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播撒“匠心”种子 矢志精益求精
讲述人: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首席技能专家 陈兆海
前几天,正在线上参加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我们,听到总书记发来贺信的消息,顿时喜悦得“沸腾”起来,倍感光荣和自豪。
从事测量工作27年来,我一直摸爬滚打在筑港、建坝、修路、架桥第一线。多年的工作让我深深感到,测量就像工程的“眼睛”,只有量出更精确的数据,才能让大国工程精准落成。比如,卡尺对仪器的观测精度只能到厘米,毫米则需要我们自己估读。怎么把毫米估读得更准确?这个基本功我练了10年。
那时,由于测量仪器全站仪比较金贵,刚毕业的“生瓜蛋子”很少有机会上手,我就给师傅赵振国打下手,认真记录每个操作步骤。有一天,现场施工员急着要一组测量数据,碰巧师傅休假了。在大伙的催促下,我扛起全站仪奔向现场。那是我第一次独立测量,因为紧张,反复测量计算了几次才把数据报上去。师傅回来后,不但没有责怪我,还对我连连称赞。这份鼓励和信任,让“匠心”的种子在我心底生根发芽。
2013年,我参建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在主桥施工中,为保证大桥“两塔三跨”受力均衡,对悬索安装的精度要求极高。每次组织测量放样,都需要爬上120米高的索塔顶部进行作业。由于施工海域离岸超出1公里,就算风平浪静,高耸的索塔也是摆动不停。大桥施工的300多个日夜里,只要工作需要,我都会带头登上塔顶,在百米高空布设点线,保证了所有悬索安装均一次性完成,也为国内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国在严寒海域建设的首条沉管隧道,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我们的测量工作精度要对标港珠澳大桥,实现超差精度5厘米以内。为此,我和一航局三公司技术中心潜心攻坚“多波束测深系统扫测代替传统水工隐蔽工程验收方式”课题。在海底隧道施工,风浪颠簸是常态。而多波束设备需要严格依照水平和稳定的几何关系开展测量,风浪极大影响了数据的精准。受折叠伞启发,我们研究提出,为多波束系统的五个分部仪器定做连接架。经过四个月探索尝试,我们终于研发出一款可拼接、适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连接器,让仪器长出了抓住船舷、稳站海底的“手脚”。相较于单波束设备6小时的工作量,多波束设备仅需30分钟,且超差精度达到5厘米标准。
如今,我也成了徒弟们的师傅,那颗“匠心”种子已被播撒到更多人心里。我会以身作则,教导徒弟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让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技术工人,有巧手也有“巧思”
讲述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48队采油工 刘丽
我生在油田、长在油田,是名副其实的“油二代”。父亲退伍后转业进入大庆油田工作,曾经与王进喜一同参加大庆油田会战。“巩固成绩,继续努力”是父亲对我从小的教导。1993年,我进入了作风优良的“老标杆”采油队——48队工作。
当时,人人都埋头苦干,这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为了更好地掌握技术,我的包里总是揣着一本技术书,白天上井对照实物揣摩,晚上回家整理笔记。
加盘根、换皮带是我们的日常工作。30多公斤重的皮带,我总是铆足了劲儿拖到操作台上。虽然手上磨出了老茧,但是我换皮带越来越熟练,创造了15秒换皮带的纪录,引来老师傅们连连赞叹。
撬杠、管钳、扳手和螺丝刀是我当洗井工时的四件套,加起来有15公斤重。为了减轻重量,我将“四件变为一件”,总重量降到了2.5公斤,提高了作业效率。
尝到创新“甜头”后,我又琢磨着,怎么才能让盘根盒里的密封圈儿自动“蹦出来”。那时候,要更换盘根盒里的密封圈儿只能靠抠取,每次至少得忙活40分钟,而且采油机必须停止工作。有一次,我手里拿着一管口红,缓缓转动它的底部,里面的膏体渐渐露了出来,这让我一下子找到了灵感。于是,我通过拆解口红的内部构造,研制出“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使操作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填料使用寿命延长了6倍。咱技术工人不仅有“蛮力”,也有“巧思”。
2003年后,我拥有了培训师、教练员、高级技师等多个身份,多了一份培训学员的职责。2011年,刘丽工作室成立,从最初两个人的团队,逐渐发展为涵盖采油、集输等35个工种、拥有537名成员的创新创效联盟。就在今年3月,我还光荣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我始终觉得,技术成才、技能报国不能靠“运气”,只有思想端正、意志坚定、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成就。
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消息一出,我和身边的朋友们备受鼓舞、竞相转发。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做好传帮带,和新一代石油人们一起继续追梦。
用心用力,让声音跨越山海
讲述人: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电通信设计师 张路明
我从小就对无线通信技术兴趣浓厚,喜欢摆弄收音机。1984年,21岁的我学成毕业,以射频设计师的身份来到了广州海格通信的前身——国营七五〇厂工作。
当时,改革春风吹拂南粤大地,产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成了科研团队的工作重点。在单板调试过程中,频合指标一直无法满足整机需求。为了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我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摸索、攻坚。一天,实验室窗外一群鸟儿叽叽喳喳地从电线杆上飞走,我抬头望向它们,正巧发现电线和电线杆之间有一块陶瓷绝缘连接件,于是转换思路,不再囿于改进印制板材料本身,而是在印制板和关键器件间增加高性能绝缘材料。最终,困扰团队好几个月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也让我感受到,创新需要积累,需要持之以恒。
