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长沙:重现千年“好声音”,让吟诵流行起来

长沙:重现千年“好声音”,让吟诵流行起来

2014年04月02日 09:04:30 来源:长沙文明网 访问量:742

在桐梓坡小学,学生们在教室正手舞足蹈地读着诗词。 邹麟 摄

  “吟诵其实就存在于普通生活中,一点也不遥远,并不高深。”吟诵推广者、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呼吁为吟诵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邹麟 摄

  什么是吟诵?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说,这种让鲁迅先生印象深刻的传统“吟诵”正在消 失。不过,记者近日走访长沙桐梓坡小学却发现,在这所小学,一位名叫梁丹的语文老师,正在尝试从一年级起就教授给孩子们这种“吟诵”古典的方法,“这才是 中国人自己的读书方法。”她告诉记者,很多人不知道,汉字本身就带有音律,古诗词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密码。

  1 课堂上孩子边唱边跳——

  “这是语文课应该有的样子”

  在桐梓坡小学二(二)班黑板上,写着这样的吟诵“口诀”:“一二声平,三四 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3月31日下午上课前,这间教室里已经书声琅琅,与以往听到的“朗读”诗文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学生是边比划边吟唱:“春眠 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童声童稚,却将一首简单的诗词吟唱得有滋有味。

  “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奏,也是你们爷爷奶奶学习诗歌、背诵经典的方 法。”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小学语文老师梁丹对学生们说。挤在教室后门的外班老师们看得新鲜。据桐梓坡小学校长罗朝霞介绍,这个班从一年级起用“吟诵” 法学习古诗,班上同学的语文素养在年级遥遥领先。

  除了在自己所带的二(二)班推广“吟诵”,梁丹还负责为其他年级24个学生自愿组成的“吟诵社团”授课。

  3月27日,记者特意去旁听了梁丹给吟诵社团上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梁丹的引导下,孩子们先 用普通话吟诵一遍。但接着,梁丹开始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方言,对《陋室铭》进行逐句翻译,要求“方言地道,越土越好。”一个孩子将“斯是陋室”,翻译成 “咯杂屋里撒,好硕好硕”;“苔痕上阶绿”变成“台阶上拱绿拱绿的”,引起一阵会心的笑声。

  梁丹带着孩子们用长沙话再将《陋室铭》吟诵了一遍;而后又配上音乐用京腔吟 诵;最后,还用黄霑《沧海一声笑》的曲调吟诵,“《笑傲江湖》和《陋室铭》要表达的是同一种情感——高洁傲岸。”没有说教,没有中心思想的提炼,在一遍一 遍不同语音的吟诵中,孩子们以字行腔,尽情体会着汉语本身带有的乐感和音律,体会着不同方言、腔调之间的独特韵味。

  李云翔在上五年级,是“吟诵社团”的团长。他告诉记者,他对吟诵“特别喜欢”:“每次回家向爸爸妈妈展示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惊讶,也很喜欢。”虽不用考试,但吟诵团员、学校播音部长许湘怡同学说:“吟诵让很多古文古诗更容易记忆。” 

  另一位“吟诵”推广者、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对此评价说:“这本来就是中国语文课应该有的样子。”她认为,学习中国古文,就是要“情通古人”,在与古人交心中,自我情感得到激发和互动。

  2 吟诵并不高深——

  汉语声调本身就代表了情感

  “真正的吟诵其实并不一定是动听的,近一百年来,我们太过于钻研文字本身的 意义,而忘却了文字最初的载体——原本就是声音。”梁丹老师解释道,“中国文字的声音与西方文字的声音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文字的字母说出来很平,没有含 义。汉语的声音是有意义的,每一个字的每一种发音都是由先人发明的,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好文章“文气相通”,这个“气”,指的就是声音。

  2013年,杨雨在中南大学开设了吟诵基地,努力在大学生中推广吟诵。“今 天用白话文朗诵的方法去读中国古诗,是不正确的,很有可能就会误读古诗原意。”她向记者“吟诵”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 “噎”字时,她的语音戛然而止。“‘噎’的感觉就是我很想说话,可是我说不出来,哽咽住了。”杨雨解释说,“这就是汉语音音调本身所带有的情绪。为什么外 国人觉得汉语难学,就是因为汉语本身是有多种音调,而英语等语音是平的。在近一百年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教导孩子们钻研文本意义,却少有人知汉语言的声 音、音调其实远不止今天普通话中的四声调,比如长沙话就有七声调,这些声调,本身就代表了情感。”

  “吟诵其实就存在于普通生活中,一点也不遥远,并不高深。现在闽南地区的老 人弹古琴,不用谱子,看着汉字就可以弹出曲子,因为汉字天生就有旋律。”杨雨说,乡里办白喜事唱“夜歌子”,老先生拿着族谱,看着汉字,就能吟唱出来,和 今天在只被精英圈熟知的“吟诵”就是一回事。

  3 方言吟诵“正在消失”——

  16个长沙同学仅5个会说长沙话

  在长沙,89岁的老先生史鹏,是湘方言吟诵的代表。他用长沙话吟诵《左传》,令听者如痴如醉。就如长沙弹词一样,充满方言独有的音律魅力。这位老先生被杨雨他们,称为湘方言吟诵的“活化石”。据悉,这样的“活化石”在湖南只剩寥寥几位。

