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正能量网 | 方志江苏独家: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的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个什么样的馆?

中国正能量网 | 方志江苏独家: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的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个什么样的馆?

2023年12月03日 21:20:53 来源:方志江苏 访问量:1972 作者:陈宗彪 王万军

2023年12月3日上午,在返京途中,习近平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陪同下,来到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习近平不时驻足察看、同大家交流。他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

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审阅《解放日报》社论稿《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时对新四军作出高度评价:“单拿新四军来说吧,它现在已经成了华中人民的长城,成了华中人民血肉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要把它赶走,日本人办不到,任何什么反动派也是办不到的。”

新四军纪念馆外

40年后的1984 年,为了再现新四军这座华中人民长城的风貌,回望新四军将士用铁血忠魂书写的那段熏染硝烟的红色岁月,经中宣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把以反映新四军整个战斗历程为主题的新四军纪念馆,建在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盐城,这块浸染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



早在1978年11月14日,盐城地区文教局成立盐城新四军军部原址纪念馆筹备处。1980年10月,按照地委相关指示,为迎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40周年,地委宣传部、地委 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及盐城新四军军部原址纪念馆筹备处,向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和一批当年曾在盐阜地区生活战斗过的老同志发函,征集抗战回忆录,拉开了盐城新四军抗战文物史料征集工作的序幕。


为配合这一纪念活动,盐城地区文教局突击办“盐阜区新四军斗争历史”展览,并借用位于盐城浠沧巷内的原盐城县博物馆一楼场地作展厅。由于时间久远,新四军在盐阜地区的相关人物、事件、战役、战斗、档案、文献极其匮乏,配合展览展出的抗战实物几乎为零。然而,就是这个极为原始简单的展览却引起盐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从北京、上海等地来盐寻访战斗足迹的新四军老兵,都会亲临观看。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个个细节,引起他们在盐阜地区生活战斗峥嵘岁月的回忆。


苏北盐阜区反“扫荡”


1983年3月,盐城建市。随着市委、市政府对新四军抗战文物史料征集工作的重视与深入,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办、盐城新四军军部原址纪念馆筹备处,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一批回忆录史稿中,精选出170多篇文章汇编成三卷《盐阜区抗战回忆录》,其中近60篇涵盖党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文章,大都为当年在盐城率领抗日军民奋勇击敌的新四军将领陈毅、刘少奇、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黄克诚、张爱萍、洪学智所著。


1983年11月21日,时任国防部部长、曾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盐阜军分区首任司令员的张爱萍,为这些文稿题写《新四军重建军部以后》书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盐城市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以反映新四军在盐阜抗战为主题的新四军丛书出版物。



兴建新四军纪念馆,是盐城人的共同夙愿。1983年12月,建市9个月后的中共盐城市委、市人民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呈文,要求批准在盐城建立新四军纪念馆。1984年4月初,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向中宣部汇报江苏省委拟同意盐城兴建新四军纪念馆。5月18日,国家主席、原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为新四军纪念馆和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题写馆名与碑名。继而,中纪委书记、曾在盐阜区担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为纪念馆撰写《盐城会师记》,张爱萍将军为盐城题写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塔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新四军军部旧址题写了“泰山庙”三个字……根据中宣部和江苏省委宣传部在盐城建立新四军纪念馆的决定,中共盐城市委即于同年8月8日成立新四军纪念馆筹备委员会。


盐城泰山庙


1985年3月30日,新四军纪念馆举行奠基仪式。与此同时,新四军军部旧址“泰山庙”内的拆迁、市中心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的改造设计工作全面展开。10月5日,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向江苏、安徽、湖北、浙江、河南、江西等省党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全力以赴协助盐城完成新四军纪念馆的陈列展出任务。1986年10月10日,一座以全面反映新四军抗战史的综合性纪念馆在盐城建成开放。11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新四军纪念馆开馆仪式的所有代表,及盐城社会各界人士汇集黄海影剧院,隆重举行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45周年纪念大会,并观看大型歌舞《新四军在盐城》。


