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1956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决定创办《诗刊》杂志,主编臧克家等人当年11月致信毛泽东,“希望您能将外边还没有流传的旧作或新诗寄给我们”,并期待“给我们一些指示,给我们一些支持”。1957年1月12日,毛泽东回信,同意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自己的18首诗词,并就刊物的定位提出自己的意见。
今年,这本杂志迎来了60岁生日。1月23日,《诗刊》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杂志原主编高洪波表示,创刊至今,《诗刊》几代人为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同时社会中的诸多事件,都可以得到《诗刊》的“有诗为证”。
1957年1月12日,毛泽东给臧克家等人回信手迹。
《诗刊》创刊号 均为资料图片
“无疑是一个摇篮”
“60年来,《诗刊》见证了中国新诗的发展,也见证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运行轨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诗刊》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也成为中国进入新时期的同行者与见证者。”《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说。
1979年4月号刊发舒婷的《致橡树》,1980年5月号刊发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1981年1月号刊发食指的《相信未来》……这些由《诗刊》推出的佳作,已经成为百年新诗的经典。
“那时的《诗刊》心系时代与苍生,那时的《诗刊》精力充沛、神采飞扬、气壮山河,那时的《诗刊》勤行精进、奔走飞翔、顺风顺水,那时的《诗刊》有意志也有威望,有憧憬也有作为,激活了一批老诗人、扶植了一批新诗人。”军旅诗人李松涛用诗般的语言,描述了他对改革开放初期《诗刊》的印象。他是《诗刊》发现并培养的作者,他总结自己与《诗刊》的关键词是美好、永远和难忘,“北京的东四南大街85号、虎坊桥15号、朝阳区小关、农展馆南里10号,这些地址皆因《诗刊》二字,而让我寄情寄意倍感亲切”。
李松涛年近七旬,而诗人玉珍则是90后,他们都因为遇见《诗刊》而让人生呈现新的面貌。这位《株洲日报》的记者,出生在湖南省炎陵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怀有诗歌梦想。她的创作受到《诗刊》关注,在2014年受邀参加杂志社举行的第30届“青春诗会”,成为入选“青春诗会”的首位90后诗人。
“青春诗会”是《诗刊》杂志社的品牌活动,创建于1980年,被誉为诗坛的“黄埔军校”。商震介绍,自2012年以来,每年选拔15位40岁以下的青年诗人参加诗会,聘请导师,开展交流,组织改稿,出版诗集,“已经成为青年诗人正式向诗坛报到的签名簿和成长的摇篮”。
“感谢《诗刊》,引导我走上诗歌评论之路。《诗刊》无疑是一个摇篮,《诗刊》更是青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给《诗刊》创刊60年写下如是寄语。
既“向前看”,又“向后看”
新时代新气象新挑战,《诗刊》何为?新一代《诗刊》编辑作出应对与努力。
除了在正刊扩大古体诗词版面之外,每年出版4期传统诗词增刊,并于2013年成立“子曰诗社”,举办各类活动,加强与传统诗词作者的沟通。重点经营好“诗刊社”微信公众号,订户已经超过30万,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优秀荐书平台”。参与线上“心灵暑假·好玩的古诗词夏令营”公益活动,为处于假期的学生和诗词爱好者搭建一个学诗词、“玩”诗词的没有屋顶的夏令营。
在紧跟时代步伐“向前看”的同时,《诗刊》杂志重视传统的滋养,坚持“向后看”。商震表示,注重发掘贴近生活、歌咏时代的诗歌作品,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发现诗意和弘扬正气,是《诗刊》的办刊宗旨,“我们一直致力于呈现当下日常生活中震撼人心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如关注普通工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诗歌,利用刊物版面、朗诵会、网络新媒体等形式联手推广,为诗坛输送新鲜血液”。
《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希望现在年轻的《诗刊》编辑们要意识到,“《诗刊》编辑”这个称号,代表着的是精湛的专业水平和高尚的奉献精神。他说,60年来,臧克家、艾青、徐迟、李季、柯岩、雷抒雁等前辈诗人和编辑家永远走入了《诗刊》的历史,“他们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就是《诗刊》的精神传承,就是优秀诗人的才华修养与杰出编辑的品格完美结合的典范”。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期望《诗刊》杂志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更多的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诗歌作品振奋民族精神,用诗性的语言、感人的旋律发出人民之声。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4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