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身边好人 > "好干部"46年坚守焦裕禄精神高地

"好干部"46年坚守焦裕禄精神高地

2014年11月17日 05:56:52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访问量:715
未标题-1.jpg
"好干部"阿布列林
兰考之行影响一生 46年在祖国边疆坚守焦裕禄精神高地
新疆维吾尔族退休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始终珍藏着一张46年前与焦裕禄家人的合影。 已经泛黄的照片背后,是他46年如一日践行焦裕禄精神的故事。46年来,他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精通4种语言的出色法官;他时刻秉公执法,只因4岁女儿拿 了嫌犯亲属送的一个核桃就动手打她,他说,“一个核桃关都过不去,以后会犯大错”;他兢兢业业办案,批捕、起诉正确率都达100%,一生都没有办过“人情 案”。 2014年9月,阿布列林荣登“中国好人榜”。

     故事要从一张珍贵的老照片开始讲起——这张照片是新疆哈密地区一位名叫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干部和焦裕禄家人的合影。这张照片被阿布列林摆放在家中最显眼 的位置,珍藏了46年。46年来,阿布列林从一名普通农民、工人,成长为出色的检察官、法官,并一度任哈密市检察院、法院的主要领导。在这张已经泛黄的照 片背后,是阿布列林46年如一日践行、传承焦裕禄精神的动人故事。

   阿布列林说,焦裕禄精神指引着我的人生”,“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己;学习他,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学习他;困难挡不住,灾害压不倒。”从他身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焦裕禄精神是不受时空、地域、民族限制的。

视频来源:央视网

1."去兰考,看看焦裕禄的家人" 搬8次家依然留着这张合照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和焦裕禄的情缘开始于1966年,那一年他上高二,他第一次从报纸上知道了焦裕禄的事迹。当时阿布列林一口气读完了焦裕禄的报道,又反复读了几遍,文章中的许多情节他都可以背下来。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个想法:去兰考,看看焦裕禄,给他上个坟。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与焦裕禄家人合影。资料图片

    机会在两年后来了。1968年2月,阿布列 林和5个同学从上海返回新疆时,决定在兰考下车,实现当初的愿望。由于当时缺乏学习双语的条件,阿布列林的汉语水平只会简单地问个好、问个路,但全国是一 个大家庭,哪有找不到的地方?他们遇到马车、毛驴车或者是拖拉机,农民都热情地让他们坐。当时阿布列林他们都是学生,每人凑了1块5毛钱,买了一只花篮, 边走边问,找到了焦裕禄书记的陵墓。他们献上花篮后,站成一排,用维吾尔语唱了那首歌《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之后,经人指点,他们在兰考中学找到了焦裕禄的后代焦国庆、焦守云兄妹。在他们的带领下,来到了焦裕禄的家。   

    焦裕禄的家只有一间房子,中间用木板隔成两 间,再糊上厚厚的报纸当墙,屋里冷得像冰窖。阿布列林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一个县委书记的家。当焦裕禄年迈的老母亲身穿黑衣,迈着小碎步来迎接他们的时 候,阿布列林眼含热泪,上前一把搀住了老人家。焦裕禄的母亲听说阿布列林一行是从新疆来的,流着眼泪拉住他的手说:“你们好辛苦啊,从老远的新疆来给我儿 子上坟,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临走前,阿布列林和焦国庆把焦裕禄家对面一个小照相馆的师傅请来,花了8角钱,大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从兰考回到新疆到后,阿布列林把那张照片装在镜框里,摆放在家。这些年来,他家搬了8次,但这个镜框一直都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对于阿布列林来说,这张 照片的珍贵在于它象征着焦裕禄的精神,正是焦裕禄精神一路指引着阿布列林的人生,成为他的精神坐标和一辈子的精神守望。

2."像焦裕禄一样迎难而上" 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样样精通

 

  1969年,从兰考回到哈密不久,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选择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哈密火箭农场四分场接受再教育。当时,正是春耕大忙的季节,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

    至今,阿布列林还记得第一天下地干活的情景:“那天在平地打埂子,只干了一小会儿,我的双手就磨了好几个水泡,破了后疼得钻心。但我没有退缩,焦书记为了 改变兰考的面貌,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手上起几个水泡算什么呢?”第二年,他又被调到哈密地区农机厂。以焦裕禄“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为榜样,阿 布列林没有退缩:在农场里,他是没有偷过闲的知青,“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连最难当的“三套车”车把式他都能当;在工厂里,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翻砂工, 一次他的脸部、头顶、肩部、手部都被铁渣烫伤,和他一同抬浇注罐的工友说什么都不愿干了,他却默默地坚持了下来。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左一)在工作。资料图片

