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时评 >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2016年03月18日 05:10: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访问量:193 作者:杨雪梅

  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历史、对文物不感兴趣,不妨问一问,我们是否能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一个是2000多年前西汉的海昏侯刘贺,一个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王后妇好;一个是自2011年起挖掘至今的考古进行时,一个是40年前的重大考古发现……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这两个精品特展,甫一开展便引来热切关注。为了让观展有更好的体验,博物馆对每天观展人数作了限制。尽管两个特展展期要到 6月结束,尽管自19日起开始的个人预约名额已增加至每天5000人,但几天之内的预约都已全满。

  这样的场面,不禁让人想起去年故宫推 出“石渠宝笈”大展引发的“故宫跑”现象。确实,越来越多的文博展览正成为城市最亮丽的文化风景。苏州博物馆的“吴门四家”系列展,汇聚了国内外十数家博 物馆的精品,自2012年起开展,持续4年吸引了上百万的海内外观众;敦煌莫高窟一直是中外游客的游览胜地,为了保护脆弱的文物,也不得不实行预约制 度……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之瑰宝所唤醒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恒久魅力。

  想起16日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的一幕。有媒体注意到,两会前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一个议题是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记者向总理提问,中国这么大,要解决的问题这么多,政府的工作又这么忙,这个问题有这么紧迫吗?

  总理的回答,相信全世界都听到了——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滋养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换个角度看,从“故宫跑”到“首博热”,老百姓不也是用自己的态度提供了一个注脚?

   说起来,文物展览曾经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的、具有一定知识门槛的、高高在上的享受,现如今,竟然变得如此风靡、如此大众,值得深思。无论是拿着放大镜来, 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无论是好奇于“妇好”这个亦王后亦将军的传奇故事,还是被在位仅27天的西汉废帝刘 贺的戏剧人生吸引,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

  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的工匠,是如何将 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器,才有了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 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选择与古老历史对话,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与其说,是经济快速发展后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不如说,这是现代人对自 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一种历史敬畏。文物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国好故事的讲述者。果如其言!

  常听到这样的观点,认 为历史文物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曲高和寡”甚至“乏人问津”。但故宫特展的蜿蜒长队、首博特展的观展热情,让人欣喜又不失为提醒: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历史、对文物不感兴趣,不妨问一问,我们是否能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除了走进博物馆、“面对面”对视,我们是否还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 人接受文化洗礼?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两年前的2月,在参观首都博物馆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这些话,至今仍让文博人深思,也深感责重在肩。实际上,只有始终对历史文化保持一种敬畏,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珍存走近百姓、走进当代,才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18日 05 版)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