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和“互联网+”,两者“加”在一起如何方便群众、提升效能?多地政府和互联网技术公司联手进行了探索实践。
新兴互联:
管理有了“云大脑”
在国内不少城市,互联网已深度介入城市管理。
杭州一些道路布点“智慧道路停车收费系统”,停车位上加装一个直径10厘米的小圆盘,泊车时,感应器能准确检测车辆进出信息,自动把数据传至后台系统。只要布点足够多,大数据就可以告诉司机城市中哪有停车空位。
深圳罗湖法院让市民通过微信上传所有立案所需文书的电子版,可以在线完成立案,获取民事、行政等案件的立案指导信息,查询案件进度,联系案件主审法官,预约查阅档案等。
武汉交警微信账号能帮用户查询路况信息、交通公告、车辆及驾驶证状态等信息,会主动提醒车辆年审、机动车检验到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缴纳交通违章罚款。每天为武汉市民窗口缴罚节省共计22万多分钟,全年节省警力约300人。
腾讯公共战略研究部总经理司晓介绍,目前,腾讯与多省地方政府签署了“互联网+”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广州、深圳、武汉、上海、佛山等城市上线了微信城市服务,1000余万市民受益,其中医院挂号、违章办理、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户政业务预约、长途汽车购票等服务使用频次最高,最受用户欢迎。
阿里云数据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潘立维介绍,目前运行在阿里云平台上的政务应用超过1500个,涉及网上审批、交通、医疗、社保、城管、旅游、社区服务等多领域。如智能红绿灯,能根据交通流量控制红绿灯,最大程度减少拥堵;人脸识别技术能让摄像头不只是“眼睛”,还能对视频监控数据实时分析,对可疑人员、 车辆自动锁定。
“‘互联网+’要能够连接一切。对政府来讲,就是连接起了民众与公共服务,使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居民。”司晓说。
数据整合:
让办事不再“跑断腿”
与分散的点状合作不同,“浙江政务服务网”背后的系统合作,则是“互联网+政务”的全面升级。
过去,几十个省级部门各自为政,数据互不相通。去年年初,浙江与中国电信、华数集团、阿里巴巴三家互联网服务商达成云计算合作,浙江省政府将整合的各部门数据“迁徙”到专用的数据中心。2014年6月,“云”上的浙江省政府数据完成首次整合,“浙江政务服务网”开通,省、市、县三级政府3000多个部门的所有审批事项都纳入政务服务网。目前,浙江多个地市实现企业登记注册的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代码三证联办,创业开公司一次搞定,再也不用在三部门间来回跑腿。
从浙江的探索来看,在“互联网+”领域,政府可以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将松散的政务应用进行整合和流程再造。除了浙江,阿里集团还与海南、天津等 14个省市签署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战略合作,目前各地已陆续完成政务系统“上云”,后期阿里云将支持政府开展更多大数据应用及政务服务重构。
潘立维介绍,阿里云在“互联网+”政务领域的应用分三步走:一是“上云”,获得政务计算弹性资源与能力;二是政府机构间、政府企业间数据融合,针对政务治理的关键重点进行数据创新应用;三是政务服务系统逻辑重构,灵活支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政务网站:
像逛淘宝一样“逛政府”
吴坤是贵州省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的检测员,一年来,他的工作节奏变化巨大:一年前,办理一个计量标准考核,从毕节到贵阳乘车需5小时,交个材料在路上就要耽搁两天,完成一个考核至少要1个月。现在情况不同了,登录贵州省人民政府网上办事大厅,扫描上传相关材料,坐等事项办结,整个过程甚至无需跟 办理人员见面。“这都是电子政务云应用的结果。”吴坤说。
阿里云业务总经理刘松分析,以往政务系统数据分散、不一致且横向(跨政府部门、跨行业)融合少,会直接制约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能力。“通过 ‘云计算’的数据整合,政务网站就好比‘政务超市’,网民可以像逛淘宝一样‘逛政府’,办理行政事项‘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腿’。”
以前办一个证明或证件要跑多家部门进行信息核实,如今在网上办事大厅,办理者进入相关业务办理入口,一旦需要其它部门信息,后台能自动匹配,“因为同一个云平台上,信息数据是相通的。”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荣介绍。
“云计算”数据安全性如何保障?对于数据开放的法律界线,浙江推出管理办法,把政务服务网信息分三类:可无条件共享的非受限共享类信息;只能按照特定方式或提供给指定对象共享的受限共享类信息;依法依规不能共享的非共享类信息。政务服务网信息资源共享则遵循“义务提供,无偿共享”原则。“不仅要搭政务 ‘云’,更要配‘云盾’作为政务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刘松介绍,类似安防性质的“云盾”产品,安全性远高于政府自己建一个机房。
在浙江,为防止政府数据信息泄露,阿里云推出“云盾”等成套安全体系,与电信的“云堤”一道筑成“网上大堤”。同时,政务云上的每个委办局之间都建成了防护墙,即便单个委办局遭受黑客攻击,一般也不会发生整片“云”系统的瘫痪。
本期统筹:许 诺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