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翻开尘封的历史,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与檀香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里,他创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在檀香山瞻仰孙中山铜像》,讲述孙中山在檀香山的革命经历。
🔹全文共1821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经作者授权推送
🔹微信ID:rmrbjtcw
在檀香山瞻仰孙中山铜像
刘国昌
2019年年初,我曾到檀香山一游。
檀香山市是美国夏威夷州首府和港口城市,又称火奴鲁鲁。在夏威夷语中,火奴鲁鲁意指“屏蔽之湾”或“屏蔽之地”。因为早期那里盛产檀香木,被华人华侨称为檀香山。
置身其间,蓝天、大海、沙滩、椰树,令人为之一爽。然于我来说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寻访孙中山当年在这里的足迹。
檀香山
何来此愿望?一是因为在小学学历史时就知道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二是因为1991年时,我曾参加人民日报海外版组织的《中山实业计划和中国建设》《欧亚大陆桥》两个大型系列报道。对孙中山先生的人生轨迹,我一直怀有探寻、研究之兴趣。
当我把这心思给说给当地朋友后,朋友兴奋地说:“好啊!”并介绍道: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檀香山读书,后来在这里成立了兴中会。现在在檀香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有3处,比较大的要数中国城里的那尊铜像。
我们开车来到中国城,穿过几条马路后来到位于河畔的唐人街街口。
此处环境优美宁静,西边是一条景色秀丽、水质清澈、宽约百米的运河,两岸绿树成荫,树下有许多供游人小憩的长椅,两座白色的三拱桥梁飞架两岸。
孙中山的雕像坐落在一个桥头的临河广场上。这是一尊铜像,连底座高约4米许。免冠的孙中山先生身穿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惯用的长袍马褂,双手捧托《兴中会革命宣言》,神态自如、目光炯炯。
孙中山雕像(刘国昌 提供)
黑色大理石底座写满了诗文,其中“天下为公”4个大字,赫然入目。底座上端一圈依次刻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烫金字,下端刻有“仁、孝、忠、爱、信、义、平、和”8个大字。
大理石底座(刘国昌 提供)
整个铜像端庄肃穆,令人见而敬意陡生。这尊铜像是2017年在原来铜像基础上新修建的,由孙中山的孙女孙惠芳和华人华侨捐资而成。
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我不禁和朋友聊起孙中山当年在檀香山时的情景:
朋友说,1879年,14岁的孙中山受在檀香山做工的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在船上他第一次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十分兴奋。
到了以后,他先在檀香山市的约拉尼学校就读,后来在当地最高学府奥休学院深造。学习生活让孙中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并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4年,他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在李昌寓所宣誓。
铜像右侧原是当年成立兴中会的旧址,现在已改建成“中国文化广场”。在其二楼,有一个“兴中会纪念堂”,这里收藏了许多跟孙中山革命相关的重要文物(包括兴中会成立时会员缴纳会银登记表、陈少白证明兴中会创于檀香山致党史会函、孙中山敬告同乡论革命与保皇之分野书、黄兴三二九之役绝笔书等)。
瞻仰孙中山铜像,了解了他当年的足迹,颇感振奋。特别是他和哥哥孙眉的故事尤让人感动。
孙中山到檀香山来是他哥哥孙眉资助的。孙眉当年背井离乡到檀香山当雇工,靠勤劳智慧,开发荒岛、经营牧场,牲口数万,被称茂宜王。他十分喜欢、爱护亲弟孙中山,为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处处给予帮助。
1901年4月,孙中山与流亡到檀香山的家人合影,,后排居中为孙中山,左为孙眉。
当孙中山立志革命,孙眉就一直作他的坚强后盾。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孙眉是最早的会员之一。当首次起义失败时,他紧握弟弟的手说:“不要紧,认准了就应该干到底。”孙眉一直慷慨支持革命,1906年破产后无怨无悔,回到香港、广州湾和澳门仍继续为革命工作。
孙中山在檀香山茂宜岛宣传革命的旧址
1912年1月,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各界很多人都推举孙眉当广东都督。但孙中山经过再三考虑,还是不同意孙眉出来当官。他亲自致电孙眉,劝他不要担任广东都督。后来有人又举荐孙眉当财政部长,也被孙中山拒绝。孙中山认为,孙眉经商很成功,但“经商成功不等于可当财政部长”。兄弟情谊深厚、但却不徇私情,令人感动不已。
孙中山在檀香山为募集革命经费而由孙眉签押的军需票
朋友介绍说,在檀香山,另外还有两处有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因时间关系我们虽未能前往,但听朋友讲述一番也很有意思。
一处在位于市中心的孙中山纪念公园里,这是一尊少年孙中山雕像。另一处则在他当年读了3年书的意奥兰尼中学,这尊少年孙中山的铜像——身着中式上衣、头戴圆帽,下裳飘飘,手持厚厚的课本,眉宇间透着刚毅、坚韧,似乎正在大步走向前方……铜像前的地面上,一块铜牌上的中英文清晰可见:“孙逸仙,本校校友,一八八二年毕业。”
孙中山纪念公园内的少年孙中山雕像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每年“五一”“十一”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都挂出他的画像。100年前的1919年,他写出了《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一书,设计并描绘了国家建设蓝图。百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该计划不仅一一得以实现,而且在内容、范围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实现了新的飞跃和发展。倘若孙中山先生在九泉下得知此盛况,一定会深感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