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正能量网 || 红色文化传承不朽信仰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观后感

中国正能量网 || 红色文化传承不朽信仰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观后感

2024年12月30日 21:20:53 来源: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访问量:1206 作者:刘飞英

红色文化传承不朽信仰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观后感

↑点图片可以观看《民族之光》

从12月19日起,我连看了百名老红军口述历史大型文献纪录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第七季《民族之光》。连续6天的观看学习,有思考,有收获,有感动,有振奋。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讲述我个人学习观后的感想:

将苦难转化为前行的力量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遇到逆境和挫折,难免处于艰难和困境。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如何将苦难转化为前行的力量?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学习观看,我想,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南昌起义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部转战闽、粤、赣、湘4省边界。1927年10月21日,部队从福建武平县抵达江西安远县的天心圩。鉴于部队思想混乱、离队现象严重等问题,朱德召开了全体军人大会。他首先宣布部队今后由他和陈毅一起领导,接着分析了政治形势,把大革命失败比作1905年俄国革命。朱德在军人大会上说:“1927 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中国革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能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陈毅也讲了话,他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做胜利时的英雄,也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时的英雄。”南昌起义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部队中失败情绪弥漫,陈毅坚持留下来,拥护、协助朱德,充分显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勇担重任、百折不挠的精神。后来的三年游击战争又逢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陈毅又一次勇挑重担,经受了生死考验,为保存革命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1936年7月底,蒋介石调嫡系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对游击区域开始了更为残酷的剿杀。这年的寒冬,陈毅被围困在梅岭山洞里长达20多天之久,考虑不得脱身,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梅岭三章》。全诗表现了陈毅在最危难时刻,他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以及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革命精神贯穿了陈毅的革命一生。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在黑暗中前行的光和力量,使中国革命最终迎来光明和走向胜利。

 与此同时,也让我想到我最近阅读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奥地利哲学家和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四个不同的纳粹集中营度过了三年时间的苦难经历。在集中营,囚犯们不断面临饥饿、疾病、苦役以及惩罚或处决、死亡,没有自由,被剥夺了所有人的尊严。在如此可怕的地方,为什么弗兰克尔为代表的一些人能够生存下来呢?书中告诉我们,弗兰克尔即使在充满沮丧和悲伤时,在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时,他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灾难或挑战为胜利。他反复提出,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弗兰克尔说:在面对各种挑战与机遇的态度时,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倍感欢乐和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消极的态度则会加剧痛苦,削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更多的失败;积极的情绪、期待和态度能够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赋予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从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走出困境。

