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教育 > 儿童小情绪德育大文章

儿童小情绪德育大文章

2013年04月06日 08:41: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505

  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 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寻求科学、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正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前儿童道德情绪发展现状及其教育模式研究”和“长春市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所着力解决的内容。

  道德教育需要科学的理念和方法

  道德教育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科学的培育过程。如何能够使儿童理解什么是道德,理解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教育者用科 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育才能做到。只有从小开始,采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的科学方法,才能帮助儿童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道德意识,从而产生高尚的道 德行为。但是,长久以来,儿童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从观念培养着手,虽然在儿童道德观念塑造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现行道德教育枯燥、缺乏主动性、 低效性的尴尬境况。这一现象已引起我国心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陆续开始的道德情绪研究,试图将道德情绪作为道德发展的一个重 要指标,探讨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道德情绪影响个体行为

  道德情绪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根据一定价值标准评价自我或被他人评价时产生的情绪。由于其复杂性和丰富内涵,通常又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这些情 绪之所以被称为“自我意识”,是因为个体对自我的理解和评价是这些情绪的主要成分,如羞耻、内疚、自豪、尴尬、移情等。这些情绪是驱动道德行为、影响个体 道德行为发展与道德品格形成的情绪,因此我们称之为道德情绪。

  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过去心理学工作者一直把重点放在儿童对公正概念的认知以及行为意图和行为结果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上。现在研究者已经越来 越清晰地认识到,认知发展理论不能给道德机能提供完整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情绪反应是否会介入儿童对个人道德价值的判断以及儿童对 他人的情绪会作出怎样反应,并伴有怎样的情绪评价,情绪可否是道德的,它对高层次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有什么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情绪可以帮助人们区分特 定情境下的道德特征,驱动道德行为,阻断不道德行为。个体情绪的反应,可能会影响到个体对行为的决定。因此,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逐渐开始从道德情绪判断的 角度入手,考察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探索一些科学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和道德意识,为道德行为的产生奠定基础。

  道德情绪教育的三种方法

  道德情绪如羞耻、内疚、尴尬、自豪等具有道德功能,如产生亲社会的利他行为,监督、审视和修订自我的道德行为,增进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等。在日 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可以用以下道德情绪的培养方法来开展儿童道德教育。一是阅读道德故事,增进道德情绪的认知。借鉴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经典的道德两 难故事范式,通过讲解、阅读道德故事的方法,儿童能间接体验、感知道德情绪。在对儿童进行故事讲解的过程中,结合故事情境,通过提问的方式,评估儿童是否 获得了对道德这一概念的认知。具体、生动的故事使儿童更容易接受对道德情绪的认知,同时获得对道德内涵的理解。二是通过游戏活动,儿童亲身体验道德情绪。 在幼儿园,通过游戏、体育运动会、儿歌表演等活动方式,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儿童体验到自豪感、成就感,增加儿童的自信心,培养自尊感。这对儿童良好人格的建 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儿童自我认同与道德自我的发展。三是参与社会实践,提升道德情绪水平。在道德教育中,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教育者要用 心捕捉道德事件,从而有目的地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绪。所以,儿童道德教育应以提高儿童的道德情绪水平为出发点,让道德情绪与道德认知共同发展。如果儿童的同情心比较微弱,相应地对其道德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会较小。所以道德教育中应该加强儿童道德情绪的培养,尤其应加强移情、内疚、羞耻、共情等一些对儿 童道德行为驱动比较强的高层次情绪的培养。

  总之,讲解幼儿道德故事、游戏体验和恰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儿童感受道德情绪。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学习发现道德问题,教师或者教育者通 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决策能力,从根本上让儿童理解道德的真正含义,在内心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从而自觉产生道德行为,让道德成为一种行为准则,神圣而不可逾越,这将使其受益终身。(冯晓杭 刘平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5日第6版


        【编辑:张惠】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