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教育 > 【校训的故事】四川大学校训:历久弥新川大魂

【校训的故事】四川大学校训:历久弥新川大魂

2014年06月25日 09:28:08 来源:光明网 访问量:1034
 【校训的故事】

历久弥新川大魂

——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奔赴祖国各地的四川大学学子在告别母校前,总要完成一项“传统项目”——往来于学校的三大校区之间,在众多“川大地标”前 留下美好的青春记忆:望江校区中西合璧,梁思成风格的明德楼气势恢宏,群荷竞绽的双荷池风情旖旎,百年校庆修葺的钟亭质朴肃静……华西校区古意盎然,沧桑 历尽的古建筑群风貌不减当年,万德堂幽静雅致、月荷池青翠环簇、钟楼下双桥烟雨……而人声最鼎沸处,莫过于那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长廊,它依傍近千米长的景 观水道,以70多座气势恢宏的台历型石雕,图文并茂地展示川大100多年间的风雨历程与辉煌成就。长廊尽头,矗立着仿照昔日国立四川大学时期修建的东大 门,门后波光潋滟,迎面而来的第一组石雕镌刻着川大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格外引人注目。

  流连于校训前的,不仅仅是即将毕业的学子。两个多月后,2014级的每一位新生,都将修习入校后的第一门课——游览历史文化长廊,在画卷般展开 的川大历史前,体悟深厚底蕴、感念先贤志士、吟诵百年弦歌。日后,他们将根据专业分散到各学院学习、生活,虽然三大校区风情迥异、文理工医各有千秋,他们 却会彼此相融、互不隔绝,这样“融容”的气质,正是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完美体现。

四川大学校训:历久弥新川大魂

校长谢和平书写的川大校训(资料图片)

  历久弥新川大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句,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而追忆川大历史,也同样是纳百川之流、容中西学识的过 程。两百多年前,作为川大发端之一的锦江书院有一名联,曰“稽古在平生,可信锦囊无俗物;论文或不愧,试看江水有源头”。若论起源头,严格意义上的川大其 实以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鹿传霖创办于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始,旨在传授“西文西艺”。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与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尊 经书院、号召“先经义而后时文,先行谊而后进取”的锦江书院合并,堂院同归,组成四川通省大学堂(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实现了川大历史上第一次三强合并, 一举成为当时蜀地新式学堂的范例和川内最高学府。此后,历经十数次整合重组,十数次改弦易张,校训也随之不断变化。直到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先后 并入,实现了三强合并,文理工医相互填补、共同促进,此时的川大才明确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校训。不仅因为此八字恰嵌合“川大”二字,更因其正是对 川大历史、文化传统、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绝佳诠释。

  如今的川大,仍以大水之势不断推陈出新。校长谢和平院士曾以“三种境界”解读川大精神:“兴来逸气如涛涌,千里长江归海时”,以和谐包容的心态 汇聚各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以继承发展的精神兴盛川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创新创造的意识再造辉煌。 (光明日报记者 危兆盖 李晓东 光明日报通讯员 曹薇)

 


   【编辑:张巧鹏】



编辑:张巧鹏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