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个野象谷。野象谷位于勐养子自然保护区东、西两片区的结合部,海拔747米至1055米,是野生亚洲象迁徙觅食的中心通道。这里分布着不少富含盐及矿物质成分的水塘,吸引大象前来饮水,野象谷因此得名。
西双版纳野象谷一景。光明图片
野象谷里的观测台。光明日报记者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野象保护的大众“训练营”
野象谷曾经发生了许多人与野象的温馨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个:
1998年,一群野象来到野象谷员工宿舍后方,徜徉不走。原来,一头母象刚产下一头小象,其他野象则警惕地守护在周围。产后的象妈妈很疲惫,富有爱心的景区工作人员找来大象爱吃的香蕉、菠萝送到母象面前。她竟然毫不客气,鼻子一卷全部吃光,待体力恢复后才与象群一同离开。
通过高空观象栈道、雨林观光索道、亚洲象博物馆、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等多个游览项目,野象谷让游客可以安全地观察野象及其生存环境,因此成为中国唯一一处可以与亚洲野象近距离交流的地方,被誉为“人类与亚洲野象沟通的桥梁”。
作为西双版纳最大的野生动物救助站,野象谷每年还会救助很多受伤的野象及其他野生动物。因此,野象谷也是中国动物保护志愿者云集的地方,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一条生态环保旅游公路
驾车经过野象谷,老远就能看见竖立在路边的警示牌——“野象通道,请勿鸣笛”。在野象谷通道上方,还架有一座大桥,比老路高出8米到15米,这是为了让从桥下树林里穿行的野象没有压抑感。
作为我国首条穿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高速公路,思小(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有37公里要从保护区边缘(包括野象谷)通过。从1997年开始筹建,这条路直到2003年6月才正式兴建,2006年4月竣工通车。当初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对公路设计方案反复论证。由于公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云南省有关部门的决策者慎之又慎,明确要求将其建成一条生态环保旅游公路。
早在1997年2月,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就编制了《国道213线思茅至小勐养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避免因公路建设而将保护区打散,影响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迁移和交流,工程投资从1998年计划的3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9亿元,桥梁从54座增加到352座,隧道由2座增加到30座,桥隧总长占全线总长(97.7公里)的26.4%。仅在野象谷一带,桥隧里程就占到公路里程的70%以上。
千方百计保护野象
2015年10月22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名员工在勐海县勐往乡观察亚洲象活动时,不幸遭野象袭击身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保护野象而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据西双版纳州林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1991年至2009年,由于以野象为主的野生动物“肇事”,造成西双版纳损失稻谷等粮食数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还有140多人遭到野象袭击,其中30余人因伤势过重死亡。
尽管如此,西双版纳州的各族人民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坚持保护大象。比如,建设野象食物源基地,开展收枪禁猎专项行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新增划州级保护区,推动亚洲象救助与繁育……
2008年,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建成,在开展种源交流、人工繁育研究、扩大饲养种群的同时,还积极展开野外受伤亚洲象的救助和医疗工作,现已成为中国最大和最集中的亚洲象繁殖、救助及医疗中心。
有关部门在保护区的关坪、南坪等地还建立了上千亩的食物源基地,种植芭蕉、甘蔗、玉米和旱稻等作物,吸引野象前来采食,从而大大减少了野象采食农民庄稼的情况。
为了给野象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西双版纳州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北京林业大学等加大科研合作,开展亚洲象种群数量、行为特征、个体识别等的监测与研究。通过对分布在40多个野外监测点的300多台红外相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可以对亚洲象等野生动物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调整保护措施,有些研究成果还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
保护力度的加大换来了显著的保护成果:2009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新增保护地面积103.3万亩,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亚洲象的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70余头发展到现在的250头至270头。
2015年3月4日,首次访华的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把最后一站放在了云南的西双版纳。他赞赏中国政府采取的强有力保护措施:“刚刚在傣族村寨里听到村民们所讲的挑战,其实就跟远在非洲农村毗邻大象聚居区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非常类似。在这里实行的补偿居民农作物被野生动物破坏的保险体系,或许可以为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2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