相信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红军为人民,人民爱红军。在革命环境极为艰难、斗争形势非常险恶的时期,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军民团结战斗的赞歌。他们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这种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使党和红军能够在极端艰难时期保存、发展、壮大,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主力部队在江西瑞金取得大柏地战斗胜利。红军虽然打了胜仗,但吃饭却成了问题。开战之前,老百姓都跑光了,部队要吃饭,到哪里去弄粮食呢?当时江华住在一个雇工家里,屋里有两箩筐谷子,有的老乡还做好年夜饭,但主人不在,红军是有纪律的,不能拿群众的东西怎么办?江华去请示毛泽东,他反问江华:“饭总是要吃的,你说怎么办?”江华说:“只好先把这担谷子吃了,给主人留个条子,将来归还。”毛泽东同志说:“好,这个办法好。”时隔50多天,红四军二进大柏地,负责军需工作的宋欲和回忆说:“毛主席嘱咐一定要按借条向老百姓偿还现洋,我们挑了两担银元到大柏地,先开会后发钱,老俵们喜笑颜开交口称赞,到处宣传红军好。”
 峥嵘岁月生死相依。“靠人民,援助莫相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这句诗是陈毅元帅《赣南游击词》中的一句,也是他的肺腑之言。在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守苏区的陈毅最能感受到人民的温暖。甚至,连他那非常严重的腿伤,也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彻底痊愈的。1934年8月的一场战役,改变了陈毅和周三娣的命运。那一年,时任西路军总指挥的陈毅在广西老营盘战斗中负伤,右大腿和右胯骨被炮弹击中,造成严重骨折。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疯狂围剿让伤员无法及时撤离,陈毅只能暂留赣南。转入秋季,暴雨连绵,溪水暴涨,陈毅和残余部队艰难跋涉至江西油山区一处深山老林。这时,一位名叫周三娣的普通农村妇女成为了他们的联络员和后勤支援。周三娣冒着被捕的危险,时常携带粮食和情报穿梭在密林,为陈毅等人送去生命线。一次,周三娣挎着竹篮冒雨前来,她发现陈毅的腿伤又红又肿、溃烂化脓,情况令人担忧。生怕暴露踪迹,周三娣只能暗中将陈毅藏匿在自家的阁楼上疗养。这位叫"老刘"的重伤红军于是借住在这个贫穷村妇的家中。日复一日,周三娣用自制的草药为"老刘"敷药包扎,并每天上山采药。尽管这些土办法看似简陋,但陈毅的伤情奇迹痊愈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农妇用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守护了一位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的生命。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中,敌人的封锁夺走了游击队员头上最后一片屋顶。游击队员在深山密林之中过起了天当被地当床、野果草根当干粮的艰苦生活。草棚没有住,杨尚奎和游击战士们只好过着野人般的生活。雨天,就在大树底下撑把雨伞避雨睡觉,晴天就在坟上的石板上休息,几个人相互靠着让体温暖身,敌人封锁了大路就走小路、山路或者干脆在河沟小溪里走,以免留下足印。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吃饭问题,老乡冒着生命危险支援游击队,他们出村时带粮食、油盐和日用品送给游击队。有时他们把粮食用品送到指定地点,让游击队去取,或者把粮食和盐装在打通的竹竿里,把竹竿丢在山里,唱着山歌,叫游击队去捡。在峥嵘岁月里,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鱼水情深,为守护住革命火种、保存革命力量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历史和实践证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展革命斗争,仅靠军队本身是远不能战胜强大的反动势力的,这就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发动革命力量。民心所向,是为天下大势。中国共产党坚持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组织起来,广泛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才能无往不胜,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信仰之光照亮人生路

 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研究党史,可以说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我在学习观看《民族之光》纪录片的过程中发现,12位新四军将领的革命史,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有些自己是知道的,学习观看后就更加熟悉了;但更多的是全新的,通过反复学习观看后,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时候,会把观看到的内容与高安党史联系起来进行梳理。有时还会有惊喜发现,比如,第七集中讲到1931年年初红军举办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介绍12名报务员名单时,我发现了李赤华(原名罗启华)的原照片,非常惊喜,因为在高安党史资料中只有李赤华的画像,没有李赤华的原照,这填补了我们高安党史上的空白。我立马向领导报告此事,并且我办领导立即发给了高安市党性馆,对已展出的李赤华的照片进行更换。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就以中华民族固有的士者之心,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就是要告诉人们,告诉我们的后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付出生命和鲜血、付出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我想,这也是我学习观看纪录片《民族之光》的意义所在吧!我将继续学习宣传高安党史,传播高安历史文化,讲好高安故事;继续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继续努力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提升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成效尽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系江西省高安市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干部、高安市新四军及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

撰稿‖刘飞英   
图片‖王健根   
编辑‖刘  艺  
审核‖王健根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一集:陈毅 创业艰难百战多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二集:张爱萍 少年先锋是模范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三集:叶飞 北战南征旌旗飞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四集:张震 血战东南半壁红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五集:江华 追忆思考话当年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六集:陈丕显 岁月艰苦思油山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七集:胡立教 红色电波传捷报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八集:杨尚奎 艰苦转战赣粤边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九集 :任质斌 坚守信念逞英豪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十集 :张体学 党员干部一杆旗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十一集:陶汉章 虎帐运筹春试马
中国正能量网 | 历史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第十二集:万海峰 毛头成长为将军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