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中国正能量网 | 丰碑永驻大别山

中国正能量网 | 丰碑永驻大别山

2024年10月31日 22:33:50 来源:中国军网 中国民兵 访问量:313 作者:杨继龙 齐政阳 李光辉
丰碑永驻大别山
—— 记者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探寻“大别山精神”实录

“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每当这首耳熟能详的《再见了,大别山》歌声响起时,记者眼前总会浮现出战争年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生死与共、鱼水情深的动人画卷。

大别山,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坐落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鄂豫皖苏区是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巍巍大别山,矗立江淮间。东西瞰平原,雄踞鄂豫皖。”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英雄的大别山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熔铸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河南省信阳市,重温峥嵘岁月,探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大别山商城革命历史纪念馆外景。(摄影/孙明江)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者络绎不绝。(摄影/杨继龙)

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河南省新县虽然面积不大,却分布着365处革命遗址,这些“凝固的历史”见证了光荣的过去、熔铸了不朽的红色精神。

记者首先来到坐落于新县英雄山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该馆包括主展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英雄山景区、大别山国防教育园四个部分。走进古朴庄重、气势恢宏的博物馆园区,映入眼帘的是英雄山上耸立着的“红旗飘飘”巨型雕塑,它喻示着从这里走出的红军队伍和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的革命斗争生生不息,象征着火种不灭、红旗不倒。

主展馆基本陈列以《风云大别山》为主题,共分四个部分:“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空前发展,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馆内陈列柜中红二十五军战士用过的撇把枪、老红军刘名榜用过的铜水壶……1000多件红色文物向来人诉说着那段永垂不朽的历史。“这是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用过的怀表,当年吴焕先指挥郭家河战斗时用来计时的……”伴随讲解员深情的讲述,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就像一幅幅画卷在记者脑海中徐徐展现。

大别山区多义士,慷慨志气荡世间。展馆展出的女英雄晏春山被誉为大别山“江姐”,曾任光山县弦南区四乡苏维埃妇女主席,先后参加了柴山保根据地创建和“白沙关暴动”。1935年5月,她不幸被敌人抓捕,受尽严刑拷打也不向敌人屈服,后来敌人逼她带路去寻找红军游击队,途中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跳崖牺牲。

从主展馆走出,穿过广场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庄严肃穆的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将帅馆建筑面积5440平方米,外观造型参考将军勋章绶带样式设计,喻示着将帅们战功赫赫,彪炳史册。这是一座集中反映曾在鄂豫皖苏区战斗过的349位开国将帅事迹的展馆,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革命事迹和经典场景通过生动逼真的雕塑和布景重现眼前,先辈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让记者深受触动,敬佩之情难以言表。

与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隔河相望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里,安葬着近百位革命烈士。13.1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苍劲有力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无声地纪念着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牺牲的13万多名革命烈士,陵园广场的英烈墙上镌刻着万名英烈的姓名……记者望着纪念碑上长长的题词感慨万千:青山埋忠骨,长歌祭英魂。英魂归故里,精神励后人。

紧邻新县的光山县王大湾会议旧址纪念馆内摆放着一捆粉条,看似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然而它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动容。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区后,一位立有战功的副连长从一个店铺拿走了一块花布和一捆粉条,违反了群众纪律,被公开执行枪决。讲解员每每讲起这个故事就有游客不理解:“一捆粉条,至于吗?”然而,“军纪者,军队之命脉也。”正是因为刘伯承、邓小平治军甚严、绝不含糊,部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很快在大别山站住脚。当地老百姓积极主动为部队带路、提供军粮、照顾伤员、协助侦察敌情……

“1947年召开的王大湾会议,是决定我军能不能在大别山重新扎下根,能不能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打胜仗的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谈及这段历史,信阳军分区领导动情地说:“从严治军、从严执纪,让纪律‘生威’、‘带电’,方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战斗力。这正是‘王大湾会议’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信阳市委党校组织学员到鄂豫晥苏区将帅馆参观。(摄影/孙明江)

位于罗山县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标志性建筑“红星门”。(摄影/孙明江)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内的英雄群雕。(摄影/杨继龙)

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先后经历4次主力部队转出,每一次主力离开后仍然有武装力量在大别山坚持斗争。他们靠着对理想的执着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愈挫愈勇,一次次从磨难中奋起,革命的火种始终在大别山区生生不息。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累计牺牲了近100万人,按照鼎盛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的总人口350万人计算,每3到4人中就有1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而在这近100万人中留下姓名的只有130351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有5.5万人为革命献身,留下姓名的也只有11057人。

