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教育 > 培育师德文化 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培育师德文化 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2015年02月10日 19:05:3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访问量:4277 作者:王永义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作为师德建设责任主体,高校要充分认识社会转型背景下完善师德的重要性,要通过培育良好师德文化,提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做好当前师德建设工作,重在培育良好师德文化。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着力激发高校教师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第一,要引导教师实现学风和师风相结合。学风偏重考察教师对待学术的态度和感情,师风偏重考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感情。对于学风而言,好教师首先要成为“智者”,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对于师风而言,好教师要成为“贤者”,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高校教师的魅力在于知识生产力和道德感染力的结合,是学风和师风的统一。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严谨笃学,另一方面 要具有道德魅力,注重养成教师人格。

  第二,要引导教师实现“经师”和“人师”相结合。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经师”重在教人如何研究,“人师” 重在教人如何做人。对教师而言,成为“人师”应该是首位追求。教师如果不能在品德和人格上来感化学生,不论你的知识如何丰富,文章写得如何周密,都不可能达到陶冶学生品质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将重视知识传授与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第三,要引导教师实现“道德批评”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努力将“道德批评”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实现师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事事可为。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