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繁花似锦歌满天

繁花似锦歌满天

2017年07月03日 08:32: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访问量:392
繁花似锦歌满天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创建示范区活动纪实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01_attpic_brief.jpg?ojqgklnrzpceiqgd?siqgmpldeihmpepc
2017哈尔滨之夏第五届老街音乐汇启幕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03_attpic_brief.jpg
“悦读时空”——你阅读我买单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05_attpic_brief.jpg
“哈尔滨之夏”系列演出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07_attpic_brief.jpg
老街巡游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09_attpic_brief.jpg
工程街道办事处墨香文化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11_attpic_brief.jpg
城乡路街道社区学院沙画活动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13_attpic_brief.jpg
文化惠民群众文艺演出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7-07/03/4/res15_attpic_brief.jpg
安和街道办事处“和”灯谜活动

    张建友

    盛夏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百花绽放、妖娆芬芳。在道里区的中央大街,老街音乐汇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节目让中外游人流连忘返。道里区图书馆举办的小雪花故事会,引得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读者积极参与。中俄艺术作品展、俄罗斯民乐巡展、俄罗斯歌舞表演等种类繁多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让道里区变得时尚,充满异国情调。在道里区,有广场和社区的地方就有群文队伍,有群文队伍的地方就有群文活动。所有这一切,源自道里区积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结果。

    道里区自2015年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围绕群众的文化需求,采取培育特色群文品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行文化产业项目与公共文化服务“联姻”、推进欧陆风情文化进程、推动“群星”培育计划等一系列的方法措施,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一个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活动广泛、文化群体多元、文化品牌丰富的道里区“浮出水面”。

    道里区区长肖彬说,道里区始终秉承打造“文化大区、文化强区”的理念,立足道里区实际,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强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发展,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构筑基础保障网络:让百姓活动有场所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中心社区建筑面积达5100平方米,在示范区创建中,它把自己定位为“文化服务型”社区,开设了市民学校、道德讲堂、书画室、百姓手工创作室等多种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硬件基础条件达标的基础上,社区组建了合唱、舞蹈、京剧等各种文体队伍21支,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驻街企事业单位和商圈商户的文化休闲需求。

    像兆麟中心社区这样的文化活动室,全区126个社区已经实现了全覆盖。道里区通过推进公共文化“三馆”建设,使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布局趋于合理,网络逐渐健全。

    道里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区又是老城区,在创建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改造难、投入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无法满足等。道里区根据自身环境实施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工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程、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工程及公共文化服务“明星”培育工程六大工程。

    道里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为此,道里区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坚持开发利用和多元投入相结合,一方面把原有废弃或闲置的公务用房和场地改建为社区文化场所,另一方面多渠道集资,加大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

    近3年来,道里区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区级财政直接投入2.7亿元,加大街道、镇、社区、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公共文化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和服务共建共享。

    城乡路街道社区公益学院于2015年成立,是黑龙江省首家由社会组织承办的学习型社区公益学院。学院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开展20多项技能培训,包括残疾人生存技能培训、妇女创业培训、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孩子艺术类课程培训及用文化养老的方式让失独、空巢老人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等多种文化服务,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同时,道里区还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来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依托群力新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关东古巷、山水书城、于志学木雕馆等文化项目。加快推进中国工艺美术集团龙江文化***、东北亚风情街、里普利世界吉尼斯乐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力争把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面向全市、服务全省、辐射东北亚的高品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此推动文化产业项目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共赢。

    3年间,道里区在126个社区全部创建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全区19个街道、4个镇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全区已拥有1000平方米以上集文化、娱乐、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中心社区”26家。建成社区文化广场139个,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103个,辟建居民文化楼道4630个,社区图书角、棋牌室258个,这些极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场点,成为百姓幸福的加油站,在全省率先建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有了遍及城乡的文化设施,道里区积极开展“十百千万”创建活动,即打造10个特色文化品牌、百支文化团队、千场文化活动、万名文化活动积极分子队伍。现在的道里区拥有各类文化团队162支、2.5万余人。全区文化志愿者团队已达28支,注册的文化志愿者5000余人,每年开展群文活动2000场次。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团队和自编自演的各类文艺节目。

    推动群文建设升级:用品牌打造影响力

    道里区是冰雪游园会、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举办地。冰雪文化、欧陆文化、音乐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城区风韵。千人手风琴展演、千人葫芦丝大赛、百人钢琴展演、第四届“冰城杯”全国服饰等众多影响中外的品牌活动在道里区不时上演。而道里区更是把打造群众文化品牌作为壮大群文队伍、提升民众素养、提高群众技能、传播文化道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进行积极运作,包括哈尔滨老会堂音乐会、老街音乐汇、千米社区合唱团、斯大林街道曲艺培训、抚顺社区民俗艺术、尚志大街红色文化、天薇社区特色楼道文化等上百个群文品牌在创建中不断涌现。

