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庄4月2日电 题:清明追思遗体器官捐献者:让生命与精神延续
作者 高红超
“父亲,你在天堂安息吧,你的精神我们会继承下去。”2日,在新落成的河北省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河北石家庄市民黄杜丽和黄杜军姐弟抚摸着父亲的遗像,为他祈祷。
当日,由河北省红十字会主办的河北省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落成仪式暨缅怀纪念活动在石家庄双凤山烈士陵园举行。很多像黄杜丽姐弟一样的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齐聚在此,手捧鲜花,缅怀逝者。
受父亲影响,在当天的缅怀活动中,黄杜丽和黄杜军双双签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囿于中国的“入土为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传统观念,以及缺乏有效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现阶段中国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率仅约0.6/100万人口,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而自2015年1月1日开始,中国全面停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来源。“中国面临更加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河北省人 体器官获取组织负责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窦剑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供需比约 为1比30。
解放军281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张春媛说,她经常能看到,很多病人在等待肾源的过程中失去健康和生命,“如果捐献的人多起来,本可以有更多的人得到挽救。”
中国近年来正在加大开展人体器官捐献方面的工作。中国于2010年开始人体器官捐献试点,之后逐渐全面铺开。目前,中国已在全国各地区建立系统的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以及统一的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
“随着人体器官捐献与分配更加公开和透明,以及媒体的大力宣传,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河北省红十字会业务部副部长高继芳说,2013年6 月河北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当年成功捐献仅为2例,但2014年升至9例,今年前三个月已成功捐献3例,成功捐献数逐渐增加。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郝林娜曾在“2015年全国人体器官捐献清明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上透露,截至2015年3月1日,全国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已突破3.5万人,已见证成功捐献3188例,已救治器官衰竭患者8866名。
“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自己的身体延续他人的生命,你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在河北省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马克强为妻子张笋献上了一束鲜花。
张笋曾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一名医生,从医18年中,她挽救过大量患者的生命。去年6月,年仅42岁的她因患脑部胶质瘤去世,在生命的尽头,她将肝脏和双肾捐献,挽救了3位患者的生命。
“她曾说,与对生命的渴望相比,我们的身体完整与否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马克强说,妻子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社会,温暖社会,而她的做法也确实赢得很多人的认可和尊重。
“这不光是生命的延续,也是一种精神的延续。”马克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