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讲堂 > 魏良鹏:道德讲堂(四)——勤俭养德 拒绝浪费

魏良鹏:道德讲堂(四)——勤俭养德 拒绝浪费

2017年06月09日 13:05:10 来源:海外网 访问量:188 作者:魏良鹏

智慧4s.jpg

一、勤俭养德拒绝浪费

中宣部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这一部署,两个字:很好!众所周知,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这是国人共知的常识。从圣贤古训,到当代中国几代领导人语录,无不把勤俭节俭,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传家宝,古今中外这方面格言、故事、谚语举不胜举。自古以来,勤俭总是与道德相伴而行,成为家风家训最经典的内容。以往即便名门望族,都把勤俭、道德,视作最珍贵的“财富”,普通人家更是克勤克俭,即便没有家谱相传,总是把勤俭作为传家之宝,并以勤俭作为子女教育基本道德。以往,我辈听到父母、长辈最多的教诲就是“勤干一点,节约一点”,即便掉一粒饭米,父母、长辈也会叮嘱:“捡起来”。

二、提倡“光盘”、拒绝“剩宴”

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人认为,多吃点多花点没什么影响,只要自己支付得起就无可厚非;有人认为,亲朋好友聚会不多点些菜,会让人瞧不起,面子上过不去;一些人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但丢了美德,还浪费了社会资源,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光盘”行动的发起,无疑是为勤俭节约的发扬光大,狠刹奢靡之风、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兴起勤俭节约的美德掀开了新的篇章。让美德盛满在每个人的餐座上,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践行勤俭节约的美德之风。提倡“光盘”、拒绝“剩宴”,就要把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扬光大。节俭是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化。

要通过加强自我修养的提升出发,从思想上培养节俭意识,加强自我约束,自觉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牢固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并深入到头脑里、体现在行动上,共同营造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每个人都要加强自律,从我做起,从我出发带头践行勤俭节约,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小处入手,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份食物做起,时刻精打细算,每一处都体现出节约的美德。“众人拾柴火焰高”。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贵在自觉坚守,贵在持之以恒坚持,贵在全社会自觉践行。只要人人都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就能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每个人的身上成为生活习惯,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气和美德文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三、在感恩、担当、诚敬的家风中传承“孝文化”

关于“孝”有说不完的话题,最近一直回味“当代雷锋”孙茂芳在报告会上常说的“小棉袄”和“小拐杖”的故事颇受启发。说实在的,我们这一辈年轻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跟父母发脾气的行为,诸如态度上对爸妈大喊大叫,不耐烦;语言上顶撞爸妈,让爸妈受如此委屈;行动上为爸妈做事,磨磨叽叽,不立刻行动等等。在与父母相依的日子里,我们曾武断地觉得跟他们不用种种寒暄客套,粗暴地把尊重忽略掉。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呵护与关怀,把父母的奉献都当做理所应当,在长大成人之后本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却因为一再的年轻气盛、脾气难控,而有意无意地伤害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该珍惜和感恩的人。是我们被宠坏了,还是没有学会关爱?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说,无论你是女儿还是儿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如孙茂芳在报告会中所说“成为父母贴心的小棉袄”。

其实比起物质上的呵护,父母在乎的更多是子女的一颗心,贴心的关怀胜过万语千言,不是吗?孝敬父母,要学“耐心”,各位可以想想您有多久没好好陪父母看看电视,耐心聊聊天儿了?作为低头族的我们更多的是把时间送给手机和电脑,一家人坐在电视前一起看一个频道其乐融融的场景,似乎已成为上个世纪的童话……。还有,爱父母要用心去爱。用心做的事总是最美,我们也许会用心地为爱人准备一次生日party,也许会用心地为子女做每一顿餐点,但不知有无足够的用心为父母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过生日,比如去旅游,比如去散步,比如去逛街?孝道是“笑道”,人孝百愿成、家和万事兴。父母作为最亲的人,总能包容我们,所以我们有时会肆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明知这是错误的,却总是无法克制负面情绪的泛滥。那么请看看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学学当代二十四孝的孝行典范,读读专家如何指点迷津,且让我们好好珍惜和父母一起的日子,营造和谐家风,在感恩、担当、诚敬的家风中传承“孝文化”。

四、“少年强则中国强”

近来,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在未成年人中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让全社会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讲师团常务副团长、“当代雷锋”孙茂芳就是青少年们追逐和学习的对象和榜样。孙爷爷走到哪里就把雷锋故事讲到哪里,赢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和尊敬。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远,性相近。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正如梁启超所言:“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也是以后迈入成年进入社会的必经阶段,更是品德和修养的养成阶段。“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名家大儒都非常重视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

古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兄恭弟及的典故;有“香九龄,能温席”的大孝故事;更有“许人一物,千金不移”的诚信等等,亘古以来,助人为乐,自强自立,孝悌传家,诚实守信等美德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好的家风,往往能引导孩子形成好的美德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少年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需要有家长的良好引导和示范,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教子成人,然后才能成龙成凤。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少年美德习惯的形成也离不开学校的良性教育,少年不仅是学文化的重要阶段,更是学做人学处世的非常阶段,学校不能只重学习成绩,也要更关注少年美德的教育,做到德与智全面平衡发展,一个无德有才的人对社会不但作不出贡献,也许更会祸及国家与社会,只有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少年美德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的良性带动,看什么学什么是少年的阶段的特征,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更能促使少年美德的培养。(魏良鹏)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