条梦想之路付出青春和生命呢?(光明日报记者 冯 蕾)
浓墨重彩写就大美华章
【读者之窗】
作者:董天策
当读到广西上林“摆渡教师”石兰松二十六年如一日接送学生,当读到湖南中方蒿吉坪民族学校杨贤生校长扎根瑶寨三十年,当读到马来西亚华人廖乐年在梅州山村义教十一年……作为《光明日报》多年来的作者与读者,每一次无不受到精神的震撼与心灵的洗礼。我们不仅应当向这些“最美乡村教师”以及“最美导游”“最美养路工”“最美邮递员”致敬,而且应当为光明日报社五年来寻找“最美”、报道“最美”的主题宣传与公益活动礼赞!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变成现实。尽管我们已经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曙光,但毕竟还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这个时候,最不该忘记的,是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奋斗不息、无私奉献的人们。从“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开始,光明日报社先后开展了“寻找最美导游”“寻找最美养路 工”“寻找最美邮递员”“寻找最美地名”“寻找城市最美雕塑”等公益活动,用感人的事迹和清新的文风报道“最美”,以“最美”系列弘扬和引领核心价值观, 赢得上至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下至广大读者网友的感动点赞,开创了一个主题宣传与公益活动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为什么光明日报社的“最美”系列能够取得如此好的传播效果?首先,精心策划,发现“最美”。不论是乡村教师的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还是养路工的敬业与创新,抑或邮递员的不辞艰险与劳苦,都体现出古人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利及万物不言所利”的精神与境界。“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以及后来的“最美”系列,正是通过精心策划,让那些“大美而不言”的人物事迹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故事本身蕴藏着的精神力量砥砺人心、烛照时代,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有感染力、穿透力,更好地走进人们的心灵。
其次,创新报道,协同推进。对“最美”典型,不仅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写出感人肺腑的精美作品,而且运用群像、留言箴言摘登、推荐自荐理由摘登、最美(乡村)教师剪影等形式,以消息、通讯、评论等多种体裁进行报道。同时,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由《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重点新闻栏目利用早、 中、晚多个时段联动报道,大力宣传典型教师的感人事迹。再由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地方网站等多种网络媒体报道或转载,形成各种媒体的互动传播,大 大增强了立体化传播的辐射力、影响力。
再次,搭建平台,推动公益。一方面,开展研修培训,搭建互助平台,让“最美(乡村)教师”走进北京校园和名师课堂,让城市师生聆听“最美(乡 村)教师”的从教经历,让他们结成互助对子,为基层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助力。另一方面,搭建帮扶公益平台,通过爱心企业给予获得殊荣的“最美(乡村)教师” 和“特别关注(乡村)教师”一定的资助,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改善乡村学校的校舍、住宿条件以及教师们的生活、教学条件,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教师、关心农 村教育事业的正能量。
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是当代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人文关怀,推动他们去寻找“最美”,报道“最美”,帮扶“最美”,谱写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美华章!
(作者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美教师”:将朴素的信念燃成火焰
【读者之窗·读者来信】
有一种职业,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艰辛的付出;有一种付出,没有体会过,就不明白其中简单的幸福;有一种幸福,不曾拥有过,就不能感受那份信念的纯粹。
在我国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偏 远乡村,条件艰苦,却用一辈子坚守一份职业;他们是良师,是朋友,更是亲人;他们用自己单薄的双肩,承担着乡村学子的梦想。看着报道中一个个“最美”故事,我为那些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而唏嘘,更为那些风雨背后的故事而感动。在“摆渡教师”石兰松的小木船上,大龙湖畔的孩子们不再惧怕上学路上的雨雪风浪; 在“洋”老师廖乐年风趣幽默的讲解下,山里娃娃们学到了标准的英语发音;兰河小学教师仲威平26年骑行近10万公里,只为让留守儿童们相信,还有“老师妈 妈”不离不弃……
“最美乡村教师”,美在坚守,美在奉献。同为基层教育工 作者,我也在感动和敬佩之余反思自己。“教书是个良心活儿!”记得刚入职时,一位老教师这样告诉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教师精神的实质。一声“老师”的背后凝聚的更是爱与责任。一辈子的坚守不容易,“最美乡村教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被美照耀过的,才能散发美的光芒;被爱温暖过的,才能 释放爱的能量。”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薪火相传的最终力量。“最美乡村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道德的楷模。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此为榜样,把自己最朴素的信念燃烧成团团火焰,点亮莘莘学子的未来,传递这个时代最朴实、最动人的中国梦想。
刘思琪(作者为河北省海兴县中学语文教师)
网友声音
@风华正茂尅有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寻找“最美”活动,就是这样一双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身边那些令人感动的人与事。
@豆丁豆花豆角: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看到《光明日报》上一个个教师的酸甜苦辣与执着坚守,他们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也更加坚定了我做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心与勇气。 @我是异乡人:寻找“最美教师”,讲述的是平凡人的故事与精神,反映的是社会的良知与中国人的精气神。
@一岁一枯荣:父亲是一名养路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酷暑寒冬,风吹日晒。看到“最美养路工”的报道,读到那些和父亲一样的人的故事,心中无限感慨。他们是“时代的最美劳动者,是国家的英雄”,向他们致敬!
@永不消逝的皮波:《光明日报》还原了凡人中正能量的“共鸣点”。它以媒体的担当,向时代楷模致敬;它以读者的关切,响应社会的认同。这样的“最美”,自然天成;这样的“寻找”,让人回味。
@dreamer561:对于故乡,总有太多凝结在心底的情怀。故乡不是符号,也不仅仅是个地名,她是心里永远牵挂的家。看似“寻找最美地名”,却在不经意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悠远历史。
(光明网记者王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