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8月13日凌晨,在爆炸发生后不久,接到相关部门的“邀约”,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低空无人机操控技术专业研究室负责人许楠与他的团队,立即背起两架电动四旋翼无人机,向救援一线出发。
早上6点,当阳光洒向整个新区时,两架无人机正式起飞。而此时,许楠和他的团队成员正站在距离事故中心不到一公里的高架桥上。在这个团队中,除了许楠外,还有三名技术十分过硬的专业老师和两名学生,其中名叫于峰的大二男孩,曾在鲁甸地震时,利用无人机为灾区救援部门拍摄了大量珍贵资料。
“还能再近一点吗?”当无人机穿过浓烟,已经越来越接近事故现场时,许楠焦急地询问负责操控的团队成员。“我再试试。”于峰回答说,“如果还想拍到更多清晰的画面,恐怕要离得再近一点。”“好,我们过去。”就这样,许楠发出了简单的“指令”。随后,团队成员立即收拾装备,上车,向事故中心驶去。“说实话,这里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凌晨从学校向这里出发时,一路上看见好多向外撤离的群众,而与我们同行方向进入灾区的几乎都是救援的队伍与志愿者。虽然我们不是救援人员,但是,能为救灾出一份力,我们觉得很骄傲。”行驶在选点的车上,许楠告诉记者。
与头顶上正在飞行的直升机相 比,无人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低空飞行,特别是在这种浓烟滚滚的条件下,拍摄现场影像更有优势。其实,这次许楠团队携带的电动四旋翼无人机,可以在三公里内实现拍摄,团队却一直在距离事故中心不到一公里的区域,不停变换拍摄位置,最近的时候,距离事故中心只有300米。
就这样,从早晨6点到下午3点半,许楠团队一直处于操控无人机拍摄中,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不仅仅是暴晒带来的全身汗水和皮肤红肿,周边的浓烟有时会呛到大家,“我们尽量憋着,有时候一咳嗽,就会影响手上的操作。”
对于自身的安全问题,许楠说大家并没有想太多,“我们想的就是在最短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拍摄事故地内部影像,传输给相关部门,便于他们对事故现场和救援做出分析判断。”而于峰则表示,他们专业的学生都是预备役军人,已经随时准备好为祖国奉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