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根据中央决定,10名中央委员和12名候补中央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1万大军挺进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
随着东北解放区的建立,大批党的优秀思想宣传和文化工作者从延安来到东北,新闻宣传阵地和文学阵地相继建立起来。他们组织东北的进步文艺工作者和进步知识青年,创办了《东北日报》《东北画报》等报纸刊物,成立了文艺协会、作家协会等文艺团体,创办了《东北文化》《东北文艺》《东北文学》等文化文艺刊物,为发动群众投身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11月1日创刊的《东北日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它在向沦陷14年的东北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民当家作主教育、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揭露美蒋罪行、宣传土地改革、动员组织人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东北解放战争和新东北建设中发挥了记录历史、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时的办公楼。(资料图片)
彭真点将 李荒行军途中赴任 九年间历经数次战略转移
1945年10月19日,东北局书记彭真致电中央:“决定出一党报,定名为《解放日报东北版》或《东北日报》,何名适当,望告。”10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报纸可定名为《东北日报》。”
由何人来主持《东北日报》的工作,彭真想到了一个人——李荒。李荒是辽宁营口人,1916年出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赴晋察冀军区从事宣传工作,1944年任《晋察冀日报》编委和编辑部时事主编。抗战胜利后,冀热辽军区成立了东北前进工作委员会,李荒被任命为冀东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回到了家乡辽宁。彭真点将时,他正在随部队行军的途中,接到命令,他立即来到沈阳,就任《东北日报》总编辑。
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发行创刊号。
1954年9月1日,《东北日报》更名为《辽宁日报》,这是《辽宁日报》创刊号。
1945年11月,国民党精锐部队进入东北,东北局机关根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主动由沈阳向辽东方面转移。《东北日报》自此结束了在沈阳短暂的初创期,进入了四次转移的动荡发展期:11月23日,《东北日报》在沈阳出了第21期后,全社人员携带机器、纸张,分两路向本溪转移;1946年2月7日起,《东北日报》转移至吉林海龙(今梅河口市)重新出报;1946年4月22日,《东北日报》向长春转移,并于4月28日复刊;1946年5月23日,由于国民党军队进攻,报社第四次转移到哈尔滨,5月28日复刊。在此期间,报社机构已具规模,人员日渐增多,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到1948年末,已近8万份。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东北全境宣告解放。《东北日报》于12月12日迁回沈阳出版,直到1954年8月31日终刊。
《东北日报》从1945年11月1日创刊至1954年8月31日终刊,短短9年时间,一共出版了3115期。其间,新闻佳作层出不穷,李荒、华君武、刘白羽、穆青、殷参等一批在新闻界、文学艺术界成绩斐然的名家从这里走出。
穆青采写的《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史略》刊发在《东北日报》上。
穆青采访周保中 抗联事迹为国人所知 剿匪报道占据重要版面
以穆青为代表的《东北日报》记者深入采访周保中等抗联将士的报道,让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为国人所知。
穆青在吉林磐石住了将近半个月,每天都被英雄故事激励着、感染着。1946年2月22日,他的首篇关于抗联的报道《阐述抗日联军斗争简史及对东北建设意见 周保中将军答本报记者问》在《东北日报》全文发表。3月17日,以关寄晨为笔名的《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史略》在《东北日报》和《解放日报》上同时发表,报道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来在东北的抗日斗争,就其残酷与艰苦的程度,英勇与成功的结果,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所空前未有的。这是一部用血泪写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在饱受欺凌下,所显现出的光荣和骄傲。但由于过去战争环境的限制及日寇的严密封锁,使国人对联军的英勇斗争多不知晓……为此,简要的将其十四年来的斗争史略及其艰苦支持抗日战争的情形加以介绍,也是非常必要的。”
