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正能量网 | 人民群众是新四军的根基和血脉

中国正能量网 | 人民群众是新四军的根基和血脉

2024年12月06日 22:25:10 来源: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访问量:974 作者:蓝春燕
  • “人民群众——新四军之基”学术研讨会征文选登

人民群众是新四军的根基和血脉

作者:蓝春燕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铁血军魂创造了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革命斗争史。老区人民不仅见证了这段沧桑而辉煌的历史,更是创造这段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驻留在苏区掩护红军大部队转移的红军组建为南方游击队。游击队弹尽粮绝时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倾力帮助,坚守阵地、英勇抗敌,拖住了蒋介石追截主力红军的步伐。1936年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依靠人民群众壮大队伍、发展巩固抗日根据地。新四军通过发动群众在华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人民群众熟悉地形和大小道路,他们带领新四军走捷径、绕开日伪据点,为新四军提供向导,让新四军能够在没有高山丛林的情况下,利用稠密的村庄、芦荡港汊等地形开展游击战。新四军的队伍在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大发展,至抗战胜利时已达29万人,成为最后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


南方红军游击队
得到人民群众有力支持

2021年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民心”。

回首百年中国的江山,一寸山河一寸血,确实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

1934年10月21日,在夜色掩护下,中央红军大约8B6万人从赣南于都县突破敌军重重包围圈开始长征。到达陕北只剩约7000人,牺牲了近8万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3~4名红军战士倒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陈赓回忆说:“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整个大队看完了。”周恩来面对部队严重减员,十分沉重地说:“我们红军像经过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总算保留下了树身和树根。”

从当代史籍中,从电影电视剧里,红军长征的险象环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为了掩护红军大部队转移留下来断后的红军却鲜为人知。

红军主力离开了苏区,中共中央命令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共中央区,项英为书记,陈毅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统一领导中央苏区及闽浙赣苏区的党政军工作,把留在江西12000余名红军和福建4000余名红军,以及其他不能参与长征的红军约计3万余人组建为南方游击队。

驻留红军主要任务是阻止蒋介石的追兵,以群众为基础掩护中央红军长征。蒋介石妄想剿灭一切革命力量,下定决心要把红军斩草除根。国民党以绝对优势的军队兵力把中央苏区严密封锁起来,实行“清剿”“搜剿”“驻剿”。蒋介石在政治上实施严格的统治体制,称共产党为“共匪”。在苏区实施残忍的连坐制,“一人与土匪勾结,十家连坐”,试图用残酷的刑法迫使老百姓断绝与红军联系。在经济上,蒋介石对红军实施严格的限制政策,禁止商品进出入中央苏区,老百姓家根据人口数量来购买粮食。

那些白色恐怖的日子里,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被敌军严密包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保存南方革命火种,陈毅和项英只好把剩余的红军队伍化整为零,分散为若干个队伍,进入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山区开展游击战。

红军经常被国军包围在深山老林中,只能依靠野菜、野果、青草、树叶充饥。战士们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深深触动了老百姓,令他们感到无比的疼惜。红军在打游击战和迁移中穿的军服也被划烂,都快衣不蔽体了。老百姓缩衣节食拿出粮食、自己的衣服、妇女连夜赶做布鞋,想尽一切办法把物资送给红军,为红军传递情报等。游击队员穿着老百姓的衣服、鞋子,国军分辨不出红军和平民,这样极大方便了游击队的活动。

1935年,红军游击战进入到最艰苦的阶段。当时国民党清剿之后,游击队只能躲在深山里搭木棚和茅屋居住,10多人挤在一个棚里,每人只有一条破毯子。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时,连茅草棚也睡不了。主力部队只好分散,晴天战士们就在野草林中睡觉,雨天拿一把伞支起靠着大树就这样睡了。闽浙赣交界山区的群众看到红军弹尽援绝,省吃俭用给深山的红军游击队送来生活物资,为游击队解了燃眉之急。在反“清剿”的斗争中,赣粤边人民群众更是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送盐和送粮食,想方设法为红军游击队送情报、打掩护。很多人还积极主动加入游击队,使得游击队队伍逐渐壮大。

国民党为了彻底截断人民群众给游击队的援助,经常实行移民并村赶群众出山。群众就把自己的口粮和食盐等物资深埋起来,做好记号留给游击队。一些群众把大米、食盐、情报放在竹杠中,趁上山砍柴时候送给游击队,然后趁机换上新砍的竹杠挑柴下山。当地群众自发为红军通风报信。如发现国民党军队进山,就高喊着“东边牛吃禾了”、“西边猪吃菜了”,暗示红军做好应对。很多群众还与红军游击队一起并肩作战,遇到雨天把家里腾出来给游击队队员住宿。