    就这样,阿布列林先后被评为“夏收积极分 子”“优秀知识青年”,后来他调入哈密县、哈密市和哈密地区中级法院、地区检察院工作。新的困难来了,阿布列林当时只有高中文化,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他 废寝忘食地学汉语,白天跟着老干部办案,晚上捧着书本如饥似渴“恶补”法律知识,即使生病住院,挂着吊瓶也要钻研那些晦涩的法律文书……1984年1月 12日,阿布列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0年7月,59岁的阿布列林拿到了函授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成为当时那一届学员中年纪最大的本科生。在 哈密检察院、法院工作的30多年里,阿布列林两次荣获三等功,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全国检察系统优秀刑检干部”。   
    “学习他,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困难挡不
住,灾害压不倒……”今天,这首传唱了近半个世纪的《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阿布列林老人依然能够一字不差地唱出来。他说唱得多了,自然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就像焦裕禄精神始终是他人生路上的信条。   

3."同意批捕"4字足以改变命运!他把每个案子都办成"铁案"

 

  “‘同意批捕’4个字,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作为检察官一定要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有了“焦裕禄的求实作风”为信念准绳,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就有了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的底气。他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始终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看得比生命还重。   
    1995年夏天,阿布列林在审查一宗案卷时,发现疑点很多。办案人员重新调查后,免去对主犯提起诉讼。2009年1月,阿布列林审理检察机关提起 公诉的木沙·买买提涉嫌分裂国家一案。为了办好这个案件,阿布列林不顾严重的腰痛,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翻越天山到伊吾县了解案情,最终审理查明被告 人的犯罪事实,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2005年,一名嫌犯与人发生冲突,使用暴力手段致人当场死亡。案件审理期间,该名嫌犯的亲属多次找到阿布列 林,请求宽大处理,并表示事后重谢。阿布列林不为所动,依法判处被告人死刑。翻阅哈密市检察院存放的档案资料,一份办案统计记录着:从1979年到 1997年间,阿布列林办理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批捕、起诉正确率均达100%。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工作。资料图片

     在 同行们眼里,阿布列林还有一项“绝活”——熟背几百条法律条款,毫无差错。阿布列林的“徒弟”、哈密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阿不力米提·沙力颇有感触:“老 师对我们的要求严格到苛刻的地步,经手文书一个标点都不能错。”阿布列林精通哈萨克语,10多年前,哈密地区检察院起诉科没有哈萨克语的检察员,当时担任 院长的阿布列林主动把哈语的案件揽了下来。一次在审查一起盗窃案时,起诉书中只写了盗窃一只羊。他看了后提出疑问:这只羊到底是羊羔、大羊还是种羊?盗窃 案按价量刑,为了查清事实,他专程跑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巴里坤调查,终于查清了事实,避免了量刑上的偏差。     
    阿布列林是那种把工作当生命,把事业当生命,时刻把公仆的责任印在心上的好干部。有一回阿布列林去一个偏僻的地方办案,披星戴月步行赶路,鞋子也跑烂了,还被两条大狼狗狂追,差点丢了性命。即使这样,一到目的地,阿布列林就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回顾走了大半辈子的人生路,阿布列林最在意、最自豪的是自己的工作,“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4."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  家里130平米的平房拖8年才盖好

 

    阿布列林说:“一是一,二是二,人情再大也大不过国法,违法乱纪的事我不能做。焦裕禄书记永远是我心中的标杆。”

    8年才盖好的房 
  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记事本里,有两张收据:2000年5月31日,父亲生病住院使用了单位的车辆,缴费150元;2001年8月10日,父亲去世 使用了单位的车辆,缴费100元。他说:“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书记一生两袖清风,我立志要像焦裕禄一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 净净做事。”  
  1988年,阿布列林的父亲想把老宅地上的房子建起来,但阿布列林工资不高。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他四处收购从旧房拆下的木料、钢筋。盖房子缺少椽 子,一个盗窃犯的父亲找上门来,只要阿布列林把他儿子放了,需要的椽子就包了。阿布列林听到这话立刻黑了脸,他说:“我是国家干部,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 私利、做交易。”  
  有钱就盖,没钱就停。130平方米的平房盖了8年。阿布列林却感到踏实。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拿起与焦裕禄家人合影的底片,讲述自己对焦裕禄精神的追寻。资料图片

