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神州视点 > 中国正能量网 | 听,五位大国工匠的成长成才故事——你我“一技之长”汇成强国力量

中国正能量网 | 听,五位大国工匠的成长成才故事——你我“一技之长”汇成强国力量

2022年05月09日 09:22:59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1539
编者按

辽宁营口,三角琴高级装配师刘玉磊在车间内装配钢琴部件。新华社发 

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大国工匠”曹亚军(左)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工地上办公。新华社发 

景德镇传统薄胎瓷制作技艺传承人熊国安在“利坯”。新华社发 

陕西西安,“全国技术能手”胡敏在进行火焰切割。新华社发 

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车工高级技师、车工技能专家王尚典在使用卡尺测量零件数据。新华社发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大国工匠技艺超群、担当实干,以灵巧双手筑就梦想,以敬业之心爱国奉献。收到总书记的贺信,他们有什么感受和触动?怎样更好发挥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期邀请五位大国工匠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并请专家建言分析。


高级工艺美术师郑春辉在创作中。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播撒“匠心”种子 矢志精益求精

讲述人: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首席技能专家 陈兆海

  前几天,正在线上参加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我们,听到总书记发来贺信的消息,顿时喜悦得“沸腾”起来,倍感光荣和自豪。

  从事测量工作27年来,我一直摸爬滚打在筑港、建坝、修路、架桥第一线。多年的工作让我深深感到,测量就像工程的“眼睛”,只有量出更精确的数据,才能让大国工程精准落成。比如,卡尺对仪器的观测精度只能到厘米,毫米则需要我们自己估读。怎么把毫米估读得更准确?这个基本功我练了10年。

  那时,由于测量仪器全站仪比较金贵,刚毕业的“生瓜蛋子”很少有机会上手,我就给师傅赵振国打下手,认真记录每个操作步骤。有一天,现场施工员急着要一组测量数据,碰巧师傅休假了。在大伙的催促下,我扛起全站仪奔向现场。那是我第一次独立测量,因为紧张,反复测量计算了几次才把数据报上去。师傅回来后,不但没有责怪我,还对我连连称赞。这份鼓励和信任,让“匠心”的种子在我心底生根发芽。

  2013年,我参建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在主桥施工中,为保证大桥“两塔三跨”受力均衡,对悬索安装的精度要求极高。每次组织测量放样,都需要爬上120米高的索塔顶部进行作业。由于施工海域离岸超出1公里,就算风平浪静,高耸的索塔也是摆动不停。大桥施工的300多个日夜里,只要工作需要,我都会带头登上塔顶,在百米高空布设点线,保证了所有悬索安装均一次性完成,也为国内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国在严寒海域建设的首条沉管隧道,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我们的测量工作精度要对标港珠澳大桥,实现超差精度5厘米以内。为此,我和一航局三公司技术中心潜心攻坚“多波束测深系统扫测代替传统水工隐蔽工程验收方式”课题。在海底隧道施工,风浪颠簸是常态。而多波束设备需要严格依照水平和稳定的几何关系开展测量,风浪极大影响了数据的精准。受折叠伞启发,我们研究提出,为多波束系统的五个分部仪器定做连接架。经过四个月探索尝试,我们终于研发出一款可拼接、适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连接器,让仪器长出了抓住船舷、稳站海底的“手脚”。相较于单波束设备6小时的工作量,多波束设备仅需30分钟,且超差精度达到5厘米标准。

  如今,我也成了徒弟们的师傅,那颗“匠心”种子已被播撒到更多人心里。我会以身作则,教导徒弟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让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技术工人,有巧手也有“巧思”

讲述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48队采油工 刘丽

  我生在油田、长在油田,是名副其实的“油二代”。父亲退伍后转业进入大庆油田工作,曾经与王进喜一同参加大庆油田会战。“巩固成绩,继续努力”是父亲对我从小的教导。1993年,我进入了作风优良的“老标杆”采油队——48队工作。