在国民党严重摧残和迫害下,当地红军游击队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福建有个湖洋里村,村民跟红军游击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游击队支助倾尽全力。群众经常为游击队送米、送菜、送情报,用敲毛竹筒的响声作为联系信号,让游击队能够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湖洋里是红军游击队的红色交通联络点,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其中,7人牺牲被评为烈士,5户被列为接头户,3人为失散红军,4人被评为五老有功人员。

正是苏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和鼎力相助,陈毅、项英率领红军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拖住了将介绍追截主力红军的步伐,为中央红军长征争取了时间,对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人民群众对红军如此拥戴和保护,令蒋介石大为恼火,说陈毅一个被追得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却让国军数万人都抓不到。

在苏区遭受严重挫折和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游击队依靠人民群众支援和帮助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恢复战斗力并不断壮大队伍和发展游击根据地。


依靠人民群众
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4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经由中共中央提名,经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任命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叶挺为这支队伍取名“新四军”。

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的当地组织一起发动群众,组织与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游击战依靠广大群众参与不断取得战斗胜利,迫使日军放弃小据点,集中兵力巩固大据点,一步步扩大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周恩来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与项英等共同商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1939年4月,陈毅司令员率部东进,开辟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坚持贯彻执行党中央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的原则,实行东进北上战略。在到达苏南和皖中地区后,即分兵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有效地配合国民党友军在正面战场上的防御作战。

1939年4月至5月,叶飞率第六团向东路地区挺进,与地方武装会合,建立抗日游击区。1940年7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当地群众通力配合和帮助下,击溃国民党军的阻拦,解放了黄桥镇,并攻克周边地区日、伪顽据点。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正式成立。重建后的新四军还将华中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继续坚持华中地区的抗战。

新四军军部重建后,在华中所处的局面非常严峻。日军对华中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和“清乡”。国民党顽固派纠集20万部队进攻江北根据地,趁新四军军部重建根基不稳再次进行“围剿”,妄图彻底消灭华中新四军。7月起,日伪军纠集重兵分路扑向盐城、阜宁地区,企图一举消灭新四军领导机关,并夺取产盐区,斩断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支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通过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组织群众坚壁清野,破坏道路,开展反“扫荡”斗争。盐阜、苏中区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军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相互策应,使敌人顾此失彼,粉碎了日伪大“扫荡”。

为了开展“扩大交朋友工作”,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以他“兼资文武”的个人魅力,结交了苏北名宿韩紫石、臧良父等一大批开明士绅,以诗词为媒介,唱和之间,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倡导统一战线,鼓舞抗战斗志。在军事斗争胜利的鼓舞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及农抗会等各种群众组织相继建立,组织起了地方武装,仅在苏中脱离生产的民兵自卫队就发展到近万人,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发展到16万人。

新四军重建军部后,坚决执行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巩固基本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和各项方针、政策,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巩固了基本抗日根据地,发展了浙东、皖中和鄂豫边等8大敌后抗日阵地。新四军的数量,在斗争中也到了大发展,至抗战胜利时已达29万人,成为最后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四军和盐城人民群众
鱼水情深

翻看《新四军发展史》,回顾红色往事,新四军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结下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1942年4月6日《盐阜报》用了整版的篇幅刊发题目为《盐阜区群众运动全面蓬勃飞跃开展》的文章,里面一段话“春来了,盐阜区的群众运动也日渐活跃了,农民领着头,儿童、青年、妇女也都跟着起来……”详细记录了盐阜区的农民、工人、青年、妇女、儿童等纷纷筹备成立各类救国团体,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运动的火热场景。

正如文章副标题“阜宁阜东建阳涟东卷入洪流”所描述的那样,组织起来的群众发挥出无穷的力量,势如破竹,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有力配合了新四军领导的苏北抗日斗争。这份生死与共的手足之情化作英勇杀敌、驱逐外敌的内在精神动力,成就了新四军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铁军雄风。

2023年12月,98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李剑锋得知习总书记到新四军纪念馆参观非常激动,忆起了血与火的峥嵘岁月。李老不禁哼唱歌谣《白菜心》:“你为人民死,人民得你生,大家来参军”。他回忆道:1938年4月,侵华日军入侵家乡邳县(邳州),烧杀抢掠,是南下的八路军救了逃难的母亲和他。两年后,年仅14岁的李剑锋参加革命。1947年4月,行军打仗一天多的李剑锋和战友来到洪泽湖边渔村驻扎,渔村老大娘从仅有的两块玉米饼中拿出一块,10多个战友分吃了这块饼。李剑锋说“7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场景我还记得很清楚。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人民的支援……”

