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中国正能量网 | 档案揭秘:抗战胜利后的冯仲云

中国正能量网 | 档案揭秘:抗战胜利后的冯仲云

2021年09月05日 08:35:55 来源:常州日报 访问量:1166 作者:张步东

档案揭秘 / 张步东

抗战胜利后的冯仲云

1943年10月,北野营抗联教导旅部分干部合影。前排左四周保中,左五金日成,左三周保中夫人王一知,左二李兆麟。后排左起为张光迪、冯仲云、王明贵、王效明、崔石泉、彭施鲁。

14年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战史,锻造出一大批著名的抗日将领,哺育了众多可敬可佩的人民英雄,冯仲云便是其中之一。在常州市档案馆众多馆藏红色档案中,就有与冯仲云有关的档案数十份。

迅速与党中央恢复联系

1945年9月8日,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东北党组织决定“派冯仲云同志负责沈阳地区委员会,并负责找中央恢复关系”。远东苏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会批准授予上尉军衔的冯仲云带领的沈阳组,迅速于9月10日由长春奔赴沈阳。当天,冯仲云电告在长春的周保中:“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的先头部队曾克林已率3000人进驻沈阳。”

9月14日,曾克林乘飞机到达延安。15日,向中共中央转交了因故未同行的冯仲云给中央的信,汇报了东北的情况。中央政治局当天成立了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19日,中共中央代理主席刘少奇,在取得当时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的同意后,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指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由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证中国人民的胜利。”

依据上述战略方针,从1945年8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中共大批军队和干部先后进入东北,一路由热河和北宁路开进,一路由胶东渡海进入东北。到11月底,东北的部队有20余万人,党政干部2万余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20人。

战后战友重逢欣喜若狂

冯仲云自始至终参加和领导了东北对日斗争,与许多抗联战友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相识于烽火连天的岁月,失散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胜利后重逢,他们欣喜若狂、有着说不完的话。

在沈阳期间,冯仲云与曾担任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的韩光(曾任中纪委常务书记)在分别十年后重逢了。韩光后来回忆道:“1949年9月下旬,东北抗联随苏军解放东北全境后,我党中央东北局及时进驻沈阳办公,他听说我来到沈阳,立即来‘大帅府’(东北局办公处)看我,一进门,不管旁边还有两人和我谈话,他就跑上来把我紧紧抱住,一时间,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不断从脸上流到胸前,他的苏军制服纽扣两边已被泪水打湿,我俩刚刚坐下要叙旧,一个战士进来说伍参谋长有事找我去谈,老冯说他也有事要先回去处理,晚8点后再来看我。当晚8时刚过,冯仲云同志来了。我们两个老战友从战场上分手,一别就是十年。当夜说是要同榻而眠,实际上既未同榻,更未同眠。两人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在室内踱步,谈个没完。我把1935年冬离开珠河去苏联及其后的情况向他诉说一遍;他也把东北抗日战场发生的变化向我说个不完。”(韩光:《韩光党史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36-438页)

多种形式纪念英雄先烈

1946年1月16日,根据陈云的指示,冯仲云在哈尔滨开始撰写《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在《哈尔滨日报》和《北光日报》连载,随后又由哈尔滨青年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在《苦斗简史》的结束语中,冯仲云饱含深情地写道:“东北抗联在默默中和敌人搏斗了14年,在这个悠久的岁月里,造成几许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很多在战斗中牺牲了。对这些为祖国而流血的先哲烈士们,我们当怎样去纪念他们。他们都是我们勇敢的同胞,他们以鲜红而赤热的血,栽起了我们祖国复兴的花。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平了我们光复的大道。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他们的志气是超卓的,他们的毅力是坚决的,他们都能整个地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勇敢的精神。”由于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斗争,写出来的文字真切感人,催人泪下。《苦斗简史》是第一部详细叙述和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历史的著作。完成后,冯仲云接连在报纸上发表了《抗联的创造者罗登贤同志》《黑龙江省著名的民族英雄于天放》《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领导者之一张寿篯(即李兆麟)》等一系列文章。除了抗联将领之外,他还记录下一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其中有牺牲了两个儿子后仍然英勇斗争的吕老妈妈——梁树林,有把敌人引入森林中饿死的抗联战士黄有,有慷慨就义的巾帼英雄赵一曼,有八女投江中的指导员冷云,还有被抗联战士亲切称为“抗联的父亲”的交通员——老李头李升……

1946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松江省和哈尔滨市各界20万群众举行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在大会发言中热情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赞美东北人民前赴后继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他饱含热泪发表讲话并提议把哈尔滨的三条主要街道改名为靖宇街、尚志大街、一曼街,以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早在1945年10月,还在沈阳工作的冯仲云就曾建议把珠河县改为尚志县,以纪念牺牲的赵尚志将军。此后,吉林省蒙江县改为靖宇县,距赵尚志牺牲地最近的合江省鹤立县梧桐镇改为尚志村,从此英雄的名字连同他们的事迹永传人间。

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冯仲云和周保中提出,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在哈尔滨设立“东北烈士纪念事业管理处”,相继建成了东北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1948年10月10日成立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全国首家革命纪念馆。

当时很多烈士子弟无家可归,触动了冯仲云,经他提议,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于1948年创办了“东北烈士子弟小学”(继红小学的前身)。电影《中华儿女》《赵一曼》都是在冯仲云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拍摄的,为宣传抗联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