新四军纪念馆开馆仪式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宵山上,继承了我们的殊勋……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在雄壮的《新四军军歌》声中演出开始。随着灯光暗场,几束柔和暖色的灯光射向观众席时,20多名身着新四军服装的男女演员高唱着军歌,齐步从观众席经过,参加大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四军老战士,不约而同站立起身,与全场观众用热烈的掌声把“新四军战士”送上舞台,感人的一幕令所有与会人员动容而难忘。新四军纪念馆的开放,标志着盐城作为革命老区的这张红色名片在全国正式亮相。



经过35年的建设、发展,新四军纪念馆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新四军题材的全史馆。先后获得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等十多个国家级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荣誉称号。新四军纪念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三个部分组成。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走进新四军纪念馆馆区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题写的馆名 “新四军纪念馆”的卧碑。2000年5月8日下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看完展览后挥毫签名题款时,有人提议是否在“新四军纪念馆”前加上 “盐城”二字,总书记向在场人员说:“抗战时期,全国只有一个新四军、一个八路军,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的,不是盐城的。”江泽民同志以独到的见解论述,让新四军纪念馆奠定在全国新四军题材纪念馆中重要的综合地位。



卧碑后面是一尊名为“东进”的铜质雕塑。新四军战士背枪持号的形象设计,展现出新四军顶天立地的神采雄风。铜雕东西两侧由苍松翠柏簇拥着的,是两组花岗石半圆高浮雕组合的群像,栩栩如生的画面再现了新四军将士“英勇战斗”和根据地人民“拥军支前”的历史场景。这组名为《战斗》与《支前》的雕塑,由中央美院王克庆创作设计。雕塑采用山东优质花岗石制作,重约50吨,共由62块石材组成。每座雕塑宽6米,高4米。《战斗》有24个人物,分为坚守、游击队、慰问、水运四组群像。采用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的艺术手法,使画面上的人物有的跨步呐喊,有的冲锋在前,有的后继跟上,产生着有来有往、穿插不息、上下呼应的强烈视觉效果。



新四军纪念馆主体建筑是一座现代化的地标性建筑,外形呈“四”字形的设计与新四军“四”字相呼应;醒目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主建筑正门中央,十分鲜明地凸显新四军个性形象的文化特征。这枚臂章是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由许幸之、庄五洲在盐城设计、在盐城启用,是新 四军几种臂章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N4A”图案两侧分别建有两面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两军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即是纪念馆的展览大厅。序厅内,题为《铁军忠魂》的雕塑,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主持设计创作,以多名新四军指战员浴血奋战、勇猛向前的群像为造型,生动再现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的斗争历程。置身雕塑面前,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新四军听党指挥、报国为民、英勇顽强、执纪严明的伟大精神。



新四军的主展馆由“民族危急 铁军诞生”“抗日战旗 遍播华中”“重建军部 浴火重生”“兵民鏖战 坚持敌后”“战胜困难 建设根据地”“局部反攻 扩大解放区”“走向胜利 铸造辉煌”七个部分34个单元的近两千幅图片、文献、近千件展物组成。“南方星火”“韦岗战斗”“盐城会师”“刘老庄战斗”“火烧竹篱笆”“发动攻势作战”“民心工程宋公堤”等场景展现,再现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重要战斗。作为新四军纪念馆馆中馆的新四军人物馆,以“治国精英”“将帅风采”“群星璀璨”“英烈千秋”四大部分,展示了从新四军中成长起来的近千名代表人物。整个展馆运用大量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使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有机地融于一体,流畅的展线和疏密相间的布局构成的近1万平方米的展览场地,让人流连忘返,真正体验到新四军这座华中人民的长城在这里延伸,新四军的红色血脉与抗战精神在这里得以赓续传承。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进一步融合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新四军纪念场馆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军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2021年1月20日,全国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成立大会在盐城召开。全国近30家新四军纪念场馆代表出席成立大会。大会决定将联盟秘书处设在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联盟的成立,对强化使命担当、传好红色基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好新四军纪念场馆主阵地作用,加强四史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新四军的故事,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END


本文作者:新四军纪念馆  陈宗彪  王万军

来源:江苏地方志·红色地名(2021年增刊)

编审:朱振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