从业40多年来,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工作目标始终是把承载声音的无线电波高保真地发送、接收,让声音跨越山海。
上世纪90年代,我所在的企业濒临破产,高薪的诱惑曾让我一度产生离开的想法,然而,最终我选择了坚守。2000年,海格通信成立。灵活的机制建设,使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2006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路明实验室”成立。今天,“路明实验室”已经为海格通信培养了技术骨干超过百人,他们先后突破了通信领域数十项关键技术,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今年3月,我当选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更加惊喜的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发来贺信。我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争分夺秒地破解当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难题,“以此为生,精于此道”,让中国制造享誉世界。
奔跑在创新路上的“土专家”
讲述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井下作业工具工、高级技师 谭文波
到油田工作之前,我对新疆的印象大都来自课本的描述。父亲也是石油工人,在他工作的那个年代,条件更苦,老一辈石油人靠着战天战地的精神,挺起了共和国的工业脊梁。
刚开始工作时,面对高强度的劳动要求,又瘦又小的我倍感吃力,便试着制作一些杠杆、滑索等小工具让自己省力。这些小制作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也为我埋下了发明创造的种子。
真正点燃我心中那颗创新火苗的,是一次维修进口设备的经历。一开始,我们找了外国专家来修理,但对方稍一检查,就表示“修不了”,建议我们整机替换。可是,放弃维修会对生产造成巨大影响。我毛遂自荐,心里憋着一口气:外国专家修不了的东西,我们中国技工可以修。于是,我找来懂外语的大学生一起查阅资料、拆解机器、重新组装……一番修理后,机器恢复正常了。后来,我又修好了多个外国进口设备,同事们都叫我“土专家”。
从那以后,“争口气”的想法就驱动着我在发明创造之路上不断前进。比如,原来的电缆桥塞坐封工具都是从国外引进,保存、运输与使用存在很大风险,而我设计的设备采用电动液压驱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一路走来,我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等不少荣誉。但我始终感觉,在技术革新的路上,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是老一辈石油人不断给我们力量,我要把这种精神一棒一棒传下去,带领更多技能人才在创新路上加速奔跑。
雕刻绿水青山,记录美好时代
讲述人: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 郑春辉
我出生在农村,打小就对艺术创作感兴趣。家里没钱买纸笔,我就在地上画画。后来,机缘巧合,我开始学习木雕技艺,逐渐成了一名木雕匠人。
以前,我们当地木雕以人物题材为主,山水只是陪衬。可故乡的青山秀水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儿时的记忆和读过的古典诗词总是在催动我把它们雕刻出来。于是,我开始尝试用山水画的构图,融入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化元素进行木雕创作。
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社会。在我眼中,山水木雕创作,不仅要让传统山水画立起来、活起来,更要反映现实、记录时代。后来,我用了几年时间,在一根长12米多、高3米多、宽2米多的香樟木上,通过创新镂空雕、透雕和莆田精微透雕技法,创作了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清明上河图》。因为作品体量巨大,还获得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真没想到,一件木雕作品,成了展示我国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的窗口,也变成了沟通世界文化的纽带。
2020年,我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与我一同获奖的9人,都是来自工程技术岗位的技术大师。我想,这个奖项实际上是颁给我所代表的民间手工艺人群体,它代表着党和国家对全体民间手工艺人的褒奖与肯定、鼓励和鞭策。
我想,我们指尖传承的不仅仅是传统技艺,更是一份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工匠精神。面向未来,我一定不会辜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带领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用我们的双手托举更多“中国制造”手工艺品走出国门、惊艳世界。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任欢、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杜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