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蔡宗溢的外祖父15岁参加新四军,经历了转战苏皖极其艰难困苦的敌后斗争。蔡宗溢回忆道:“外祖父生前多次对我讲,新四军在敌人的心脏战斗,总能以少胜多,其秘诀不仅仅是新四军具有的铁军精神,更在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广东当地有名富户梁鸿文在日军追击游击队时,暗中资助游击队逃离,慷慨捐钱捐物给队伍补给。那个时期紧缺的就是物资,梁鸿文不仅在困难时期对游击队给于大力支持和帮助,还把女儿送进革命队伍,做了一名游击队员。

陈客嬷是福建省龙岩县人,她于1928年3月参加了龙岩“后田暴动”,并在此后担任区乡苏维埃干部。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她成为了著名的革命接头户,想尽办法为游击队筹米送菜、购买东西、打探消息,甚至发明了“双层粪桶”以通过敌人的盘查。老百姓对游击队的恩情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还包括精神上的鼓励和帮助。在艰难的战争时期,老百姓与游击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抵抗外敌,这种深厚的情感联系和相互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坚持统一战线
依靠地方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

皖南事变后为完成中央军委所赋予的战略任务,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先后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和华中军分会扩大会议,决定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加强民主建政,努力生产建设,创办文化事业,一旦条件成熟即向西、向南发展。

为了适应游击战的形势,巩固现有各根据地,中共华中局提出党政军机关要军事化、游击化。针对新四军军部过于庞大不便于机动的情况,直属的学校、医院、兵工厂精简后随各师行动,军部只留下1000余人的精干部队,随时可以转移。新四军所属的各师、旅兼军区、军分区,都大力帮助建立和加强各级特别是农村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地方武装。

通过游击战,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效地动员群众,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度。在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通过反日会和农委会的发展,群众对党的政策方针加深了解、高度认同有效增强了党的政治影响力。在广大群众参与下,游击战能够有效地牵制和消耗敌人,取得战略主动权。

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根据不同地形特点,创造了并采取的有效打击日军的方法。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夜袭战、破袭战等。据统计,抗日期间,民军所挖掘的地道总共达到25万千米。地雷战是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发展起来的战法,土治地雷让日军无法探测,陶瓷、碎石爆炸时产生无数碎片造成的给敌人以巨大杀伤。夜袭战、麻雀战等敌后灵活的游击战斗,有效地打击了日军,使其在攻防中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这些战法不仅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勇气,更有效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等战法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作战方式和手段更是充分证明游击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大力支持和无私贡献。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党的领导,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战中,处于日伪军占领的大中城市及交通要道包围之中,大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用武装斗争的手段,从日本侵略军手中解放沦陷的国土,逐步开辟、建立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凭借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新四军从建立之初总计约1万多官兵,经过8年的发展到抗战胜利时有29万官兵。在敌后根据地新四军积极寻找战机,共计对日伪军作战24600余次,毙伤日伪军293700余人,俘虏日伪军124200余人,另有投诚、反正的日伪军60800余人。

朱德总司令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打仗一定要靠老百姓的帮助,这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物资、传递情报等。通过这些方式,人民群众的支持成为了武装斗争胜利的根本。

开国大将张云逸在军直属机关干部会议上作《实行拥政爱民的办法》报告,他谆谆教导部队:“我们不能忘怀华中敌后广大人民对我们的支援和爱护。他们虽然经历着敌伪的残酷扫荡、清乡、惨杀劫掠和痛苦的破坏,有些地区还受到反共军的凶暴摧残,但他们还依然节衣缩食,缴纳公粮,保障我军的供给。各地党政机关还动员许多青年参加我军,并组织和领导广大民兵,勇敢地配合我军作战……这种热心救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感谢和敬佩的。”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时指出,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鲜明强调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鄂豫皖苏区能够“二十八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2023年12月,习总书记在盐城考察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是强党兴国的根本力量。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45年4月14日发表的《论联合政府》对人民群众力量的高度赞扬。毛主席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

新四军的精神精髓在于群众路线,这支抗日军队来自人民群众,扎根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因此人民群众的是新四军血脉和根基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简介


作者系江西省高安市政协委员、江西省高安市新四军及红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西省高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徐春阳  审核‖王健根


来源: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