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的公道大桥,是邗江、仪征以及高邮三地来往的必经之地。全面抗战时期,公道大桥只是一座由上百根木头支起的木板桥,但它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见证了扬州民间第一支抗日武装“抗日义勇团”的传奇历史。
公道大桥旧照(资料图片)
1937年12月14日,日军侵占扬州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就在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一支神秘的抗日队伍出现在了扬州西北郊。
队伍的首领叫陈文,出生于1902年,安徽省郎溪县人。早在大革命时期,陈文就积极拥护、支持共产党。他参加、组织过多次民间自卫武装暴动,后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背井离乡。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的陈文,辗转来到扬州公道镇成立了抗日义勇团,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陈团”。
日军侵占扬州后,利用西郊蜀冈的军用机场,经常出动军机对扬州地区的城镇、乡村实施狂轰滥炸,陈团团部所在地公道镇更是日机空袭的重点目标。
1938年春节前后,日军飞机突然轰炸公道镇,炸死炸伤了许多老百姓,其中还有四五个孩子。为了以血还血,2月5日晚,陈文率领战士们夜袭机场,炸毁了机场油库和4架日机,击毙了日军7人,并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物资。这是陈团成立后第一次主动打击日军,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信心。
日寇恼羞成怒,2月26日夜,80多名日军气势汹汹直扑公道大桥。此时,陈文已通过眼线密报,提前撤离了部队和乡民,日军不见陈团踪影,便在北街头驻扎下来。次日后半夜,陈文率领200多名战士潜回镇里,分兵把守十字街口和中街,大部分兵力直扑日军驻地。日军从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向公道大桥方向且战且退。当逃至十字街口时,守候在街道两旁屋顶上的战士将手榴弹掷向敌群,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战斗中,陈文身先士卒,小腿、肩胛先后中弹,仍咬牙坚持射击。战士们看见团长负伤,个个愤怒地冲向敌群,直至把溃退的日军赶过公道大桥桥东。公道大桥首战告捷,陈团以牺牲1人、伤20余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3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20余支,手榴弹60多枚。
得知陈文受伤后,日军又接连两次进犯公道镇。虽说公道镇内的街巷才是战斗中心,但陈文都会在公道大桥附近设伏阻击日军。1938年4月4日,日军从扬州城里出动200多名士兵直扑公道而来。为应对日军这次报复性进攻,陈文做好了充分准备,制定了“让开大道,占领两厢,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当日军大队人马冲过公道大桥,见镇内没有任何动静,以为陈团不敢迎战,便在镇内驻扎。夜幕降临后,陈文便下令部队不断出击袭扰,日军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始终大门紧闭不敢夜战,只是从房内向外扫射。连续两夜的袭扰让日军疲于应对,最终只得狼狈从公道大桥逃回扬州城,在返城途中不断遭遇伏击,死伤惨重。
这一仗,陈团打死打伤日军100余人,活捉2人,缴获步枪近百支,机枪6挺,手枪10多支,掷弹筒20余支,子弹2万余发,手榴弹100余枚,战马2匹。二战公道大桥大捷,陈团威名远扬,一些小股抗日武装纷纷前来投奔,抗日力量进一步壮大。
日军仍不甘失败,不久又采取迂回战术,出扬州北门经龙尾田到方家集,再到杨寿坝,企图最后合围于公道桥。然而他们进入公道镇后,只见街上空空荡荡,家家大门紧闭,不见人影。日军只得强抓民夫,拆房修筑工事、碉堡,准备安营扎寨。谁知碉堡尚未动工,一夜之间,所有修筑碉堡工事的木料、石料、器材都被陈团搬走了。战士们还破坏了公道大桥通往扬州的公路,以阻止日军汽车通行,造成日军供给上的困难。4月25日,日军只好灰溜溜地回撤扬州城里,途中再遭陈团伏击,死伤10余人。
奇袭日军机场、三战公道大桥,连战皆捷,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让陈团名声大振。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陈文率领战士们与日军正面作战100余次。到1938年秋,全团已有3000余人,开辟了覆盖扬州、仪征、高邮、淮安、天长等地方圆500余里的抗日游击区。
1939年初,进入江南敌后的新四军部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开始东进北上,创建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根据地。陈文积极联系党组织,1939年5月,经陈毅批准,中共苏北工委在陈团创办教导大队,同年7月建立了党支部,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则将不断壮大且不听调遣,并和共产党亲密接触的陈文视为眼中钉。8月,韩德勤集结重兵围攻陈团,陈文率部奋战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陈文被俘后,任凭敌人再三折磨,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他奋笔疾书:“爱国有责,抗日无罪,陈文何罪之有?”他还向看守人员宣传:“国难当头,应一致对外,不能为某人某派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顾!”韩德勤气急败坏,于9月中旬将陈文秘密杀害。
公道镇红色教育基地(左为抗日英雄陈文纪念碑)
1996年,公道镇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曾经战斗在这里的英雄,为陈文立下了抗日英雄纪念碑。2020年,安徽省民政厅发文,追认陈文为革命烈士。
如今的公道大桥
如今的公道大桥
抗日义勇团三战公道大桥,是中华儿女抗击侵略者、救亡图存的缩影。公道大桥是一座抗日桥,如今它已旧貌换新颜,但抗日志士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在历史的坐标中追寻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