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抗联《露营之歌》汤原“诞生”

抗联《露营之歌》汤原“诞生”

2015年05月26日 17:35:39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访问量:258 作者:牛显达
弘扬民族魂 重走抗联路
抗联《露营之歌》汤原“诞生”
东北四市党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联合采访活动系列报道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哈尔滨日报、长春日报、沈阳日报、大连日报等四市党报于5月25日联合开展“重走抗联路 铭史看振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联合采访行动”。26日,采访团在汤原了解到,李兆麟在汤原亮子河密营中就酝酿创作《露营之歌》的草稿。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踯躅,冷气侵入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源。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来,夺回我河山。”

  1937年6月,东北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人民群众掀起反日高潮。日本鬼子认为三江地区红透三尺,是共产党的乐土,不消灭抗日联军和共产党的组 织,在东北就站不住脚。于是下决心消灭东北抗日联军,调集大批部队,利用汉奸、特务、叛徒等多种办法,向共产党活动地区大举进攻。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北满省委为了保护根据地,调珠河(现在尚志市)的赵尚志三军、汤原的戴鸿斌六军主力西征,牵制敌人,开辟小兴安岭西麓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发展讷河、克山、三肇及甘南和呼盟地区党组织。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戴鸿斌与政委李兆麟在汤原接到参加西征的命令。李兆麟在汤原亮子河密营中早就酝酿创作《露营之歌》,可只写了一段歌词草稿,觉得没找到灵感,便暂时放下。

  部队从汤原亮子河向依兰进发,到了白石砬子渡过松花江后,天色已晚,下起了大雨。李兆麟命令部队到岔巴气河入口处、汤旺河西山沟处休息,等二师到来以及汤原洼区送来粮食再继续前进。

  部队休息后,李兆麟坐在大石头上,激情涌动,于是在原来《露营之歌》第一段歌词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李兆麟把写好的歌词草稿交给高禹民和王钧看,两人读后,感觉写出抗联的风采及对党对人民无限的忠诚,对敌人的愤恨。

  1937年7月到10月初,抗联部队返回浩良河境内,李兆麟有感而发写出了《露营之歌》二、三段。此时,王钧时任抗联三支队参谋长、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是李兆麟歌词的见证人。

  《露营之歌》一至三段是在1938年1月20日兴唱的。当时赵尚志调三军和六军一部分部队到松花江北岸梧桐河东岸集合,借此机会把各团政治部主 任和连的指导员干部召集到一起,拿笔记本教唱。李兆麟把笔记本交给王钧,让大家抄写下来。就这样,《露营之歌》在全军唱开了,并在当时广为流传。

  1938年年末,李兆麟率四批西征部队到达海伦,完成了西征任务。但是《露营之歌》第四段还没有写出来,部队遭受到不幸,他去北安看望王钧,临走时把创作任务交给了于天放。

  《露营之歌》共四段,是李兆麟和于天放合写的,是北满抗联部队经过千山万水的西征,打退敌人重重包围,取得一次次胜利的真实写照。

  据介绍,从五月至八月,四市党报记者将通过重走抗联路,追寻先烈足迹,传递抗战精神,弘扬民族之魂。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