剿匪也在当时的《东北日报》占据了重要篇幅。当时,土匪的骚扰对我党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造成了极大困难,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下决心动员全体军民力量剿灭匪患。《东北日报》在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2月间,大量推出控诉土匪汉奸罪恶、反映我军剿匪的典型报道,达200篇。
1947年2月19日,《东北日报》在一版发表消息《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摧毁匪巢 贼匪全部落网》,全文如下:
【本报讯】牡丹江分区某团战斗模范杨子荣等六同志,本月二日奉命赴蛤蟆塘一带便装侦察匪情,不辞劳苦,以机智巧妙方法,日夜搜索侦察。当布置周密后,遂于二月七日,勇敢深入匪巢,一举将蒋记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以下二十五名全部活捉,创造以少胜多歼灭股匪的战斗范例。战斗中摧毁敌匪窝棚,并缴获步枪六支,子弹六百四十发,粮食千余斤。
这则不足200字的小消息,成为后来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创作的素材,“座山雕”因此成为土匪的代名词。实际上,当时东北土匪的主要势力还不是真正的“座山雕”张乐山,而是以李华堂、谢文东、张雨新、孙荣久为首的四股势力,其中谢文东的势力最大。
1946年11月25日,《东北日报》刊登《胡匪谢文东就擒》消息:“窜扰合江解放区年余,荼毒人民无恶不作之谢逆文东匪部,遂告全部肃清,远近人民闻之,莫不额手相庆。”1946年12月18日,《东北日报》刊登了谭荫溥供稿的《活捉匪首谢文东记》。
消灭谢文东匪帮,是我军在东北剿匪斗争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东北日报》及时报道剿匪过程和经验,对我军剿灭匪徒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也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军民剿匪的士气和信心。
优秀记者赴前线 华山踏破辽河千里雪 为东北解放战争留下第一手资料
从1946年11月开始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是东北战场上的重要战役,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一个转折点。战役持续3个多月,《东北日报》发表消息110多篇、通讯20多篇、言论4篇,并配有地图等图片说明,充分展示了我东北民主联军的战略决策,报道了我军英勇作战的光辉事迹和军民鱼水的深厚感情。
这是《东北日报》自采自写军事新闻报道的开端,也是《东北日报》真正介入军事报道的一个起点。从1947年1月始,《东北日报》大量增加了反映东北解放战争的内容,形式活泼新颖,版面多样丰富,报道立体全面,为读者展现了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程,也为今天提供了研究东北解放战争的第一手资料。
东北日报社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战场,穆青、刘白羽、华山、常工、张沛,这些优秀的战地记者,写出了众多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战地通讯。《英雄的十月》《踏破辽河千里雪》《光明照耀着沈阳》《空中飞来的哀音》,这些优秀新闻作品成为解放战争报道的代表作,永垂中国新闻史册。后来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也在此时来到《东北日报》工作,并发表了大量反映民众呼声的漫画作品。
刘白羽在几十年后回忆起在东北日报社工作时,报道“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在东北战局最困难的那个严冬,我宿在松花江边一家农户,半夜里听到两个普通农民眼里映着灶火火光的一席谈话,我感到千千万万东北人民已经决然站起来支持我们了,我透过眼前低迷的冬云,看见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曙光,我写了《人民与战争》。”
反映塔山阻击战全过程的长篇通讯《英雄的十月》的作者华山,善于从整个战局着眼,具体细致地描述战役的全过程,塑造了我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使人既能看清战争的形势,又写出了战争如虹的气势。刘白羽在《风雪沉思》一文中写道:“华山是一个有着一颗燃烧的心的战士。他有一种勃勃生气,简直是洪流直泻、巨浪滔天。1947年冬季作战,他顶风冒雪,从松花江到辽河,穿插敌人后方,亲身体会部队会师的欢乐,不这样,他是无从写出《踏破辽河千里雪》那样杰出的文章的;1948年,参加攻锦州的激战,而后直下辽西,看见东北国民党军队战俘遍野、土崩瓦解的局面,华山要不是不顾空袭,不怕桥断,强渡巨流河,抢入沈阳,他也写不出《英雄的十月》那样锦绣篇章。华山这些不朽之作是与那不朽的时代共存的。”
他说的是华山,又何尝不是自己,是每一个《东北日报》时期的新闻工作者。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和意志,《东北日报》上众多不朽之作得以与时代共存,记录了东北解放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历程,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