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讲堂 > 五一国际劳动节寄语

五一国际劳动节寄语

2014年05月01日 07:00:28 来源:中国道德教育网 访问量:945

   【道德小讲堂】 主讲人:魏良鹏(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此向所有同仁、朋友们致以节日问候,祝节日愉快,阖家幸福!
    东莞孙茂芳志愿者服务团授旗仪式在即,今天的小讲堂就志愿服务的话题送给东莞志愿者服务团的同志们。志愿服务是我们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方式,也是我们传承美德、传递温暖的途径。在一次次地帮扶过程中,我们“扶起了”那些困难人群,也“扶起了”诚信、友爱互助的正能量。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和无悔的付出让我们看到了志愿服务的无穷力量,正是那些不计其数的志愿者的默默坚守,才得以让这份温暖人心的服务发光发亮。
    志愿服务制度化是我们深入发展志愿服务的必经之路,而在制度化的背后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志愿服务的一分子,让每一个人有能力去服务,让每一个受困之人有机会被帮扶。服务进社区,从基层开始,关爱生命,温暖人心。而更多的老人面临的是子女长期外出,自己孤独留守,物质生活艰难维系,精神生活更是长期空缺。而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那些留守儿童和残疾人身上,这些困难人群不仅仅需要的是生活上的帮助和扶持,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和关爱。传递温暖,留住美德,关爱社会,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爱心和社会的温暖继续传递下去,把温暖带给那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士,让志愿服务以更加贴心和方便的形式走入社区。
    志愿服务进社区,对发扬助人为乐、扶弱济贫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助推作用。走进社区我们才能更真切的了解那些需要帮助者的真实情况,也能更有针对性的提供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进入社区也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过去的志愿服务由于服务范围、服务时间和服务场所的限制,往往不能真正让志愿服务发力,如果志愿服务实现社区化,那么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志愿者,并且宣传的力度和影响的范围也将更加广泛,而那些真正需要扶助的人群也不需要走出社区寻求帮助。
    志愿服务进社区有助于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真正形成,无论是从管理还是招募都能够就近进行,并且人员稳定,时间长久。我国目前很多社区对于志愿服务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很多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群都因能力有限,他们离不开社区,又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对外寻求帮助,如果社区能够将志愿服务落实到位,那么无论是助人者还是受助者都会受益。从长久来看,这样的制度化服务还能够优化社区结构,使得人们的关系更加和睦,去掉形式化和区域性局限性的志愿服务,才能更持久的温暖人心,服务社会。





        【编辑:张惠】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