    道里区的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代表哈尔滨时尚元素的一张文化名片。创建中,道里区加大力度打造欧陆风情文化品牌,发挥中央大街地理位置与文化资源优势,以“悦动老街”为主线,先后举办了老街音乐汇、四季公主·老街仪仗队巡游、西餐饮食文化节、老街交际舞大赛等彰显老街风情特色的系列时尚旅游文化活动,全面提升了中央大街区域文化生态水平。

    2013年,道里区加大了群文品牌的打造力度,先后推出了魅力道里艺术节、中央大街文化节、社区文化节、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纸偶展览、抚顺街道办事处京剧艺术展演、工农街道办事处秧歌展演等30多个区级品牌节庆活动,受到全区群众的一致认可。现在的道里区已经构筑了包括区、乡镇、社区、村在内的群文品牌网络。

    在群文品牌的支撑下,道里区每年开展各类大赛、会演、展览,打造综艺晚会、专场演出等各类群文活动1000多场次,参与演出群众15万人次,观看演出群众多达百万人次。

    道里区还在打造文化交流精品品牌上做文章。道里区同心合唱团远赴维也纳,参加国际合唱节,以4首极具东方魅力的民族合唱作品获得金奖。绿色文化教师合唱团、紫藤萝时装队等群文团队,坚持走出去,加强对外交流,充分展示了道里群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良好形象。

    通过品牌建设,道里区培养出一批草根明星,打造了一批群众参与度高的明星团队,建设了一批影响大、功能全的明星场馆,形成了群文立体覆盖体系、文化节多元体系、网式服务体系、政企联手共建体系四大特色品牌体系,在服务上实现了“文化在身边”的常规模式,特别是众多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和协会共建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为道里品牌文化建设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具特色激发新能量

    创建期内,道里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人文和区位特点,在打造“一带一路”(东北亚)文化艺术集聚交流平台、数字文化道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消费计划等8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以期为全省、全国探索路径,提供经验借鉴。

    这8个方面是道里区创建示范区的亮点所在、特色所在、示范所在。创建中力求在这8个方面实现突破,切实提升道里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道里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群文建设,并鼓励民营企业为群文建设发挥大智慧。这种创新方式在创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9月,哈尔滨市兄弟票务公司在道里文化宫成立道里区儿童剧研创基地,经过半年的运营,基地旗下小橙堡瞳年周末儿童剧场驻场演出,社会反响良好,剧场500个座位每场爆满。同时,基地还向道里区的孩子们发放文化惠民儿童卡,推出一定的公益场次,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道里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工程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斯大林街道与乐器一条街成立乐器培训联盟,通过乐器经销商的设备资源对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这些创新做法为群文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区联动、国际友好城区联动和国际艺术机构联动的三大联动机制的建立,为道里区传播影响力起到了助推作用。依托辖区内拥有省市众多艺术机构、高等院校艺术系科及品牌文化资源,让文化走出去,形成了以音乐、绘画、歌舞等艺术交流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国际城区和艺术机构长效合作、市区紧密联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艺术集聚交流平台。

    在建立三大联动机制的同时,道里区深化线上与线下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实体交流活动与网络国际传播结合、官方与民间结合、高雅艺术与普通公众日常生活结合,既注重东北亚音乐、舞蹈、绘画等高雅艺术之间的交流,更注重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成果同步融入日常生活、惠及普通公众,推动高雅艺术进基层、进社区,让全区群众共享艺术盛宴。

    创建中,道里区将数字建设列为重点,打造“道里数字文化云”,为全区群众提供“一站式”信息公告、场馆预约、活动组织、品牌推介等公共文化服务。道里区结合区“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区文图两馆数字化建设,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最后一公里”问题。

    创建中,道里区大力倡导多方参与群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消费计划中的全民艺术培训,原则上要求基层群众每人掌握一项艺术技能。特别是街角文艺繁荣计划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社会文化团体、文化艺术人才参与街角艺术发展,鼓励街区、商区、社区利用合适地点吸引文化艺术主体前来从事街角艺术。

    农民自办文化扶持计划鼓励农民创办文化大院、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文化书屋,支持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利用自有资源服务于周边群众,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根据实际需求给予资金、资源、辅导、培训等支持。建设老街风情带、沿江文化旅游带、道里记忆带三大文化服务带,是创建中的另一大亮点,让优秀历史文化和原生态文化活起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道里区群文建设的全面繁荣。下一步,道里区将按照有关要求,按时、全面、高效、优质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力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指标(中部)100%达标,其中70%以上指标达到优秀水平,让全区群众尽享创建成果。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