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应妮)在中国文博圈里论募集资金的能力,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可谓首屈一指。
故宫的建福榜上目前有七块铭牌,其中唯一的个人是崔如琢。
2016年,画家崔如琢在故宫的午门展厅举办了个人画展,并捐了1亿元(人民币,下同)现金。这不仅是故宫罕见以如此规格为尚在世画家举办个展,也是单霁翔任内故宫首次接到个人的如此大额捐款。
这1亿元,其中4000万元专门用于养心殿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其余用于开展故宫的文化传播、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活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所需资金共计2.2亿元,其中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1亿元,世茂集团捐资8000万元。
单霁翔乐于到各处宣讲故宫文化。在任七年间,他在全国各地演讲超过2000场,演讲甚至成为他最好的募捐词——正是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到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仍有8000万元人民币的缺口,并笑称“欲捐从速”。结果在演讲晚宴结束后,港商许荣茂主动认捐。
2018年底开始,故宫和商业机构的战略合作步伐加快:和中国工商银行签约,后者作为“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独家联合文化推广单位,实际上承担了该展的绝大部分成本;接受龙湖集团捐资1亿元,在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设立“龙湖-故宫文化基金”;接受黄廷方慈善基金捐资1亿元,用于修复延禧宫灵沼轩等预计为五千万元,其余用作外国文物馆筹备及交流培训项目;与汽车品牌红旗合作,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红旗将特别推出一款紫禁城600周年纪念款专属车型,并在未来三年内作为故宫大型活动指定用车;与中国银行合作,发挥后者海外机构网络和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在海外加强故宫文化的推广……
这种密集的商业战略合作,很大程度源于2020年紫禁城建城600周年的即将到来——故宫目前仅公布了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展览项目的一半,就已经达到了近40项,其中包括《韩熙载夜宴图》特展和《清明上河图》特展。
因故宫口红之争、火锅排队、网红咖啡等招致过度“商业化”批评后,单霁翔坦言,这些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不是重点。其实故宫一直在“去商业化”,比如去年就从红墙内清理了14个商业经营点。“媒体关注我们,但是口红、火锅、咖啡报道得太多了,这些不是主流。”
单霁翔直言曾反思过是不是活动办得太多了,“但是不办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大,愿意跟故宫合作的单位就少。现在要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享受、办这么多精品展,想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把故宫的环境提升一个档次,比如地面翻修、绿地维护、古建油饰保养都需要资金,国家不可能短时间给一个单位拨那么多款,所以需要我们自筹资金”。
他举例说:“故宫的座椅3500元一把,四年了没坏一把。我们做了1850把,看着观众有尊严地坐着我们心里高兴。搞青少年教育活动,没人说要你搞6万场那么多,在各书院学院都是免费的,但我们认为值得。”
今年的“上元之夜”活动故宫首开夜场,单霁翔曾设想今后夜场能“看文华殿海棠”。如今,许愿之人已转身离开,观众们希望,在文华殿夜观海棠、重阳节登故宫城墙望远、中秋节赏故宫的明月清风的愿望在未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