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纪念林里,雷中江老人(左一)深情追忆和焦书记一起治理“三害”的故事。袁青飞摄
向人问及焦书记,总惹乡亲泪满襟。
随着清明节的日益临近,人们追寻焦裕禄足迹的脚步越来越多。在焦裕禄纪念馆,馆长张继焦拿着登记簿向记者介绍,自1984年5月14日建馆以来,共有920万人前来缅怀参观,今天的观众人数达1200人次。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的心灵是真挚的。
在焦书记墓碑前,副馆长董亚娜告诉记者,焦书记临终前对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留下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是焦裕禄难解的心结。在兰考,记者一直试图找寻那些故事中的盐碱地,但它们始终不见踪迹。映入眼帘的是高低杨柳,远近菽麦,一路 风拂新绿、沁人心脾。如今,焦裕禄生前未竟的事业,开封军民已替他了却夙愿:昔日焦书记查风口、锁沙丘之地,早已披绿染翠、生机勃勃,成为“生态长廊”和 “绿色银行”。
在焦裕禄纪念林,开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白江民告诉记者:“为完成焦书记的‘治沙梦’、‘治碱梦’和‘治穷梦’,开封军民引沟排渠、挖坑栽树,以每年2至3 万亩的速度推进沙荒治理工程建设,30年来,驻地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共投入兵力56万余人次,治理沙荒地60余万亩。”
“然而,”白江民话锋一转,反问现场一行人:“与60年代相比,我们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害’也早已根除,可我们的作风‘生态环境’治理好了吗?根治脱离群众的‘硬任务’我们完成了吗?”
曾与焦书记一同治沙造林的雷中江老人说:“当年,焦书记抓一把碱土放在嘴里边尝边念叨,咸的是盐,凉的是硝,治理它们各有各的招。现在个别机关干部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见到泥巴都不敢下脚了!”
“焦书记的好作风、好形象就像泡桐一样,在俺们老百姓心窝里深深扎下根!”雷中江说。
“为什么几千年的自然灾害,我们能降服它,而脱离群众之风却要年年提、月月讲呢?”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记者旁听了学院组织的践行焦裕禄精神座谈会,兰考县县委书记王新军意味深长的提问,引起大家的沉思。
围绕这一话题,大家反躬自省:1962年,兰考县粮食亩产平均只有43斤,在那个年代,党员干部作风的好与坏、优与劣,是与群众的饱与饥、生与死连在一块 儿的,谁都不敢懈怠。现在时代变了,干部作风不再直接影响群众生死饱暖,但我们党作风建设的“命根子”不能丢,治理作风“生态环境”,一刻也不能放松!
采访结束,记者再次来到黄河滩头,眺望那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不禁思绪翻滚。“我是你们的儿子!”当年焦书记的这句话,喊出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满腔赤诚,这是震撼历史的声音,也是穿越时代的声音。焦裕禄,人们将永远铭记你的英名!(魏联军 王根成 通讯员 袁青飞)
结束语
聆听着阳光下泡桐花含苞吐蕊的“声音”,“追踪焦裕禄的足迹”系列报道要和读者朋友们说再见了。
泡桐不语,年年繁茂。50年的时光隧道里,焦裕禄始终以挺拔的形象站在这里。根,深扎于泥土;叶,伸展在云际。
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年轻人这样问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学习焦裕禄?这不仅是年青一代的困惑,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疑问:焦裕禄精神之于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回答,要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党员干部作出了回答,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量出了和群众的感情有多深,看到了离群众的要求有多远,更掂出了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人民群众作出了回答,焦书记是一座矗立的丰碑,是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的好人好官,世世代代都不能忘怀。
采访期间,我们头脑之中常闪现出两个“关键词”:作风和形象。
作风是什么?通过采访数十位与焦书记生前接触过的干部群众,我们深感,好作风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元气”,是党员干部不可或缺的“空气”,是我们党带领广大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底气”。
形象又是什么?记者想起了前不久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我们每个党员站立的地方,就是党的形象的“坐标点”。广大人民群众正是从无数个“焦裕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是可以信赖的,更是可以依靠的。
由此可见,我们维护党的“生存环境”是多么迫切和重要,这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英魂远去,明镜犹存。当此之时,我们不妨以焦裕禄为镜,扪心自问:你照见了什么?
【编辑: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