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这是“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绘就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84项改革举措,深入到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方面面。操作重点包括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法律职业准 入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深化律师管理制度改革……
法者,国之权衡,时之准绳。从“治标”到“治本”,中国朝向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法治是百姓最后也最可靠的安全底线,13亿国人或将齐刷刷戴上一顶有“法”的标记的“安全头盔”。
这个时间表,其实一直在次第安排。此前三中全会相关改革任务和四中全会改革举措擂响颦鼓,司法改革随后迅速拉开帷幕,就连司法界中的人士,都惊异于改革节奏之快,力度之猛。羊年春节前后,中国公、检、法系统配合默契,密集推出司法改革重量级文件,涉及200余项改革举措,而今“实施方案”的正式 印发,显然为决策层“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依法治国”做了最新锐最坚定的注脚,正如公安部负责人的评价。
这个时刻的到来,有诸多的前奏与铺垫。
首先,中央决心坚定。习近平履新后便醒目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大报告首提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方案”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目的也在于培养干部群众的法治信仰,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惩治非法。
其次,深孚党心民心的反腐巨浪,以澄清玉宇之势,让老虎苍蝇纷纷入瓮。反腐风暴并非一扫即过,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正同时密密落子、次第安排。习近平说,党风廉政和反腐斗争,要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破”和“立”智慧地辩证统一。“方案”以内外“双管”齐下,防范司法 “打招呼”,建立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司法活动、过问案件的记录、通报和追责制度。依法管官,才能让中国超越“打大老虎”的短暂快感,让潜在的 “老虎”不敢腐不能腐,才是中国法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步。
最后,数起积年冤案相继昭雪,并非偶然。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决定,成为以呼格吉勒图冤死为代表的疑案重新进入公众视线的强大背景。 “方案”中严肃错案倒查问责机制,统一错案认定标准,使司法人员和群众从此对错案有更清晰认知,责任认定一清二楚,从根本上铲除了冤案的土壤
法令驰则国必大乱,法令行则国必大治。先破后立的政治智慧,让公众重树对法治中国的信心,洞悉依法治国与百姓命运的息息相关。这份在法治护佑下重获安全感的含金量,可能要到一二十年之后,我们才有更深刻体会。(李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