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员韫)11日,北京初冬乍暖,银杏正黄。值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前夕,在北京东长安街一家饭店里,一个温馨而特殊的家庭聚会正在举行。
孙氏后人第四、第五代在北京中山堂孙中山先生塑像前合影。(照片由孙雅丽女士提供)
参加这场家庭聚会的有30多人,最年长的已经80多岁,最年轻的只有17岁。他们都是孙中山先生家族的第四代以及第五代后人,为了纪念和缅怀共同的先辈而齐聚北京。
这些孙氏后人们大多几代旅居海外,他们的交流语言主要是英语,无论是血缘还是文化构成,都已经非常国际化和多元化。然而,就像海外的大多数华人家庭一样,在亲情观和家族认同感上,他们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别无二致。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嫡长曾孙,73岁的孙国雄先生被孙家后人视为家族核心,他也是去年在夏威夷成立的孙中山中心基金会的创办人和主席。
“家庭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历经几千年(中华文化)得以延绵的关键。”孙国雄先生对人民网记者说,“孙中山受到他兄长的资助,得以在夏威夷立足。”
孙中山14岁时受到长兄孙眉经济支持,和母亲同赴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这里成为孙中山后来成立的革命组织“兴中会”的创始地,也被后来的孙氏家族视为他们在海外的根基。
在家之层面,中国人最重视亲情血脉;在国之层面,国家统一则是海内外爱国华人的一致心愿。孙氏后人虽然已经无人从政,而是在科研、文化、商业等各行业工作,但在家国团结与传承方面,他们也仍心怀使命责任,希望不负先人之志。
“既然有这个旗帜,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孙氏第四代、孙中山先生曾侄孙女孙雅丽女士说。孙女士是资深电影人,也是90年底初最早回国支持和向海外发行中国电影的人士之一。
孙雅丽女士筹备建立孙中山文化基金会多年,希望集合家族和自己在电影文化领域的影响,搭建一个华人艺术文化精英平台,扩大孙中山博爱精神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
“孙中山说‘天下为公’,我们做基金会或者其他公益事业,就是希望通过文化和传媒的力量,对我们的年轻人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尽到我们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