  汪涵也是“吟诵”的爱好者。“作为主持人,我一直对语言有探究的愿望。尤其是方言,是区别人群的特有身份证。”昨日,他告诉记者,从前年起,他就希望能够为湘方言吟诵拍摄一部纪录片。目前已经抢录一些老人的传统吟诵,将其刻录成碟送给爱好者。

  3月27日,在让孩子们用方言吟诵《陋室铭》时,梁丹做了这样一个随机小调查,要求长沙出生的同学起立。上课的24个小学生,刷刷站起了16个。但随后在“会说长沙话”的调查中,只有5个同学表示自己会说长沙话。

  当时,坐在教室旁听的80后家长李耕非常感叹。自己是郴州人,丈夫是望城人,孩子出生在长沙、长在长沙,但是孩子只会说“四声调”的普通话。“有时会感慨孩子与乡音之间的隔阂。”

  那么,“吟诵”会不会只强调方言呢?

  “吟诵不排斥普通话,但会特定注入方言。”杨雨谈到,词学界泰斗夏承焘来长 沙避难,曾与史鹏老先生同时吟诵同一首作品,夏承焘先生用吴方言,史鹏先生用长沙话。虽然是完全不同的方言,可是该停的地方停,该激昂的地方激昂,都是完 全一致的。这就是汉字的基本规律,即使方言的吐字可能会不一样,但是基本的韵律不会变。两个人兴之所至,对情绪和节奏的把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地一 致”。

  4 值得推广的吟诵——

  丢失吟诵就像树叶离开树枝没了根

  热爱吟诵,鼓励老师在课堂推广吟诵,桐梓坡小学校长罗朝霞坦承,自己在师范 学习时,从未接受过“吟诵”的教育。不止她一个人,多数语文老师、汉语言学习者对于“吟诵”闻所未闻。没有教育局要求,她只是在多次观摩课堂后,从孩子们 的反应中感受到:“这种学习方法对孩子们有好处。”罗校长说,现在她和学校语文老师都在学习“吟诵”,家长们也十分支持。

  如果说“吟诵”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读书法,为什么会在现代人身上戛然而止?

  据介绍,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学课本使用白话文,开始了白话文教育。但白话文该怎么读,谁也不知道,于是,教学大纲中出现了“两字一顿法”,渐渐地,这种模仿欧洲重音语言的诵读方式开始流行。

  有观点认为,既然“吟诵”要消失了,就顺其自然让它消失吧,为什么一定要力推呢?

  “丢失吟诵,就像是树叶离开了树枝,没有了根。”梁丹说。在他们看来,“吟诵”本身就是重新正视汉语本身的音律,“这是具有颠覆性的,很多字典都要重新编排。”

  “我去法国交流的时候,别人真正尊重我,不是因为我会说一门流利的外语,而 是因为我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代表着中国的特色。”杨雨认为,成为世界公民的前提是有一张身份证——中国人,这符号的象征不是奥巴马、不是莎士比亚,而是孔 子、屈原,是对自己文化根基的深深了解和传承。

  “推广起来最大的障碍,我想应该是我们的应试教育。”杨雨说,“吟诵”不是 高考必考,不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成绩,是“无用”的美。但这恰恰是应试教育所没有的——“我个人认为现在应试教育刚好最缺乏这两方面 的教育: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现在的孩子已不会分析非功利性的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是缺乏以心换心的体验。”

  5 进行抢救性采录——

  呼吁为吟诵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吟诵”在台湾传承得非常好,是辅仁大学、成功大学等中文系的必修 科目。而在日本,“吟诵”是KTV中的点播曲目,是养生之道。韩国等地,也保存较好。反而在中国内地,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一些学者、爱好者正通过各种方 式,对各地传统的“吟诵”进行抢救性采录。

  记者获悉,目前长沙靠老师、校长个体行为零星推广“吟诵”的,除了桐梓坡小 学,还有育英小学、一师一附小等。在高校,杨雨从2013年4月起,在任教的中南大学文学院建立了吟诵基地,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到永顺一中等地采取支教的 方式,播撒“吟诵”的种子。今年起,她开始在本科生中系统教授“吟诵”,还计划出版系统的视频、文稿的教材来让语文老师学习。

  “若再不采取措施,几年之后,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读书方式,就将基本消失。”杨雨说,去年12月份,听说怀化有位高龄老人会当地方言“吟诵”,她和汪涵等三人相约要带着机器前往采录,留下珍贵的原生态“吟诵”影像,但就在临行前一天,传来了老人中风的消息。

  在南方几大“吟诵”保存相对完好的地方,吴语吟诵目前已经被列入了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而在湖南,杨雨今年也特别从湖南省科技厅争取到项目支持,准备为湘方言吟诵建立数据库平台。作为省政协委员,她还提交提案,呼吁政府将中国古 典诗词的“吟诵”纳入基本教学系统,并且呼吁为吟诵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席记者 谭琳静 实习生 吴楠)



     【编辑:张惠】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