  当时,人人都埋头苦干,这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为了更好地掌握技术,我的包里总是揣着一本技术书,白天上井对照实物揣摩,晚上回家整理笔记。

  加盘根、换皮带是我们的日常工作。30多公斤重的皮带,我总是铆足了劲儿拖到操作台上。虽然手上磨出了老茧,但是我换皮带越来越熟练,创造了15秒换皮带的纪录,引来老师傅们连连赞叹。

  撬杠、管钳、扳手和螺丝刀是我当洗井工时的四件套,加起来有15公斤重。为了减轻重量,我将“四件变为一件”,总重量降到了2.5公斤,提高了作业效率。

  尝到创新“甜头”后,我又琢磨着,怎么才能让盘根盒里的密封圈儿自动“蹦出来”。那时候,要更换盘根盒里的密封圈儿只能靠抠取,每次至少得忙活40分钟,而且采油机必须停止工作。有一次,我手里拿着一管口红,缓缓转动它的底部,里面的膏体渐渐露了出来,这让我一下子找到了灵感。于是,我通过拆解口红的内部构造,研制出“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使操作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填料使用寿命延长了6倍。咱技术工人不仅有“蛮力”,也有“巧思”。

  2003年后,我拥有了培训师、教练员、高级技师等多个身份,多了一份培训学员的职责。2011年,刘丽工作室成立,从最初两个人的团队,逐渐发展为涵盖采油、集输等35个工种、拥有537名成员的创新创效联盟。就在今年3月,我还光荣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我始终觉得,技术成才、技能报国不能靠“运气”,只有思想端正、意志坚定、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成就。

  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消息一出,我和身边的朋友们备受鼓舞、竞相转发。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做好传帮带,和新一代石油人们一起继续追梦。

用心用力,让声音跨越山海

讲述人: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电通信设计师 张路明

  我从小就对无线通信技术兴趣浓厚,喜欢摆弄收音机。1984年,21岁的我学成毕业,以射频设计师的身份来到了广州海格通信的前身——国营七五〇厂工作。

  当时,改革春风吹拂南粤大地,产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成了科研团队的工作重点。在单板调试过程中,频合指标一直无法满足整机需求。为了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我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摸索、攻坚。一天,实验室窗外一群鸟儿叽叽喳喳地从电线杆上飞走,我抬头望向它们,正巧发现电线和电线杆之间有一块陶瓷绝缘连接件,于是转换思路,不再囿于改进印制板材料本身,而是在印制板和关键器件间增加高性能绝缘材料。最终,困扰团队好几个月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也让我感受到,创新需要积累,需要持之以恒。

  从业40多年来,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工作目标始终是把承载声音的无线电波高保真地发送、接收,让声音跨越山海。

  上世纪90年代,我所在的企业濒临破产,高薪的诱惑曾让我一度产生离开的想法,然而,最终我选择了坚守。2000年,海格通信成立。灵活的机制建设,使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2006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路明实验室”成立。今天,“路明实验室”已经为海格通信培养了技术骨干超过百人,他们先后突破了通信领域数十项关键技术,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今年3月,我当选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更加惊喜的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发来贺信。我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争分夺秒地破解当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难题,“以此为生,精于此道”,让中国制造享誉世界。

奔跑在创新路上的“土专家”

讲述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井下作业工具工、高级技师 谭文波

  到油田工作之前,我对新疆的印象大都来自课本的描述。父亲也是石油工人,在他工作的那个年代,条件更苦,老一辈石油人靠着战天战地的精神,挺起了共和国的工业脊梁。

  刚开始工作时,面对高强度的劳动要求,又瘦又小的我倍感吃力,便试着制作一些杠杆、滑索等小工具让自己省力。这些小制作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也为我埋下了发明创造的种子。

  真正点燃我心中那颗创新火苗的,是一次维修进口设备的经历。一开始,我们找了外国专家来修理,但对方稍一检查,就表示“修不了”,建议我们整机替换。可是,放弃维修会对生产造成巨大影响。我毛遂自荐,心里憋着一口气:外国专家修不了的东西,我们中国技工可以修。于是,我找来懂外语的大学生一起查阅资料、拆解机器、重新组装……一番修理后,机器恢复正常了。后来,我又修好了多个外国进口设备,同事们都叫我“土专家”。

