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张思宁:对传统年俗应该心存敬畏

张思宁:对传统年俗应该心存敬畏

2014年01月16日 20:59:40 来源:辽宁日报 访问量:678



记者就中国年这一话题专访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时,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变化中的春节习俗以及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

别让变化置换了年的快乐

记者:“年味越来越淡了”,很多人都在说这句话。 “年味”也算一种心情吧。能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总结几个“年味”的关键词?

张思宁:稍大年龄的人总是有这样的感受,现在 过年与过去大不一样,尽管那时并不富裕,却能感受到厚厚的年味,究其缘由就是过年的习俗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应的那些由习俗本身带来的快乐,自然也就淡出感 觉世界。年夜饭不在家里吃了,饺子也不包了,拜年也不那么郑重其事了,红包失去了象征意义,正是这些过年习俗的改变,使我们难以感受到年的味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年味”中,最重要的就是 可以滋润生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快节奏变化的社会,人们更需要这样的感觉,可以给自己一个确切的定位,让自己有归属感,并在这种感受中康复受伤的心灵, 在心灵的回归中汲取光荣与梦想的勇气和力量。包饺子、贴春联、祭祖、吃年夜饭、拜年、红包、破五等一系列习俗,是镶嵌在中华民族潜意识中的文化元素,无论 走到哪里,身居何处,最美妙最惬意的感受总是与这些美妙的文化元素链接在一起,永远都不可替代。这些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符号,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只是与年 有关的文化元素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年味缺少了这些文化元素,与这些文化元素对应的感觉也就只能成为记忆,只能在记忆中怀恋那曾有的惬意。当然,我们必须承 认,很多习俗的改变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但不能在形式变化的同时,把习俗中的文化元素和心理需要也同时置换掉了。

恐年症:尊重比理解重要

记者:目前在年轻人当中,流行着一种“恐年症”。怕回家过年,父母问自己什么时候结婚,为什么还没找对象。怕过年给不起红包,怕跟父母一起吃饭、聊天,很多话题谈不拢,动辄不愉快。这些“恐年”的症状该怎么“治疗”呢?

张思宁:在以礼俗为中心的传统社会,习俗蕴藏 的各种文化元素具有维系家庭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从传统社会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前提,转向了以维护家庭成员利益为前提,这种转变导致了“恐年症”的产生, 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传统观念下,父辈的所思所想都是家族的血脉传承和香火延续,孩子到年纪不结婚,结婚不生孩子,那是最糟糕的事情。这对于年轻人 来说是最纠结最讨厌的,这就是非婚姻状态恐年症的根源,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租个女友回家过年”,更多的人只能默默地忍受,或者表现出不爱说话,刻意地与 父母或者亲戚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大龄单身群体,最恐惧的就是又增加了1岁,为此,不仅他们有恐年症,他们的父母亲比他们的恐年症更重。其实,对父母和亲 戚而言,应当关注的不是别人的婚姻,而是自己的情感,此时此刻,尊重比理解更加重要。

给孩子的老师送礼也是年轻的家长们很恐惧的事 情。在传统社会,过年过节尤其是过春节,给老师送点东西是正常的,是对老师的尊敬,不会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现在可就大不一样了,给老师送红包是件非常 纠结的事,家长是最不情愿的,又是最情愿的,意在老师可以对孩子有额外的关照,殊不知这种做法本身就影响了老师内心的公正。不过,今年老师收红包将收敛, 中央反腐力度加大,会有强大的威慑力。

不仅是单身,不仅是父母,每个人都可能染上恐 年症,只是各有各的烦恼。生活富裕之后,便产生了交往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以成为聚会的由头,各种邀请应接不暇,聚会成为恐惧的事情,不过这种恐惧很小,真正不想参加,有诸多理由拒绝。不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央反“四风”的决心和动作,都令花公款聚会大幅度减少,胡吃海喝的景象也将消失,真正的 好友会在家里把酒言欢,其他名目的聚会将趋于AA制。

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所敬畏

记者:一方面说年味淡,一方面又在认真准备;一方面说不把春节当回事,一方面又格外注意那些传统过年时的忌讳,讨口彩,说吉祥话。这种纠结的心理说明了什么呢?

张思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自 从我们的祖先——那群生活在树上的快乐猴子,走出森林时起,我们的快乐不再为本能所规定,文化改变了本性,使我们从野蛮走向文明。春节的各种文化元素之所 以能够带给我们难以忘却的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够遵守习俗中的规则,年复一年地强化这些规则,并在这些规则下相互认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群体动物,需要相互 认同,并在相互认同中擒获安全感。烧纸钱、放鞭炮这些不符合文明要求的习俗,将在文明的进程中悄然离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主流价值观,这是在时间维度 中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认同。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血缘根脉的符号表达,这样 的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几千年的文化习俗,早已成为群体无意识镌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成为深层次的心理需要。曾几何时,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甚至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所敬畏,才能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与此同时,才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懂得感恩、感激和孝顺,在幸福中实现“中国梦”。记者/高爽


 【编辑:张惠】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