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之将军
王扶之将军,1923年9月24日出生于陕西省子洲县三眼泉楼砭傅家新庄。曾用名王硕、王方知。五岁丧母,后随父亲到延安一家地主家打工,成为地主家的小放牛娃。稍大后轮流在附近一些富裕农家打工。此时,王扶之曾入一家私塾上学,由于穷困3个月后辍学,继续给人家开荒种地,经常只身一人在野狼经常出没的地方干活。王扶之12岁时,延安一带常有刘志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活动。他因为看到红军经常为老百姓挑水扫院子,觉得红军是令人可亲的部队,萌发了当红军的念头。凭着自己身高1米6多的个子,王扶之告诉红军说自己已经有17岁,于是于1935年7月参加了红军第二十六军,当了一名小红军战士。同年10月参加劳山战斗时,王扶之随少共营攻打一个小高地,端着梭镖直奔一个正举枪瞄准的敌人:“缴枪不杀!”梭镖抵到了敌人脖子上,敌人只好跪下双手将枪举过头顶,他从此拥有了从军以来的第一支枪。同年,王扶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后,王扶之任红二十六军第七十八师少共营战士,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战士,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测绘员。参加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王扶之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测绘股长。参与开辟晋东北、晋西、晋东南、冀南、冀鲁豫抗日柏地斗争,参加平型关战役。1941年皖南事变后,王扶之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二团通信参谋,二营六连副连长,师司令部通信股长。参与了开辟皖东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斗争,参加曹甸、郑潭口、淮海区和盐阜区反“扫荡”、叶圩子、阜宁、两淮等战役战斗。期间,因师长黄克诚视力不好、不能骑马,王扶之用自己战斗中缴获的一辆日军自行车载着黄克诚转战各地,被黄克诚誉为“自行车上的指挥部”。王扶之将军和他1939年在河北红子殿对日作战中缴获的自行车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扶之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五师营长,第五师十四团副团长、代团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作战科长。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三四三团团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东北夏季、秋季、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从东北松花江一直打到祖国南疆镇南关。战斗中,王扶之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在攻克锦州和攻克天津战斗中,担任主攻团副团长、团长。新中国成立后,王扶之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三团团长、师参谋长、第一副师长、师长。1950年10月21日,王扶之首批入朝参战,参加朝鲜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夏任第一一五师代理师长时,王扶之率部守临津川以东阵地,指挥部队打下敌精锐部队坚守的无名高地,因这一仗伤亡小,战法灵活,志愿军总部指示他们总结战斗经验上报,并指派《人民日报》记者刘鸣深入到该师采访。8月2日,王扶之在指挥部坑道约记者整理新闻稿时,敌机投下重磅炸弹命中指挥部坑道,被埋洞中,刘鸣与3名机关同志当场牺牲。部队组织工兵整整挖了一天一夜时间,大家认为洞中之人已无生还希望,已经为师长备好棺材。一位负责清理现场的工兵连长突然看见两只苍蝇从坑道中飞出,喜出望外,立即报告师政委:“苍蝇能飞出,说明洞里还有氧气,可能师长他们还活着!”抢救挖掘工作进行了30多个小时后,王扶之终于被救出。1952年8月,王扶之(中)被救出后与战友在炸毁的山洞前合影。
他后来在回忆此事时曾感叹地说:“要不是洞中两只苍蝇飞出,我这条小命早完了。可惜的是我没记住那位工兵连长的姓名,至今仍未找到他。”1953年5月回国后,王扶之任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师长。1957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任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师长。1960年,任第三十九军参谋长、第一副军长。1968年,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1969年和1974年,王扶之协助军委首长叶剑英、邓小平参与指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西沙海战。1975年,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山西省委书记。1980年,任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
1965年8月,陪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视察军队。右起:叶剑英、王扶之、陈绍昆、刘志坚。
1964年,王扶之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是中共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第七、第八届常委。【文章来自赵连军 童来喜 萧茂修主编的《金星璀璨——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