  从那以后,“争口气”的想法就驱动着我在发明创造之路上不断前进。比如,原来的电缆桥塞坐封工具都是从国外引进,保存、运输与使用存在很大风险,而我设计的设备采用电动液压驱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一路走来,我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等不少荣誉。但我始终感觉,在技术革新的路上,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是老一辈石油人不断给我们力量,我要把这种精神一棒一棒传下去,带领更多技能人才在创新路上加速奔跑。

雕刻绿水青山,记录美好时代

讲述人: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 郑春辉

  我出生在农村,打小就对艺术创作感兴趣。家里没钱买纸笔,我就在地上画画。后来,机缘巧合,我开始学习木雕技艺,逐渐成了一名木雕匠人。

  以前,我们当地木雕以人物题材为主,山水只是陪衬。可故乡的青山秀水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儿时的记忆和读过的古典诗词总是在催动我把它们雕刻出来。于是,我开始尝试用山水画的构图,融入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化元素进行木雕创作。

  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社会。在我眼中,山水木雕创作,不仅要让传统山水画立起来、活起来,更要反映现实、记录时代。后来,我用了几年时间,在一根长12米多、高3米多、宽2米多的香樟木上,通过创新镂空雕、透雕和莆田精微透雕技法,创作了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清明上河图》。因为作品体量巨大,还获得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真没想到,一件木雕作品,成了展示我国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的窗口,也变成了沟通世界文化的纽带。

  2020年,我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与我一同获奖的9人,都是来自工程技术岗位的技术大师。我想,这个奖项实际上是颁给我所代表的民间手工艺人群体,它代表着党和国家对全体民间手工艺人的褒奖与肯定、鼓励和鞭策。

  我想,我们指尖传承的不仅仅是传统技艺,更是一份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工匠精神。面向未来,我一定不会辜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带领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用我们的双手托举更多“中国制造”手工艺品走出国门、惊艳世界。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任欢、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杜克成)


致敬大国工匠,成就强国梦想

  【专家点评】 

  技术工人队伍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来越开阔。截至2021年底,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他们活跃在工厂车间和技术攻关一线,成为引领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榜样蕴藏无穷能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当技术工人照样能人生出彩,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作为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大国工匠拥有的卓越专业技能、敬业奉献精神,鼓舞着亿万职工奋勇前进、建功立业。在这样一个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迫切需要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厚植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让“一技之长”成就精彩人生的故事不断上演,让追求卓越的精神与情怀薪火传承。

  奋进新征程,成就强国梦,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模范是在实干报国、追求卓越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长期实践中,正是由于一批批这样的杰出人才务实苦干、全心奉献,才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就是要聚焦科技创新最前沿、国家发展主阵地,心怀“国之大者”,大力营造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劳动群众以劳模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当前,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就是要引领带动更多青年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心无旁骛搞创新,铆足干劲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把劳模精神转化为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空间的不竭动力。

  奋进新征程,成就强国梦,必须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全体劳动者的首创精神和主力军作用,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有力的时代强音,引导广大劳动群众为祖国富强不懈努力、为人民幸福坚持奋斗。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要向广大青年朋友讲清楚: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一方面,应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完善落实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另一方面,大力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劳动者,不断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他们能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奋进新征程,成就强国梦,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高质量发展呼唤高端复合型技能人才,要求技工教育重视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升和学生创业创新的素质培养。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任务,呼唤更多产业工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为此,要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激励广大青年重视技能教育,崇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突破技术瓶颈,对标国际一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同时,新时代的技能人才不能只满足于“熟能生巧”,还应成为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推动者,不断打磨精湛技艺,提升技能本领,在创新创造中攀登技能高峰。只有让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中国才能早日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

  (作者:张志元,系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任欢、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杜克成)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