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若高山 巍峙天边
——追记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于9月12日走完了98年的辉煌人生历程。人们知道他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却不知他是新中国首部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的 总指挥;人们认为他是音乐家,却不知他为中国民间文艺作出卓越贡献,主持编纂出版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集成志书》和三套《民间文学集成》。
周巍峙 资料图片
文坛打杂工
周巍峙担任过非常多的职务,但几乎都与文化有关。2009年国庆前夕,记者去他家采访,提及自己做过的文化工作,周巍峙幽默地说:“我不过是混迹文坛的一个打杂工。”
周巍峙曾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创作了大量群众歌咏歌曲。1950年,他将一名志愿军战士的誓词创作成了《中国人民志 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斗志昂扬、激越铿锵的旋律迅速在全中国和朝鲜战场广为传唱,极大鼓舞了 全国军民的战斗热情。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周巍峙满怀深情,为乔羽等人的歌词《十里长街送总理》谱曲,再现了高山呜咽、大海悲鸣、让人撕心裂肺的一 幕。
周巍峙更是一位专家型领导。组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大型革命歌舞《中国革命之歌》就显现了周巍峙的组织能力和艺术才华。
生命的执着
“我一生从事过很多工作,在我的生命里时间最长、倾力最多的莫过于‘十部集成’志书的组织和编撰工作。它占据了我生命里四分之一还多的时间,为此时刻挂怀,不敢懈怠。”2009年9月,作为总编委会主任,周巍峙对记者说。
他说的,是历时30年、由十余万新中国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工程。为了这套被誉为“中国民间文艺万里长城”的集成,他曾经十年不出门,减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专心编志。
2009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这部298卷、4亿5000万字的鸿篇巨制终于宣告全部出版。老文化人都亲切地称它为“十部集 成”,而那些曾为集成献出青春与智慧,甚至大半生都在为集成奔忙的文化人们,也随同飞逝的时光一起,成了“老集成”。周巍峙,正是这些“老集成”中最典型 的一位。
“不老”的老头儿
著名音乐家、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名誉主席……周巍峙的头衔不少,但在记者眼中,周巍峙就是一个亲切和善、“不老”的老头儿。
第一次采访周巍峙,他就告诉记者,他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职务,岁数相仿的可以叫他“老周”,年轻些的就叫他“周老”,更小的叫他“周爷爷”。而他会对忘年交的朋友自称“小周”。
年纪长,心却不老,他的秘书唐晓刚说,周老是个“哈迷”,《哈利波特》出一本买一本,童心未泯。十多年前,手机还没有手写功能,记者听人说起周老会用手机短信,着实吃惊。一个不会拼音的80多岁老人,愣是与时俱进地学会了发短信。
上海市委宣传部前副部长丁锡满在庆贺周巍峙98岁寿辰时写下一首《周公赞》:“古有周公,国之大贤。今有周公,人之范典。德若高山,巍峙天边。 学如大海,容纳百川。领军文场,功垂史篇。寿高九八,行若少年。自称小周,童趣盎然。可师可友,吾等喜欢。祝觚请觞,共仰文仙。”(光明日报北京9月12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编辑: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