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地方在提供公共文 化服务时与群众需求相脱节现象屡见不鲜,有限的公共资源造成浪费。比如,在广大农村,一些地方提供的书籍不对群众的路子、播放的电影不合观众的口味,内容 选择上群众既唱不了主角、也当不了裁判。许多建好的农家书屋经常是“铁将军”把门。有的农村以渔业养殖为主要产业,但书屋里却摆放着果树种植的书籍,供需南辕北辙。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相脱节,必然导致“这边的广场舞、麻将场热热闹闹,那边的图书屋、文化馆冷冷清清”的尴尬场景。
公共文化服务不接地气,表面上看,是因为一些地方或文化部门创新能力弱,服务意识不强,实际上反映的是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问题。比如 图书采购,单纯注重数量,应付检查考核,没有真正进行调查研究,群众期盼的好事被办成了面子工程。更有甚者,在一些缺乏有效监管的地方,一些公共文化服务 项目还成了部分人发财自肥的“好机会”。有的从二手市场上淘来旧书,价格翻番后又摆进农家书屋里。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更接地气。首先,要从实际出发,从广大群众最 现实的基本文化需求出发,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欢迎什么,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落实到民之所需上。其次,要尊重文化差异性、地域性、多样性,避免标准“一刀切”、内容供给“一锅煮”。此外,还应避免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略后期管理运营。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低,不仅要看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造得好不好、多不多,更要看建好的设施群众用不用。因此,很有必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情况的评价反馈机制。
治世修文,化育人心。文化本质上根源于群众,还需要回归到群众之中。在构建现代化的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期待多一些家常味,多一些泥土气、小而活的文化产品和接地气的文化设施。只有当“心理距离”近了,文化的温度才能深扎到百姓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