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疫"华夏必胜·点评篇】
一次品稿的网上研讨?
《老记说事》编辑
编者按
3月17日早晨,四局三公司贵州分公司陈威,在中国新闻培训网采写技巧交流2群(《老记说事》ID:laojiss2017)里转发了一篇来自中新网客户端的稿件。稿件题为《综述:贵州应考》,由中新网记者张一龙采写。
不大一会儿,几位网友就此讨论起来。中国新闻培训网的刘国昌老师见此十分高兴,便留言邀请这几位同志分别写点文字进行较为详细的研讨。徐鹏飞老师看到后也表示大力支持,并动员大家积极配合。在上午9点多的时候,几位同志就陆续写出了稿子,一番研讨开始了。
为使更多人了解研讨的情况,我们将几位同志的稿子进行整理,并请刘国昌老师进行点评。
下面请大家分享
发言按时间顺序如下:
一、华能兴安热点公司陈玮先写了点感想:
陈 玮:
@国昌 刘老师您这个提议太棒了,以往都是看您的点评学习,现在让我们试着谈自己的感悟,然后您再结合做最后点评,这样的方式教学方式太好了。能加入这样的大家庭,心存感恩,一定努力学习。
刘国昌:
客气了!一直想和大家就新闻业务诸问题进行研讨。今天有机会了,很高兴!
二、四局一公司李海胜写道:
李海胜:
感谢刘老师,那我先开始抛砖引玉:
因为文章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比如开头简洁有力,“一盘棋”里面的一天天行动紧迫的节奏感铺陈十分到位。“一条心”里面,从社区党员到政府官员、再到海外人员的齐心助力的材料的收集。“一股劲”里的“不服输”更是特别精彩!
但我感觉最深刻的是文章立意深刻,结构浑然天成。
正如群里有同志说的“3月16日,贵州清零,很多媒体只是报道了这一消息。而这这篇综述则是通过清零的消息作为引子”,文章先比人所想,发别人未发,将立意确定为“抗击疫情+脱贫攻坚”。
在别人看来,甚至在大多数省份都认为“战疫+复工”才是他们的应考之题,而作者深入思考发现,“战疫+复工+脱贫攻坚”才是贵州这个全国脱贫攻坚最为艰难的西部省份应有之题。
所以在下面的四个小标题: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群人。正是因为有立意的深刻高远,四个小标题,从疫情开始情况爆发、部署、战疫、复工复产工作不断回述,层层深入,严丝合缝。(其实回述写得很好,希望有同志可以分析。)
最后结尾和开头进行呼应并点题,最后很散文抒情地传递了一个信息,——这是一个经历过疫情大考的新的贵州,贵州的这份答卷让人充满期望。文章确实写得好,我共享公司部门群进行深入学习。
刘国昌:
评得好,较为全面,特别是对“四个一”的点评到位,有启发!
三、四局三公司贵州分公司陈威写道:
陈 威: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世界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在中国,疫情首发却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各地相继“清零”。《贵州应考》一文将贵州面对突发疫情比作一场考试,答题者是贵州,贵州人民。标题简洁,引人深思。
全文以3月16日贵州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为引子,并介绍了全国各地清零截止时间。再以清零这一消息引处面对疫情突发,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此时更是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的综合能力在突发疫情下的表现。以贵州为切入点,总结贵州面对疫情的各项应对举措和防控工作统筹,以小见大,以点说面。
文中的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群人,四个小标题总结精炼,言简意赅。在面对疫情,全国各地设关卡重重。因为在当下便捷的交通条件下,人员的流动一方面导致了疫情多向性的传播。贵州作为国家交通强国的试验点省份,面对劳务输入、输出的风险压力,贵州政府层面迅速部署,出台防控措施,公布定点救治医院,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以稳民心。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下,贵州党员干部积极作为,与广大群众一条心阻击抗疫,在基层创新形式,共同应对。贵州一股劲抓防疫、一股劲抓复工复产、招商营商,一股劲抓脱贫攻坚工作。防疫防控不是一个人的事,贵州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组织医护人员1000多人、9次集结出征支援湖北,他们是一群人在战斗。
全文各小角度切入,各方面带入,“软硬”适度,温而有力。是一篇值得学习的宣传报道!
刘国昌:
点面结合,这一点评得好!说到了点子上!
四、浙江陈庆魁写道:
陈庆魁:
这篇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认为:一是标题,“四个一”简洁有力、有温度,能够很好的统领全篇文章,让人眼前一亮,如果是我写,我可能会用很长的标题来描述,或者即使想到这“几个一”,也会在后面加后缀来解释,现在通篇来看,越加字反而越削弱力量。
二是语言自然,引语用的好,领导的表述用的恰如其分,看起来不鼓噪,读来显得更自然,就像看一则故事一样。宣传要讲故事具体化,非常值得我学习。
刘国昌:
所讲的两点体会好!特别是结合自己来说做题,讲得实在具体。好!
五、华能兴安热点公司陈玮写道:
陈 玮:
我的题目是:《综述:贵州应考》读后感。
初读标题,感觉立意深远。记得新华社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以“赶考”的意象结构全篇,提出了党在赶考路上面对的几个关键考题。
而此篇以贵州疫情防控阻击战为考题,标题站位高,又抓人眼球。
再谈谈自己对细节的感受。“一盘棋”副标题下,“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没有人做好准备。”说明疫情发生突然,交代“考试”背景,“考题”神秘莫测。
下一段起始句仅四个字“贵州不易”,没有废话,没有赘述铺垫,否定句式,却让读者很有寻求答案的破解感,急于知道如何不易,引发好奇心。
“一股劲”副标题下,第一段“贵州,从来不服输。” 又是否定句式作为起始,读过,还是觉得又简单,又带着不服输的劲头。
刘国昌:
对细节的感受写得好,有同感。善用否定句式,是行文的技巧之一。
六、瑞昌市媒体中心周涛写道:
周 涛:
我认为这篇报道最出彩的地方是“四个一”,不仅仅是标题的“四个一”,内容的”一“也是值得细细品。每个”一“单独拿出来也是篇好报道,颇具分量,站位高远,均可独当一面;合而为”一“,又似点滴之水汇聚江河,尽显磅礴大气,结构浑然天成。正如文章最后所说,贵州答卷可圈可点,读此报道,贵州所做之事跃然于纸上,确实是篇好报道!值得学习,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平台供大家学习
刘国昌:
对“一”的概括与分析有特点,读后有同感。
结束小语
刘国昌
以上几位同志的点评都很好,于人颇多启发。
我在这里补充一点:写好综述需要注意的一个小问题,即点面结合。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综述稿不大好写,更不容易写得精彩。
为何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处理好“点面结合”这个问题。有些人一说写综述,往往想“面”上东西较多,而对于“点”的内容则注意不够。
在《贵州应考》一文中,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既有“面”上的概括,也有“点”的具体内容。如写领导干部下到第一线情况,借用一位回家探亲人的话来说,干部全下去了,我还以为他们就在办公室里开会呢!很具体、生动。诸如此类的例子在稿子中还有一些。大家可以细细体会。
写“面”,给人以宏观感;写“点”,给人以具体感。两者密切结合,综述就出来了。
好!我们这次的研讨暂告一段落。期待下次再聚首!
——《老记说事》编辑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