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夏之光 > 133【中国战"疫"华夏必胜·点评篇】刘国昌:《舍生忘死,两代“战地记者”奔赴一线采访!》

133【中国战"疫"华夏必胜·点评篇】刘国昌:《舍生忘死,两代“战地记者”奔赴一线采访!》

2020年03月04日 23:35:50 来源:金台唱晚 访问量:644 作者:刘国昌


【中国战"疫"华夏必胜·点评篇】


【题记】让我们心手相牵,美善不息,用一颗滚烫的仁爱之心,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这场特别的文化活动中来,助力抗击疫情。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欢迎您参加:《中国战“疫” 华夏必胜》大型主题系列文化活动文学艺术作品在线征集展示活动:http://t.cn/A6PQPZRE

  今天我们编发刘国昌老师的:《舍生忘死,两代“战地记者”奔赴一线采访!》,欢迎大家阅读欣赏,从中学习借鉴,写好自己的文章。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以笔为枪、以字为剑,他们的脚步在战场上穿梭,他们的身影在前线闪现,他们就是战地记者。此时此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又涌现出一批新时代的“战地记者”,以大无畏的精神,深入一线、直面危险,并肩战疫、共待春暖。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望着那“战地记者”出征照片》,讲述人民日报两代“战地记者”的故事。



作者:刘国昌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


2月14日,雨加雪。


在这一天,人民日报又一批赴湖北抗疫前线采访记者出发了!


手机上传来他们在北京西站前的合影照片。个个都戴着大口罩,没能认出个熟悉的人来。但看着他们的身姿与神态,一种悲壮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是我们奔赴前线的“战地记者”啊!


2月14日,人民日报社又一批记者奔赴抗疫第一线,图为在北京西站的留影。(李国良 摄)



说起“战地记者”,人民日报的同志一点也不陌生,好几位老同志都有“战地记者”的经历。其中最早、最有名的当属原总编辑李庄同志。


当年抗美援朝,李庄是人民日报第一个奔赴战场的记者。


翻看当年李庄战地采访的作品,有几个鲜明的特征猛然跃上脑际,写出来与大家特别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记者分享。


李庄



李庄身上体现了“战地记者”哪些鲜明特征呢?


1

 面对危险大无畏

“战地记者”每天都要直面危险,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李庄接到通知后,打点行装立即出发。


在朝鲜,他没少经历炮弹的轰炸。一次,李庄为赶时间不顾警卫人员劝阻,坚持乘车过桥。不料车刚过,车后一声巨响,掀起的混凝土块像雨点一样砸在车顶上。


为采访一场战役,李庄坚持和战士在一起,经过连续7天7夜强行军,终于完成了任务。



2

实地采访获真情

在朝鲜战场,李庄总是坚持到前线采访。在坑道里,他和战士们一块吃炒面、一起聊天,倾听大家的心声。战士们也愿意同他交流,说说心里话。这使李庄获得了不少第一手材料。



3

写稿发稿连续干

奔赴朝鲜战场前,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和李庄谈话说,当记者,要尽量“前伸”,“千方百计获第一手材料”。他还吩咐李庄,稿子不嫌多,越快越好,你的稿子我来处理,随到随发。


李庄不负使命,每次采访一结束,便找一处能隐蔽的岩凹赶写通讯。天寒地冻,笔尖结冰,他只能用口中热气边呵边写。


稿子写好后,李庄总是争分夺秒,找机会托人把稿件带回国内。当时,战地传递困难,军用电台不发新闻稿件,又不能邮寄,只有托人捎到安东再寄往北京。


李庄曾先后两次赴朝鲜前线采访,写出了大量战地通讯。遴选出其中一部分,结集为《朝鲜战地目击记》《战斗十日》两部书出版。





在当下的抗疫斗争中,人民日报年轻一代记者如同当年的李庄一样,继承了人民日报“战地记者”的好品格、好作风,一直坚守一线采访写稿,迅速全面报道各方面的讯息和事迹。


不用举例了,请看看每天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就可了解一切。


那么多版面、那么多专栏、那么多稿件图片,从哪里来?这都源自一线“战地记者”采写、后方编辑印刷人员配合啊!



他们采访尽量“前伸”,千方百计取得第一手材料,走进隔离区、走近“离病毒最近的人”,完成采访任务。


他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糊满雾气的护目镜,艰难记录着眼前的一切。


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记者田豆豆在武汉市桃源社区采访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记者吴姗(左)与新媒体中心记者郑薛飞腾在武汉市武昌医院采访刘智明院长生前事迹

人民日报社政文部记者李龙伊(右)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采访部队援汉人员


他们采访后马上写稿,一次又一次现场采访、一篇接一篇伏案写稿,连续作战,不畏疲倦……


2月14日,人民日报又派一批记者前往武汉,继续抒写这一动人、悲壮的篇章!


向新一代“战地记者”致敬!期待着他们的凯旋!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