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传承 > 中国正能量网 | 王旭东:故宫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

中国正能量网 | 王旭东:故宫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

2023年11月14日 09:00:51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396

【专家观点】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故宫,建成于1420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故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

  严格来说,“紫禁城”是指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建筑,这一称呼自明清沿用至今。当紫禁城不再作为皇宫使用,就成了“故宫”,也就是过去的皇宫。而故宫博物院则是在紫禁城及其文物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于1925年正式开放。

  紫禁城的营建规划受到《周礼·考工记》的深刻影响,处处彰显自古沿袭下来的都城营建原则。紫禁城继承了传统的三重城制度,还遵循了“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五门三朝”等古制布局,体现出儒家的理想追求,也成为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紫禁城建筑的设计理念,映射着中国古人所追求的“中和”思想,例如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个殿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和谐、社会和谐、身心和谐的内涵。

  故宫共有超过186万多件套的文物藏品,这些文物来源于历代皇家收藏、宫廷制作、君臣作品、文物征集等。这些文物跨越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集中呈现与延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故宫,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场地。紫禁城中钦安殿、咸若馆、雨花阁、坤宁宫等体现道教、佛教、萨满教的各类宗教建筑和遗址有十几处。一些西洋建筑、西洋艺术等通过外交使节友好往来、贸易等形式来到了故宫。今天,故宫中的一千多件钟表收藏,见证了不同国家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故宫,无论是古建筑还是馆藏文物,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发展的过程。故宫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者,独特的物质文化遗存,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故宫博物院建院90多年来,一代代故宫人做了大量保护工作。面向未来,故宫博物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建设为支撑,努力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

  学术故宫是核心。故宫博物院秉持开放办院思想,推进“英才计划”“开放课题”“故宫与丝绸之路探考”“故宫学人讲故宫”等学术考察与交流项目,举办故宫学高校教师讲习班,吸引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教师共同参与故宫学研究,让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价值得到更加完整的阐释,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平安故宫是基础。我们已经进入到以预防性保护为主、附之必要的抢救性保护的新阶段,保护理念与保护实践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持续通过2013年启动的“平安故宫”这一保护工程体系,充分利用科技和管理的手段,真实完整地保护好故宫。没有了这些文物的安全、稳定,其他工作无从谈起。

  数字故宫是支撑。故宫博物院与一些企业、高校,以及一些国际机构合作来全力保障数字故宫的建设,在文物的数字化采集、数据库建设、数据管理等方面推陈出新。通过建设大高玄殿数字馆、数字文物库、数字图书馆,开发“清明上河图3.0”“‘纹’以载道”数字展,打造了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全方位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蕴含的价值活起来。

  活力故宫是目的。以各种线上展览活动、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展示方式等,全面呈现故宫的多元价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出圈”。数字化手段不仅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让文化走进当代生活的重要途径。

  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同样是故宫博物院非常重要的使命与担当。故宫博物院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化合中,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考古项目,引进跨文化文明展览,举办“太和论坛”“中欧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论坛”等国际学术论坛,促进中外学者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与此同时,我们还建设了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培训中心,通过文化“请进来”带来的人员交流和媒体宣传,将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传递给世界,让世界看见立体的中国。在交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相信,随着类似的交流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的偏见与隔阂也会逐渐消除。

  未来,故宫博物院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保护好、传承好故宫这座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也将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和平,构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伟大的理念作出应有的贡献。

  (光明网记者 王营整理)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