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近日有感而发表示,自己已经创业41年了,希望赶快再看到下一个创业41年的台湾年轻人,“打败你的都是自己,不要被自己打败”。
台湾的老世代和新世代,现在处于一种“相克”的局面。如果你去问一个30岁以下的人,包括那些有钱人的后代,他会抱怨老人不放权、不散财、不分享;而当你问一个60岁以上的人,他会告诉你不是他不想交棒,而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太急躁、太懒、太不识大体。
或许对那些有“狼性”年轻创业团体来说,岛内富豪吝啬了点儿。但缺钱,就是横亘在岛内年轻人创业大道上的唯一拦路虎么?答案恐怕没那么简单。比如,台当局在2013年就计划成立一个“天使基金”,鼓励年轻人创业,每家获批后可补助200万元。但勇于尝试者寥寥。
为何当局敢给200万,年轻人还是不敢创业?这说明钱并不是台湾年轻人唯一缺乏甚至是最缺乏的东西。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近日公开说,台湾有钱人多,却没有几个愿意把钱放出来支持年轻的创业团队。针对李开复之言,有人发问,即使富豪信得过年轻人,岛内年轻人敢于利用、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的钱吗?
有 人给岛内青年群体做了一个素描,略显挖苦,却让人深思:在这二十年间成长的年轻一代中许多人,忙着享受父荫,忙着看漫画,忙着吸收没有深度的新闻以及没尽 没了的家务吵嘴,忙着将所有的气,不成比例地怪社会。他们可能月薪才3万,却经常参加一餐1000元的朋友聚会,他们大手大脚习惯于啃老,但父母的家产还 未全部转到自己身上。至于创业的资金和意愿,或许浮在比台北101大楼还高的云端。
分析起来,岛内年轻人老觉得钱不够花,没有钱创业,一部分人是因为追求本来就超乎其年龄的生活方式,一部分人是耽溺于短暂自欺的小确幸,还有一部分人是把精力花在“反政府反政党反扁反马”上而无暇学习生存技能。
前阵子岛内网络上有篇文章,叫《我只想要一个平稳的生活,这有什么不好》,引起广泛的讨论。文中提到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心声,比如只要有个稳定轻松的工作、薪水够用、平常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一年能出境旅游一次就够了等等。
当然,人各有志,小确幸没什么不好,只是当一个社会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只想要小确幸时,那问题就大了。
台湾地狭人稠,天然资源不多,有的就是人力资源,靠的就是内部的脑力、财力、权力流转方式的快速与时俱进。亚洲四小龙的黄金时代,这是台湾经济崛起的秘诀之一。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之兄郭台成曾说过,“讲到西雅图会想到波音,讲到纽约会想到股市,讲到台湾会想到什么?”试问今天,有几个岛内年轻人还会有上一代这样的眼光、雄心和志气?(文/王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