    为一个核桃 他打了4岁女儿一巴掌
  “既讲原则,又讲感情”。这是共同生活了28年的妻子对阿布列林的评价。1993年的一天,一名嫌犯的母亲拎着白 糖、核桃等礼品,来到阿布列林家说情。4岁的女儿从篮子里拿了一个核桃,硬是不撒手。劝说未果的阿布列林急了眼,一巴掌打在女儿的脸上。如今已经25岁的 女儿阿孜古丽早已记不得父亲当初打的那一巴掌。但是,她也早已习惯了父亲的严格,上大学,找工作,全凭自己努力。“爸爸不会动用自己的关系给我找工作,但 他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尽可能多掌握些技能和本领。” 
  “一个核桃关都过不去,以后会犯大错。”阿布列林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也这样严格要求家人。阿布列林一家8个兄弟姐妹,他是长子。阿布列林认为,对弟妹 严格,帮助他们成长,就是对父母尽孝。长兄如父,阿布列林要求弟弟、妹妹努力上进,严于律己,不逐名利。阿布列林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都在政法系统,恰 巧都曾在他的手下工作,却从来没有破格提拔过。虽然这样,妹妹吾尔也提却十分感激哥哥,“那几年虽然辛苦,但业务水平提高很快。能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离不 开哥哥的严格。” 她说,哥哥经常教育她,做法官就要一身正气,绝不能收礼收钱,这样别人才会服气。 
  1990年初,阿布列林表姐的孩子因为涉嫌盗窃被拘捕了,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一天,表姐找上门来,流着眼泪哀求他:“高抬贵手吧,你是他的舅舅 呀。”阿布列林回绝了表姐的哭求,“我要是放了他,等于知法犯法,把自己送进监狱。”他的亲外甥最终被判有期徒刑2年6个月。 
  阿布列林一生都没有办过“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碰到有人在办案过程中
送礼送钱,他要么拒绝,要么把东西上交到单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是他坚守了一辈子的信条。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资料图片

    花公家的 每一分钱都清清楚楚
  “尊敬的阿布列林同志:我于今天一早收到您的来信,首先发自内心地向您说声谢谢!因为我为自己身边能出现像您这样的国家干部而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按照住宿标准我开好了这张发票,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请和我联系,欢迎您再次光临我们酒店。”  
  这封落款为“建国门大酒店李霞”的信件写于11年前的9月23日。2003年6月,阿布列林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培训班学习,住在乌鲁 木齐建国门大酒店。回单位报销住宿费时,发现发票上多开了1000元,他立马给酒店负责人去信并退回发票。阿布列林说:“当时就我一人出差,报了也就报 了,没人知道。但是,良心告诉我,不能这么做。”  
  阿布列林对公家,认真到每一分钱。2001年,时任哈密市法院院长的阿布列林因右脚跟腱断裂到北京治疗,手机话费2800元,虽然电话多是同事打来谈 工作,但他坚持按规定“不搞特殊”,只报销20元,补交2780元。哈密市法院的司马义·巴图市至今记得第一次跟阿布列林办案的情景。那天,他们办案回来 晚了,只好到餐馆吃饭。司马义想,奔波劳累了一天,点几个菜犒劳一下,但阿布列林却说:“不用点菜,来份炒面就行。”结果,一顿饭,5元钱,10分钟。司 马义吃得快,抢着帮阿布列林交了5元钱,阿布列林要还,小伙子执意没要。后来,又有一次吃饭的机会,“我们还是吃的炒面,阿不列林院长帮我交的钱。”

阿布列林在焦裕禄墓前重唱维语歌曲《焦裕禄是毛主席的好学生》。资料图片

5."把别人的事放在自己的事前头" 为汉族干部错案奔走呼喊

 

   “欲做公仆先近人、既做公仆必做事、做好公仆当为民。”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对阿布列林影响至深。哈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生于斯、长于斯,阿布列林从来都把生活在这里的36个民族的同胞当作兄弟姐妹。 
    来自甘肃的民工张宏奎,与阿布列林素不相识。1998年,在哈密给一家理发店搞装修的张宏奎,活儿已经干完好几个月,老板却赖账不见人。无奈之 下,他起诉到哈密市法院。时任哈密市法院院长的阿布列林亲自过问,很快追回了张宏奎的血汗钱。在张宏奎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阿布列林一有空就去看看。得知 他的两个孩子正上小学,由于没有当地户口,每年仅借读费就要支付2000元后,阿布列林帮助两个孩子办理了哈密市农村户口,解决了一家人最大的困难。  
    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1998年,阿布列林下乡时看到五堡乡90多岁的维吾尔族大妈依帕尔汗与70岁的盲人儿子生活困难,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帮助母子俩,每年都去看望几次,送去吃穿喝用的,直到大妈离世。  

