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 资源分配不均欠持续 志愿服务质量提升任重道远

资源分配不均欠持续 志愿服务质量提升任重道远

2013年12月05日 23:05:03 来源:新华网 访问量:606
    新华网西宁12月4日电(记者 吴光于)随着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工作又迎来一个高峰。

    团中央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11月底,我国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4043万,到2018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6000万,不断壮大的志愿者队伍为社会带来持续不断的正能量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目前志愿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服务缺乏持续性、志愿者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服务内容与需求尚未契合等方面的不足。完善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依然任重道远。

    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欠持续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级达标福利院”“西宁市学习型组织标兵”“巾帼文明岗”“全国十佳儿童福利院”……拥有众多光环的青海省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无疑是高原古城志愿服务工作的一方热土。该院官方网站上,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各界的捐赠物资令人眼花缭乱。

    “对于福利院的100多个孤残儿童来说,获得的志愿服务和捐赠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福利院之外的孤残儿童则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这种志愿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在各地都很明显。”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乔益洁说。

    同样作为服务孤残人士的机构,100公里外的海东市民和残障人士康复保健中心则显得非常冷清。中心主任祁永金表示,中心每争取一个项目都是打一场硬仗。

    “毋庸置疑,名气大的机构更容易获得关注。” 他说,“缺乏对志愿服务资源分配的引导,也是导致冷热不均的原因。志愿者对服务对象的选择有 一定规律,相比助老,更愿意助童;相比助残,更愿意助学。有时媒体的不当渲染也会使得刚开始有能力提供志愿服务或者捐赠的人想法局限,视野狭窄。”

    乔益洁还说,志愿服务工作缺乏持续性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逢年过节高朋满座,平常门可罗雀是许多弱势群体家庭都经历过的。“突击的志愿服务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做秀。”她说。

    服务能力:专业素质待提升

    近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表示,现阶段我国青年志愿服务能力不足。志愿服务工作一方面不能在总量上满足社会的服务需求,专业化程度不够,对一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无法提供足够服务;另一方面,面对青年的志愿热情,也无法提供充足的工作项目。

    “国内志愿服务机构普遍缺乏明确的组织使命,没有想清楚要参与解决什么问题,服务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青海省格桑花教育救助会理事长洪波说,“人们一说到留守儿童就想到去送书包,其实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书包。找不准需求,提供的服务就难以奏效。”

    10年前,当洪波完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后,决心尝试开展助学志愿服务,并说服了很多在可可西里管理局招募志愿者时落选的人加入到她创办的“格桑花西部助学网”。

    10年来,“格桑花”的工作重心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改变与时俱进,逐渐从一对一资助转移到校舍硬件设施改善,再到学生心理健康、能力拓展项目的开展。

    青海省各州县的教育局、各所中小学都有“格桑花”一手信息搜集的志愿者。目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实实在在长期开展服务的志愿者人数已增加到2000多人。

    “志愿者能力和服务领域要契合,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凝聚人心的平台。”乔益洁说,“‘格桑花’便是这样的平台。”

    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略显呆板的、主要由社区低保户构成的西宁市社区志愿者队伍。

    “有钱有能力的人没有被发动起来,却用了弱势群体。说明社区整合资源的能力薄弱。” 乔益洁说。

    服务者:志愿精神盼回归

    “玉树地震发生后,福利院至少接待了30位支教的志愿者,但效果并不理想。”玉树藏族自治州怀德福利院院长德勒对记者说。

    作为一个知名度不高、在灾后又急需救助的民办福利院,震后初期对支教志愿者几乎来者不拒,福利院希望通过他们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汉语水平。后来,德勒却渐渐发现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教学,甚至部分人来玉树的原因也很“奇葩”,例如感情受挫、投资失败等。

    “这些‘老师’的负面情绪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与其说是志愿者,不如说是灾区的观光者、灾难的消费者。”乔益洁说。她认为,真正的良性的志愿服务应当基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洪波指出,志愿精神的回归需要依靠社会倡导,但目前社会倡导依旧停留在宣传类似“中国好人”这样的人物典型上。“这类人物是难以复制、模仿的标杆。”

    “值得警惕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机构并不考虑公益价值,不问对象的需求,一味追求宣传效果,盲目地开展志愿服务。”洪波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把社会资源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否则就是浪费。”


      (编辑:张惠)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