在革命紧要关头,大别山军民以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在革命斗争中始终能够以革命大局为重,为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的胜利创造条件,凝结形成了大别山军民胸怀全局、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体现。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当时,大别山区很多老百姓家的灶前都挂着一个“拥军袋”,每当做饭时,都要从准备下锅的米中抓几把放进袋里,积累起来支援给红军。黄安战役中,数万群众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送饭队、洗衣队,不分昼夜地支援红军。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大别山革命斗争时说:“红军有了群众的支持,如鱼得水,任我驰骋,这是弱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

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革命的过程中,大别山地区的党政军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凝聚起人民战争的磅礴伟力,为扩大人民军队、支持革命战争、巩固红色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凝结形成了大别山军民热爱军队、服务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

黄麻起义后,由于国民党军疯狂反扑,起义部队决定开展游击战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后开辟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在长江北岸率先竖起了武装割据的旗帜,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

在大别山的辉煌革命史中,最激荡人心的篇章,莫过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正鏖战鲁西南时,收到了毛泽东同志发来的“三A”紧急密电:“陕北情况甚为困难!”提醒刘邓部队两个月内尽快挺进大别山,以牵制敌人,减轻陕北压力。

虽然主力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亟需休整和补充,但刘邓二人商量后迅即复电:半个月内行动!实际上他们休整不到10天就出发了。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浴血奋战,先后跨过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洪河、淮河等重重障碍,不惜一切代价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在20天的千里挺进后到达了大别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根据大别山新解放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土地改革,总结了极其宝贵的“大别山经验”。“大别山经验”为党中央制定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大别山军民面对艰难曲折的斗争形势,始终能够从当地斗争实践出发探索创新规律和方法,展现了自强不息、排难创新的进取精神和革命智慧,凝结形成了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

信阳军分区组织所属人员赴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参观见学。(摄影/张   超)

大别山国防教育园“永远的红军”广场一角。(摄影/孙明江)

新县县城鸟瞰图。(摄影/孙明江)

红色的基因代代传承

行走在信阳市区,一幅幅醒目的红色标语随处可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成为军民共识并付诸实践。

2019年9月,习主席视察大别山革命老区时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如何让900多万老区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过上美好生活?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度挖掘信阳红色文化和大别山精神内涵,依托“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的资源发展思路,统筹推进茶旅、红旅、交旅、农旅融合,成功打造了“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四大红色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体验大别山红色文化。

“近年来,信阳市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积极做好‘红’字文章,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红色旅游市场吸引力不断提升,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信阳市领导向记者介绍,仅202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44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9.9亿元,年生产总值达295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万余元。

“在大力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中,信阳市双拥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也迈上新台阶。”信阳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信阳市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由政府安置工作的退役士兵、伤病残退役军人以及军休干部全部妥善安置,96%的军转干部安置在公务员岗位,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率达91.4%;仅2024年上半年已发放未就业随军家属基本生活保障金102万元;率先组织开展“福彩拥军”活动,投入70万元对171名驻军部队官兵和信阳籍困难现役军人家庭成功实施救助;聚焦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出台《信阳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规定,帮助562名军人子女享受到中考加分政策,114名军人子女实现了择优入学。如今,政府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的社会化拥军大格局正在信阳逐步形成。

“血脉中流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信仰。大别山精神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田青刚表示,大别山的红色资源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给人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光山县通过组建红色故事主题宣讲团打响“大别山党课别样红”品牌,采取沉浸式教学方式把党课搬到红色遗迹、历史遗址、田间地头,让学员们身临其境接受教育。截至目前,“大别山党课别样红”系列党课已开展71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达9.5万余人次;新县依托大别山干部学院抓好教育培训,通过设置情景教学、访谈式教学等十大类课程体系,开发“一展馆四基地”红色文化精品教育线路,带动发展教育培训机构26家,累计培训人数达70多万人次。

信阳市还连续多年组织红色文创大赛,先后创作推出了电影《红星闪亮》、舞台剧《银杏树下》、歌曲《何家冲,红色的摇篮》、光山花鼓戏《花山寨》、广播剧《“娃娃军”的长征》、长篇小说《大别山》、文史资料《红二十五军长征画史》等一大批文艺作品,擦亮了“红”的底色、“红”的品牌。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