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了中国特产报社、中国经济时报社、西部时报社等媒体记者利用新闻采访活动要挟敲诈当事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规违法行为,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新闻记者本该是社会的“大丈夫”、道德的捍卫者、正能量的传播者,如今少数人却成了不光彩的敲诈者。以往曝光别人,现在却被曝光,角色间的互换,令人深思。这不禁让人想起新闻界的老前辈邵飘萍先生。
1925年,邵飘萍在《京报》接连发表评论,揭露军阀张作霖的罪行。张作霖汇30万元给邵飘萍,想让他“有偿不闻”。邵飘萍不但退回了钱,还表示“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也不要!”面对利益诱惑断然回绝,甚至不惜丢掉性命捍卫对真相的追求,这是何等高尚的职业操守!
今天的时代,仍不乏诱惑。人们把记者称作“无冕之王”,记者“王”在何处?用时髦的话讲,就是掌握引导舆论的话语权。“任何手握权力的人,都可能受 到诱惑。”尤其在市场化冲击下,各种不良风气和错误观念对新闻界的侵蚀也日渐加剧,我们不苛求媒体成为纤尘不染的净土,但也决不能容忍记者丧失新闻理想、 败坏职业操守。理想是记者灵魂之所归,操守是尊严之所依。邵飘萍、范长江、穆青等一代代媒体人,为了理想而投身新闻事业。在他们心中,新闻理想以及与之相 伴的职业操守高于一切,理直气壮地挺起了记者的脊梁。
笔者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教室里挂着新闻前辈范长江的诗句:“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范长江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斥贪财索官为“流氓作 风”。他说:“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穆青把当记者与做人相提并论,认为“记者最基本的 东西,就是如何做人”,要“先为人,再为新闻工作者”。正因为有这样的操守,前辈们的作品才有了名留青史的底蕴。
“无冕之王”是群众对记者的美誉,更是群众对记者勇担社会责任的期望。谈到责任,不得不提到约瑟夫·普利策关于“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的著名 比喻。的确,做社会的瞭望者,发掘社会的善良进行讴歌,揭示社会的罪恶进行抨击,正是记者的职责所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 文章”的呼声比以往更加响亮。当利诱的尘埃遍洒周遭时,新闻记者只有擦亮自己的心灵,背负理想与激情上路,才能以不朽的作品铭刻在人民心中!
【编辑:张惠】