    焦裕禄干部学院院长、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向阿布列林颁发焦裕禄干部学院兼职教授证书。资料图片

    任广颖,曾与阿布列林同在火箭农场四分场当 知青。1965年,任广颖的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被开除公职。直到1979年,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阿布列林挺身而出,利用业余时间陪任广颖调查走 访。1981年6月,阿布列林利用去南疆看病途经乌鲁木齐的机会,到自治区党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反映情况,相关负责人对阿布列林说:“你是一位少数民族干 部,能为一个汉族干部落实政策反映情况信访到这里,还不多见。”在阿布列林的奔走努力下,1985年,任广颖父亲20年的错案得以平反落实。  
    对法院干警,阿布列林更是当作自己的亲人,关怀备至。1998年,哈密市法院干部艾沙·古力买提来找他,说妻子患了尿毒症,手术需要10多万元。 阿布列林和党组成员商量后,决定先借钱给艾沙,再动员党员干部捐款。他先捐了200元,大家纷纷响应,当场就捐了14000多元,艾沙感动得流下热 泪。  
    无数次踏雪访贫问苦,冒雨送救济粮款,关心孤寡老人、失学儿童……46年来,阿布列林始终要求自己,像焦裕禄那样“把别人的事放在自己的事前头”。 
  “我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无论是知识青年下乡当农民、回到城里当工人、还是后来当检察官、法官,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阿布列林深情地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我这一生都要学习焦裕禄精神,在有生
之年,多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

6.“焦裕禄的好学生” 再回焦裕禄墓前无愧于心

 

    “不 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这46年来,兰考一直是阿布列林最牵挂的地方。他想再给焦书记的墓碑献一次鲜花,再见见焦书记的家人。 1994年,组织上选送他到中央检察官学院深造,出门时他把和焦裕禄家人的合影装进了口袋,但就在学习结束时,组织上通知他立即回单位办理一起重大案件。 2011年6月,他到内地出差,又一次把照片装进口袋。但事还没办完,就得到了“父亲病危速回”的消息。2013年春节,女儿补发了工资,想陪爸爸实现这 个愿望。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挑花帽、选围巾,准备送给焦裕禄的家人。但就在出门时,母亲病情恶化。兰考之行的愿望再次落空。

阿布列林向焦裕禄家人赠送46年前照片。资料图片

    2014 年2月27日,阿布列林得知哈密地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举办了“焦裕禄精神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来哈密作报告。那一 刻,他心里十分激动,“我要亲手把这张珍藏了46年的照片送给焦书记的家人。46年来,焦裕禄一直活在我心中。”兴奋的阿布列林立刻拿着照片找到了哈密地 委领导,表达了期盼见到焦守云的急切心情,“照片右下角第一个就是她呀!”   
  为帮助阿布列林实现这个心愿,河南援疆指挥部和哈密地委决定选派阿布列林等5人赴兰考考察。2014年6月17日,他终于来到焦裕禄烈士陵园,当年的 泡桐树已经高大挺拔。6月18日晚上,阿布列林终于见到了焦裕禄的儿子焦国庆、焦跃进和女儿焦守凤,并亲手把扫描放大的那张合影交给了他们。这时,他才知 道,焦裕禄的母亲一生很少照相,这是仅存的一张。这张照片弥足珍贵,被焦裕禄纪念馆收藏。 
  阿布列林46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于对工作和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的热爱。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46年坚守焦裕禄精神高地 求真务实执法为民》、《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红红的共产党员”》、《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等稿件综合)

编辑点评

    人 们说,信仰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的力量。阿布列林的事迹再次证明了这一点。46年来,阿布列林以焦裕禄作为人生坐标,不辍学习,积极践行,让焦裕禄 精神在哈密发芽、开花、结果。学习焦裕禄,他敢啃硬骨头。传承焦裕禄精神,他求真务实。发扬焦裕禄精神,他一心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曾发问: “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相信开在阿布列林心中的这朵精神之花,会让人 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多一点体悟和启发。



       【编辑:张惠】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